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泉城非遗人|王剑辉:百年鲁味斋扒蹄洋溢青春气息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韩小梅 高广超

“一炸、二炖、三焖、四泡,道道工艺都不能少,最终出锅的扒蹄才能达到‘酱红、琥珀色、核桃皮’的金标准。”济南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鲁味斋扒蹄第三代传承人王剑辉一边熬制猪蹄,一边讲述鲁味斋扒蹄的制作技艺。

百年字号,匠心传承。从口味创新到百家直营,再到线上直播,这位老字号的新掌门人一直在探索新时代浪潮下的传承与创新。

泉城非遗人|王剑辉:百年鲁味斋扒蹄洋溢青春气息

一次偶然失误,成就独特美味

要说鲁味斋扒蹄的故事,需追溯到1927年。当时,济南的馆驿街上有一家鲁香斋扒鸡店开得红火,那便是鲁味斋的前身,该店主要做扒鸡生意。鲁香斋的创始人是王剑辉的二老爷爷王承君,一次偶然的巧合,王承君误将准备熬制月子汤的猪蹄混入白条鸡中,扔到了油锅里,炸过之后又开始了炖煮。

一抹异香从锅中传出,开锅一看,原来有猪蹄在鸡锅里。家里人即刻将猪蹄捞出,用筷子一夹软糯脱骨,一尝味道惊喜不已。因猪蹄是按照扒鸡的技艺做法制成,从此该产品被命名为“扒蹄”。

扒蹄一经推出,深受人们的喜爱,名声也越来越远。“转眼间,近一百年的时间过去了。我父亲王瑞麟从一辆小三轮车开始,然后在经三路开设了门店,并且将店铺名字改成了鲁味斋。父亲说‘味’的含义要更广阔、口味更多,现在看来是对的。”王剑辉说。

泉城非遗人|王剑辉:百年鲁味斋扒蹄洋溢青春气息

据鲁味斋扒蹄第二代传承人王瑞麟介绍,他的父亲从医,并未继承扒蹄生意,但却给他留下了草药秘方,进一步完善了扒蹄的制作工艺,提升了扒蹄的口味。

在王瑞麟看来,对品质的坚守是留住顾客的关键。门店开业之初,他在店门口亮出“吃出一根毛,罚款10元”“吃完清水洗手,不干净罚款10元”的承诺。当时生意非常火爆,需采取限购的形式,给顾客现场发票,一人一票,一张票只能购买两个扒蹄。

一次顾客“差评”,改变人生轨迹

王剑辉大学学的是计算机网络专业,像很多大学生一样,他当时的梦想是坐在一间干净整洁的办公室,吹着空调,进行着编程,但2006年的一次“差评”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那年,王剑辉刚大学毕业,在鲁味斋店里帮忙。“当时一位大爷来店里,说我们家现在的品质越来越差,味道也不行,最后没买东西就走了。”大爷的一番话让王剑辉琢磨了两天,最后王剑辉痛下决定,回家投入到家族产业中。

2006年,王剑辉开起了鲁味斋的第一家分店。然而现实是残酷的,那时候的王剑辉没有经验,用他的话就是“开起来咱不知道咋干”,一天连300块钱都卖不了,结果可想而知,第一个分店没干成,最后只能关门。

但是,王剑辉并没有气馁,而是从最基础环节开始干起,了解了鲁味斋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同时也不断与顾客沟通,了解消费者的需要。在不断摸索的过程中,王剑辉的生意越做越好。

泉城非遗人|王剑辉:百年鲁味斋扒蹄洋溢青春气息

依托年轻人的思维优势,王剑辉在传承基础上不断创新、创造。从口味调整到百家直营再到兴建厂房,如今,鲁味斋的直营店开遍了济南的大街小巷,店铺达到百余家。

积极拥抱电商,迎合年轻人需求

在王剑辉看来,将网络概念与老字号结合是下一步传承的重点。在扩大厂房的同时,他申请获得了QS、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从此,鲁味斋这个老字号走上了更加规范、现代化的运营模式。

将“众口难调”做到“众口可调”,一直是王剑辉的奋斗目标。2018年,他开始发展电商。“我们依托互联网思维,通过大数据分析去研发适应互联网的一些产品。我们开始做真空包装系列产品,并不断研发适合年轻人的新产品,有麻辣鸭头、鸭脖、小猪蹄、酱鸡爪等。”

泉城非遗人|王剑辉:百年鲁味斋扒蹄洋溢青春气息

在王剑辉看来,适应互联网发展,也是适应当下直播经济,“从 2020年我们就开始发展抖音,21年的时候,快手、 B站、微博等都开始发展,并有了相应的进步,抖音号粉丝已达130 多万,实现了这种线上线下共同引流的方式,我觉得对这种省级非遗产品来说也是一种宣传。”为了更好地宣传展示自家的趴蹄,王剑辉还亲自上阵直播带货、拍摄抖音小视频,还为此收获了不少粉丝。

近年来,鲁味斋一直不断探寻走出济南、走出山东、走向全国的更多途径。据了解,2019年,鲁味斋走进故宫参加了“中华老字号故宫过大年”活动;2020年11月,王剑辉又携鲁味斋的百种展品亮相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作为鲁味斋第三代传承人,王剑辉认为,脚踏实地去发展,才能够真正叫“一煮卤味满城香,百年匠艺续新章”。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