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画家名气不大,作品可圈可点,刘原起绘《冬日访友》

《冬日访友》是明代画家刘原起的作品,有些细心的朋友已经看到了,款识中有“长洲”二字。明代画家文徵明喜欢自称“长洲文徵明”,刘原起这样题写款识算“抱大腿”吗?

当然不算了,长洲是个地名,位于太湖北岸,苏州西南。传说春秋时期,吴王喜欢在此狩猎。如果,非要说刘原起和文徵明有什么关系的话,他们二人是老乡。从辈分上,刘原起大概是文徵明的徒孙,画风有些近似。刘原起的作品带有明显的吴门画派风格,客观讲没有脱离文徵明开创的山水画模式。从这个角度看,他自称“长洲刘原起”也是相当恰当的。

画家名气不大,作品可圈可点,刘原起绘《冬日访友》

刘原起 冬日访友

吴门画派中影响力最大的画家就是文徵明了,首先他长寿,作品多、笔法精妙,是人人敬仰的画坛前辈。其次他弟子众多,成名成家的就有二三十人。吴门画派的二代、三代弟子,几乎都受文徵明的影响。

《冬日访友》如果不看款识,归入任何一位文氏风格的吴门画家笔记都可以。那么,这样的作品还有存在的意义吗?一幅画创作完成之后,要满足两种欣赏需求,即“悦人”和“悦己”。这幅画已经达到这个目的,当然有存在的必要。

画家名气不大,作品可圈可点,刘原起绘《冬日访友》

刘原起 冬日访友 局部

有的时候,没有突破,没有新意,未必是坏事。艺术家的成就像一座金字塔,大部分人成就偏低,甘于成为地基。只有少部分人,可以成为最耀眼的塔尖。没有地基,就没有亮眼的顶端。

画坛上,更多还是像刘原起这样的画家,名气不大,风格相对保守。这类画家身上也有闪光点,创作认真,重视技法,笔墨之间力求笔章墨趣尽情展现。比如《冬日访友》在创作的时候,罩染一层底色。这种画法,借鉴了青绿山水技法。刘原起将其运用到水墨画中,产生了质朴厚重的美感。画中雪山因此显得更加立体,他一切为了创作,值得赞美。

画家名气不大,作品可圈可点,刘原起绘《冬日访友》

刘原起在创作中,根本不需要加入这个步骤。当天选择这样画的时候,已经说明了他的创作态度。认真对待每一幅作品,认真画好每一幅画。也许,作品不完美,但力求态度端正。这就是欣赏刘原起作品带来的启示,学艺一定要老实规矩,来不得半点投机取巧。

某种程度上,绘画艺术可以不断发展,就是有了很多像刘原起这样的画家。他们默默付出,努力耕耘,传承技法,不忘初心,单纯享受艺术创作所带来的快乐。做人,简单一点会更快乐;画画,也未尝不可。

画家名气不大,作品可圈可点,刘原起绘《冬日访友》

有句西方谚语,“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兵。”果真如此吗,都去当将军了,都有了指挥权,仗还怎么打。明白了这个道理,再看刘原起的作品,就会多了一些平常心,理解并且感谢他的付出与奉献。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