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诸葛亮接班人被当众刺杀,到底是高层内斗,还是另有其他原因?

众所周知,华夏民族自古以来看重忠义,背信弃义之人,往往会被唾弃,这一点在汉末三国,那样群雄争霸的乱世,也不例外。例如曹魏名将于禁,被迫归降东吴之后,遭到了吴臣虞番的折辱,回归故国之后,又受到了主公曹丕的羞辱,最终忿恚而亡;孟达、吕布等人,一千八百余年后,依旧背负着三姓家奴的骂名,等等。像黄权那样,降敌之后,不被故主追究之人,已经算是难得可贵了,可是,在当时,有一个人叛魏降蜀之后,却受到了曹魏方面的追封,并惠及子孙,这是怎么回事呢?

诸葛亮接班人被当众刺杀,到底是高层内斗,还是另有其他原因?

《三国志·三少帝纪》记载:“(曹芳)诏曰:‘故中郎西平郭修,砥节厉行,秉心不回。乃者蜀将姜维寇钞修郡,为所执略。……夫追加褒宠,所以表扬忠义;祚及后胤,所以奖劝将来。’”也就是说,郭修(也作郭脩)原本是曹魏的中郎将,在西州地区颇有影响力。不过姜维北伐的时候,他被生擒,成为了蜀汉的降将。可是曹芳不仅没法有怪罪他,反而将其追封为了长乐乡侯,并让他的儿子承袭了爵位。曹芳为什么要这么做呢?难道是以德报怨吗?

诸葛亮接班人被当众刺杀,到底是高层内斗,还是另有其他原因?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他之所以封赏郭修,是因为郭修降蜀之后,为曹魏立下了大功——郭修在岁首大会上,刺杀了当时地位相当于蜀汉丞相的费祎。正是因为这个缘故,曹芳才赞其忠义,并厚待了他的妻子儿女。不过,因为郭修的知名度比较低,所以一直以来,品评他的人并不多,反而很多人在争论,他刺杀费祎一事,幕后黑手到底是谁,甚至其中一大部分人,认为这与姜维脱不了干系。

诸葛亮接班人被当众刺杀,到底是高层内斗,还是另有其他原因?

因为姜维是一人狂热的北伐分子,但是费祎一直不同意挥师北上,甚至限制了姜维的兵权,《三国志》记载:“(姜维)每欲兴兵大举,费祎常裁制不从,与其兵不过万人。”而且郭修又是姜维俘虏的。那么,此事到底与姜维有没有关系呢?对于此事,小编认为姜维是冤枉的,为什么要这么说呢?

诸葛亮接班人被当众刺杀,到底是高层内斗,还是另有其他原因?

首先,费祎是蜀汉高层,不管姜维的初衷是什么,只要他联合外人谋划刺杀费祎,就相当于通敌叛国。他原本就是一个降将,就算他是诸葛亮的接班人,在费祎遇刺之前,他的地位也非常有限,如果他真的谋划了此事,一旦败露,必死无疑。这对姜维而言,是得不偿失的。

诸葛亮接班人被当众刺杀,到底是高层内斗,还是另有其他原因?

其次,郭修到了蜀汉之后,从未安分,反而一直试图借朝贺的机会,接近后主刘禅,并将其刺杀。只不过,刘禅身边的护卫防守太过严密,他一直没有找到机会,这才退而求其次,刺杀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费祎。如果幕后黑手真的是姜维的话,他怎么可能安排郭修刺杀刘禅呢?

诸葛亮接班人被当众刺杀,到底是高层内斗,还是另有其他原因?

另外,费祎之所以会被刺杀成功,有几分咎由自取的意味——《三国志·张嶷传》记载:“嶷初见费祎为大将军,恣性泛爱,待信新附太过,嶷书戒之曰:‘昔岑彭率师,来歙杖咸见害于刺客,今明将军位尊权重,宜鉴前事,少以为警。’”也就是说,费祎本身就喜欢亲近新归降的人,而且不设防,他在蜀汉的地位又足够高,刺杀刘禅不成的郭修,不朝他下手,还能刺杀谁呢?

通篇分析之后,我们不难得知,郭修刺杀费祎之事,根本没有所谓的幕后黑手,他只是刺杀刘禅失败之后,无奈退而求其次,找上了不设防的费祎而已。姜维虽然成为最终的受益者,但是他大约不敢也不会参与进这种事情中,这个黑锅,不该由他来背。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