天天看点

红岭课程精选|双减之下中学生快乐寒假指南:练字吧

编者按

双减之下,寒假已至。倏然多出的时间,也许让很多学子不知所措,习惯了教辅机构投喂,习惯了课程挤满时间,如今该如何让空闲充满意义?

为此,红岭中学石厦初中部一批有情怀的青年教师成立了“快乐寒假指南针导师团”, 由深圳市教科研骨干教师林楚涛发起,集结了美术高级教师袁文君、福田区优秀班主任龙伊人、抗疫最美逆行者刘金岩、青年才子黄鲲鹏。他们各具所长,从阅读、观展、看纪录片、运动、练字等不同方面发挥创意,用心指导孩子过好双减背景下的寒假。愿他们用心浇灌的文字能让学生美好的假期充沛丰盈。

本期作者黄鲲鹏老师,文字学硕士,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黄老师低调内秀,帅气逼人,满腹经纶,于文学解读、古文字学、书法艺术均有独到见解。为文则洞见深邃,写字则赏心悦目。练字不易,不得法则事倍功半,相信黄老师这篇《中学生怎样有效练字》能助广大学子得入书写堂奥。让我们动笔吧!

红岭课程精选|双减之下中学生快乐寒假指南:练字吧

中学生怎样有效练字

练字,这是一个常在语文老师口中出现的词,可是具体怎么练?练什么样的字?——这是个问题。

首先我们要明确的是,我们说的是“练字”,而不是“学书法”。这两者有什么不同呢?我认为,练字是把每个字写得端正,结构舒服、好看。这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应当要做的事。“不必人人都是书法家,却要写好每个字。”“学书法”则是一种艺术追求,要追求作品的和谐,处理好字与字的关系等等,那是一个更高深的问题了。所以我用了“练字”这个词,而不是“学习书法”。对书法的专业性有要求的同学,请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以下讨论仅供想提升日常书写美观度的同学参考。

红岭课程精选|双减之下中学生快乐寒假指南:练字吧

这里讨论的对象是用于日常书写的硬笔字。

目前市面上流行的硬笔字帖主要有三种:描红、凹槽、“控笔”。前两种十分古早,多年前就很普遍;控笔字帖似乎是新事物,最近借着短视频平台倒迅速成了后起之秀。许多家长病急乱投医,怕是已经全给孩子安排过了。这些字帖,不能说完全没用,但显然对一个已会写字的青少年来说,其根深蒂固的书写习惯,靠什么凹槽、“控笔”字帖来纠正,效果有限。

真正有用的方法只有临摹,即比照前人优秀的范本做仿写练习。这是最稳当的路,正所谓“与古为徒”,古往今来的书法家都是从这条路上走出来的。临帖要用手,也要用心。把自己看到的字帖中的字形尽量用自己的手进行还原,同时还要动脑,记住字形,不断改进。最后要达到写一手好字的效果,内里还有一个关键叫“以手应心”:这里的“手”是技术,“心”是审美。技术决定下限,审美决定上限。

先说技术,即临摹的方法。

首先,请选定一本字帖(自然不是以上三种),建议选择历代书法名家的小楷、行楷作品,较常见的有:《灵飞经》、赵孟頫小楷《道德经》、赵孟頫小楷《汲黯传》、文徵明小楷《千字文》《归去来兮辞》等,近人沈尹默的作品也可作入门之选。

其次,临摹时请重点关注结构。以“重、寺”两字为例,先看自己的字:

红岭课程精选|双减之下中学生快乐寒假指南:练字吧
红岭课程精选|双减之下中学生快乐寒假指南:练字吧

(学生常见写法)

再看书法家的字:

红岭课程精选|双减之下中学生快乐寒假指南:练字吧
红岭课程精选|双减之下中学生快乐寒假指南:练字吧

紧接着请分析差别。

最明显的差别:二字中都有一个在上部的长横,而且整字为了这一长横的充分舒展,其余部件都有收敛,这是我们没写出来的。临写时就要反复琢磨、动手临写,在这一关键点上慢慢调整、优化自己的字形。

如果你足够细致,还可以看到更多,比如:这一长横都有一定的倾斜角度(汉字的倾斜取势一般是左低右高),而为了配合这一倾斜,其余部件都稍向右偏去承托它,整字才能在险中取正,不至于歪斜。

在传统的书法学习过程中,这是读帖、临帖相辅的要求。一般读帖时需研究法帖的笔法、结构、章法三个方面。硬笔练习可以暂时将主要精力放在结构一点上,能力基本达标后,再追求笔法、章法,那是锦上添花的事情。

红岭课程精选|双减之下中学生快乐寒假指南:练字吧

练字需要提高美学素养

临摹能提升的是技术,让人慢慢变成一个写字的熟练工。当我们在说一个人字写得好时,就是在说ta写出好字的概率超过常人。

不过,苏东坡也说“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就是我们常讲的“工夫在字外”。要想更上一层楼,还得多读书。东坡提醒我们,书法不是割裂的狭小门类,它体现的是人的整体美学素质。这话听起来很玄,我们可以聊点实在(功利)的。

要直接提升字的美感,可以仅仅就字论字,先“雪中送炭”,再锦上添花。

颜真卿、欧阳询、柳公权、赵孟頫、米芾、苏轼、黄庭坚……这些书法大家都不仅仅是书法家,他们更重要的身份是士大夫,是读书人。我们暂时没机会读足够多的书,有足够高的艺术修养,但他们的书法作品起码可以对薰习者形成一种间接的文化教养。

所以,日常的书法浸染是必要的辅助。如果想让自己的字再提升一个档次,我们要像读书一样读帖,读尽可能多的帖,即使没有时间动手临写,也可以在碎片时间过一过眼。书桌上、床头、书包里,都可以放一本帖,随时读。

技术是临写中形成的稳定的肌肉记忆,而“见多识广”的美学浸染是生成、创造,进而处理复杂书写情景(如没有学习过的字如何写?)的基础。

最后,如果你想在寒假提升书写水平,可以尝试结合以上方法,制定属于自己的练字计划。举个例子:

1、中国书店出版的赵孟頫《胆巴碑》每页约30~40字,每天可以临习10字左右,直到满意为止;

2、搜集赵孟頫其他书法作品,如《三门记》《汲黯传》《道德经》《千字文》,每天读帖15分钟;

3、每天自主创作一幅作品,内容为中考古诗文,遇到写不好的字,查书法字典(网络检索很方便),先逐个解决单字,再写整篇。

比如写晏殊的《浣溪沙》,我觉得“去年天气旧亭台”的“亭”字总写不好,就去翻检书法字典,发现书法家们处理这个字一般是上大下小,部件“丁”横长勾短,且偏右,这是他们与我最大的不同——找到不同,也就找到了改进的方向,接着一步步将习惯改过来即可。

红岭课程精选|双减之下中学生快乐寒假指南:练字吧
红岭课程精选|双减之下中学生快乐寒假指南:练字吧

(书法家们的写法)

红岭课程精选|双减之下中学生快乐寒假指南:练字吧

(简化版练字流程)

小彩蛋1:

推荐几个网站和app:

以观书法

书法欣赏

墨池

……

小彩蛋2:

黄鲲鹏老师的硬笔书法作品:

红岭课程精选|双减之下中学生快乐寒假指南:练字吧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