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断舍离》颠覆百万人生活观念的好书:给物质做减法,精神做加法

最近网上有一个类型很火的视频,女人把自己和老公从年三十到初十,每天要穿的衣服搭配好。但是,细看一下,女人的衣服每天不重样,老公的衣服却不换样,从头到尾都是同一套衣服。

《断舍离》颠覆百万人生活观念的好书:给物质做减法,精神做加法

这样的视频我见了好几个,很多男网友说:这就是女人所谓的“没衣服穿”吗?

有网友说,想起了高中老师,他一个月都不换外套,这还真的不假。

每到换季的时候,女人都觉得没有衣服穿,而男人可以做到一件衣服穿十几年,真的不夸张。

为什么整整一柜子的衣服,却还是觉得没有衣服穿?

为什么感觉每天都有干不完的活?

为什么家里明明有很多样式的碗盘,还是忍不住会买?

为什么买东西的包装盒没有用,你却没有扔掉?

《断舍离》颠覆百万人生活观念的好书:给物质做减法,精神做加法

当你觉得生活一团糟时,你就很难做到居住空间的干净整洁,其实,你对物品的执念,是你精神执念的一种表现。

“断舍离并不是单纯地处理杂物、抛掉废物, 而是在充满闭塞感的人生长河里唤醒“流通”的生命气息。” ——山下英子《断舍离》

通过丢掉物质上的杂物,来清理自己内心上的杂念,做到解放自己,找回真实的自己。

一、学会断、舍、离,才能找回真实的自己

大家都知道,我们的身体会随着时间的增长,出现一些问题,身体里就会有很多代谢物质,如果长时间得不到代谢,那身体早晚会出毛病。

《断舍离》颠覆百万人生活观念的好书:给物质做减法,精神做加法

如果把我们的居住环境,也就是把家当成是一个人的身体,同样的,它也是需要“代谢”的,有“进”也要有“出”,这样才能保证我们居所环境的健康。

“它最大的目的是撼动我们根深蒂固的“物品价值观”,鼓励我们甩掉惰性,采取行动,促进生活和生命的新陈代谢,从而迎来焕然一新的人生。”

在《断舍离》一书中,作者对断舍离的目的是这样叙述的,最根本的目的还是回归到我们人的身上,让我们的生活更加有品质,让生命焕发生机。

《断舍离》颠覆百万人生活观念的好书:给物质做减法,精神做加法

我看完这本书,受益匪浅,如果我们能做到断、舍、离,不仅对我们的心态和生活有益,对我们的社交和工作也会有很大帮助。

之前看过一个数据,美国一项研究表明,在同等工作能力的情况下,会穿衣打扮的女人,她们的平均薪水要比其他人高出百分之二十。

这和很多女人说衣柜里没有衣服穿有很大关系,你满柜子的衣服,却没有喜欢的,也证明你的品味不太好,或者说你的品味该提升了。

《断舍离》颠覆百万人生活观念的好书:给物质做减法,精神做加法

那些你不喜欢的衣服,还有那些推销员忽悠你买的东西,为什么不扔了呢?当你根据自己的需求去选择购物时,你就有了自己的品味,这样,你买的每一件物品都是你喜欢的,形成自己的特有风格。

在物品新陈代谢的过程中,也是不断提升品味的过程,扔掉废物,让你身心畅快,购进比此前更加有质感的物品,才能让自己真正感受到生活品质有了提升。

《断舍离》颠覆百万人生活观念的好书:给物质做减法,精神做加法

所以,我觉得每个人都应该学会断舍离。

二、阻碍=执念

在看这本书之前,我和很多人一样,对很多东西有执念,很多根本不会再用的东西不舍得扔,东西买回来只用了一次就被“雪藏”,有些衣服已经两三年没穿,却因为“买的时候很贵”不舍得扔。

《断舍离》颠覆百万人生活观念的好书:给物质做减法,精神做加法

实践“断舍离”,第一步就是扔东西,但是,很多人做不到。这些人主要是有三类,看看你属于哪一种:

1、逃避现实型:他们因为很忙,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收拾家务,久而久之,家里的杂物越来越多,整理起来工作量也越来越大,所以就选择逃避,甚至不愿意待在家里。

《断舍离》颠覆百万人生活观念的好书:给物质做减法,精神做加法

2、执着过往型:这类人很怀旧,他们不舍得扔,比如孩子小时候穿的衣服,结婚时买的衣柜,即使现在很破旧了,还是不舍得扔掉,很念旧。

3、忧虑未来型:三种类型中,这种人最多,喜欢囤东西,担心以后会用到,或者是这件东西将来有可能会有用,害怕以后买不到了或者涨价。

《断舍离》颠覆百万人生活观念的好书:给物质做减法,精神做加法

这几种心理我们都能理解,但是,如果这些物品影响到了你的居住空间,耗费了你很多精力和时间去整理,完全没有必要再保留了。

三、“扔东西”的标准

“想要在未来重新找回健康的居住空间,最开始就不得不扔掉大量的东西。”

《断舍离》颠覆百万人生活观念的好书:给物质做减法,精神做加法

但是,哪些东西该扔,哪些东西可以保留,你可以根据这3个“轴”来做决定:

1、自我轴

你只需要考虑一点:这个东西我想不想用?

摆在你面前的物品,你不要考虑它能不能用,而是要想想这个东西你想不想要了,如果不想要了,哪怕是全新的,你留着也是没用的。

2、时间轴

在上面提到的三类人中,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没有活在“现在”,其实这不也是在耗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吗?

《断舍离》颠覆百万人生活观念的好书:给物质做减法,精神做加法

我生完孩子后,胖了十来斤,一直减不下去,有些衣服根本穿不下,但是,就是不舍得扔,总是想着以后瘦下来能穿。

前阵子在整理衣柜,我全部打包扔到了衣物回收箱。

3、他人轴

有些东西根本不是自己需要的,比如朋友送你一支口红,但是你不喜欢,从来不用,因为是别人送的,就一直收着。

我们送礼,很少有人能做到投其所好,你送东西,别人不喜欢,如果处理掉了,也不用太难过。

4、物质轴

这件东西很贵,还是全新的呢?不能扔。

《断舍离》颠覆百万人生活观念的好书:给物质做减法,精神做加法

如果你还用这样的思维去整理物品,又陷入了收集“废物”的死循环。你要考虑的是自己的需求,而不是站在物品的角度去思考:我挺有用的,虽然对你没用,但是,你不能把我扔掉。

你在判断哪些物品能留,哪些东西该扔时,如果能从这4个“轴”的标准去判断,那就很容易做决定了。

《断舍离》颠覆百万人生活观念的好书:给物质做减法,精神做加法

如果你还是觉得没有东西可扔,那说明你的执念太深,还没有做好给生活来个“翻新”的心理准备。

四、“扔”也需要策略

在进行杂物断舍离的时候,先简单理解一下这3个字的意义:

断:切断庞杂的物品来路。 舍:舍弃不需要的物品。 离:在反复的断与舍中,脱离对物品的执念。

《断舍离》颠覆百万人生活观念的好书:给物质做减法,精神做加法

当你有目标时,做起来也就容易多了,在这里,山下英子提出了“必要、合适、愉快”原则,对“扔”东西很有指导意义。

其实就是让大家以“自我轴”为基准,对杂物进行取舍:“这个东西对我来说是必要的吗?是否适合我?使用起来是不是心情愉快?”。

那些“不需要、不合适、不愉快”的东西,就是你不需要的,对你来说就是没用的,留着只会徒增烦恼。

《断舍离》颠覆百万人生活观念的好书:给物质做减法,精神做加法

具体怎么做,山下英子非常详细地列出了步骤,我总结了一下,主要步骤就是3点:

1、出

拿出物品,让自己能做到心中有数,这个时候,可能会发现有很多东西你早就遗忘了,这类物品还留着干吗呢?

《断舍离》颠覆百万人生活观念的好书:给物质做减法,精神做加法

这一步,你可以根据居住空间和物品种类一步步进行,比如厨房、衣柜、卫生间、书柜等。

2、扔

扔东西时,也可以分三步走:怎么看都是垃圾的废物;以“自我、时间”为标准,判断物品与自己的关联度进行取舍;以“必要、合适、愉快”为基准,进行物品宿舍。

3、收

当你把那些不需要的杂物扔掉之后,物品会大大缩减,这个时候,收纳起来也会觉得心情舒畅。

《断舍离》颠覆百万人生活观念的好书:给物质做减法,精神做加法

扔掉很多东西后,收纳空间自然就够用了,你会发现那些收纳盒、收纳柜也可能是“废物”。

其实很多东西,有的话比较方便,没有的话,也不会发愁,但是,我们很多人就是忍不住买,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购物欲罢了。

“只有不断地处理掉那些不需要的东西,才能在这个过程中专注于那些“生活关系度高=喜爱”的物品,从而逐步形成螺旋上升式的人生路线。”

《断舍离》颠覆百万人生活观念的好书:给物质做减法,精神做加法

当你把对物质的执念消除之后,你的精神世界也会有提升,这或许就是陈数给本书写的序文中那句:做物质的减法,精神的加法!

五、脱离执念,有舍有得

董卿有一次去世界时装之都米兰,身边人让她去看一看那里的一线品牌春夏新款,因为女人大多数都喜爱穿衣打扮。

《断舍离》颠覆百万人生活观念的好书:给物质做减法,精神做加法

董卿不一样,她认为:“但作为一个女孩,那种物质上的感觉突然淡漠了,我自己也很纳闷,可能是精神世界太富足了,当你丰富到一定程度时,另一种追求可能就会淡薄了。”

是啊,为什么你买了很多东西,依然觉得不够?为什么你每季都要买新衣服,还是没有衣服穿?为什么孩子的衣服很多,你还是不停地买买买?

从表面看来,我们丢掉的是杂物,但是同时我们丢掉的还有看不见的世界里——内心的“多余的执念”。

《断舍离》颠覆百万人生活观念的好书:给物质做减法,精神做加法

前段时间,一个男孩“哭诉”妈妈给他买太多衣服了,还有一个男孩嫌弃妈妈的快递太多了,这些东西真的都是必需品吗?

想通过这样的方式提高生活质量,我觉得用处不大,反而会让生活变得更加麻烦。

“附的物品后,上面附着的情感越是沉重,内心就越能感受到什么叫轻盈。”

现如今,很多人开始践行极简生活,他们真真切切地体会到自己的需求,降低物欲,你才能真正过上自在随心的生活,给生活减负,从“断、舍、离”开始。

作者:沐子

关注【沐子情感Lucky】,阅读更多情感文章,阅读更多心理、情感故事,感受人生百态和世间冷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