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罗马人只会打呆仗?碰到东方对手只配被计谋玩死?你们真是naive

在简中网络里,扎坚营似乎是一件非常低级的事情,常常和打呆仗联系在一起,而能够与草原强权掰手腕的强汉是不屑于干这种事情的,这种看法也不能说是空穴来风,曾国藩在批评自己的奏疏中就曾说自己的短处是“结硬寨、打呆仗”,而在《管子·制分篇》中,提出了“善用兵者无沟垒而有耳目”的看法。那么这种看法正确吗?汉代又是否真的以此为治军核心思想呢?就让笔者从历史记载入手,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罗马人只会打呆仗?碰到东方对手只配被计谋玩死?你们真是naive

【防备良好的中国古代军营】

扎营的重要性

与传统印象不同的是,大军出征大多时间并非处于激烈的战斗中,在没有遇到敌人的时候,所做的事情基本是搜集物资、扎营做饭这类枯燥的活,在遇到敌人后大多战斗也都是小规模、低烈度的前哨战,这时军营扎的好不好就显得至关重要,若军营的位置选择的不好,比如远离水源或地势太低就容易被敌人偷袭、围困;若军营的防护设施不足,则很难为低烈度的交战提供充足的掩护,如此一来,军队就容易混乱乃至溃败。①而《管子》所说的依靠耳目,则非常不靠谱,且不说部署的斥候本身可能存在疏漏,就算他的耳目什么都不会漏,传递准确消息(比如敌人规模、兵种、行进方向)也会消耗大量时间,这无异于贻误战机。若使用烟、火等方式传递,速度是快,但消息的准确性就会很低,容易被敌人利用造成误判,而且集合兵力本身也非常浪费时间,缺乏足够的防护则会让你组织有效防御变得困难。

罗马人只会打呆仗?碰到东方对手只配被计谋玩死?你们真是naive

【快速的信号传递手段——狼烟】

李广利就是一个绝佳的例子:公元前90年,李广利因受巫蛊之祸牵连,急于立功,率领大军出征匈奴,而后迫于军心不稳选择撤退,途中遭到匈奴单于率领的主力围攻。由于缺乏防御工事以及斥候的低效运作(甚至可能没有斥候),单于趁夜摸到了汉军营地前挖掘了壕沟,并从后方奇袭汉军,汉军未能组织起有效的抵抗,纷纷逃往匈奴挖掘的壕沟处,结果落得个“军大乱败”的下场。这场战斗中我们可以看到至关重要的两点,第一李广利部缺乏防御工事,所以才在遭到敌人背后的袭击时没有办法有效抵抗,只能纷纷溃逃;第二斥候很难顾及到所有的敌军行动(如果有斥候的话)。②

罗马人只会打呆仗?碰到东方对手只配被计谋玩死?你们真是naive

【匈奴的袭击让李广利的大军战败】

更重要的是,防护坚强的营地可以给身处险境的士兵们安全感进而稳固士气,更能在某些紧急情况下还能作为最后据点扭转战局。汉帝国方面缺乏这样的例子,但在遥远的地中海却不胜枚举:如公元前190年的马格尼西亚战役中,遭到塞琉古优势骑兵击溃的罗马军团正是依托营地完成重组,逼退了安条克三世追击的骑兵,从而使一场平局变成一场胜利③;公元15年,从日耳曼森林撤退的罗马军团遭到大量日耳曼人埋伏围攻而溃败,正是因为临时修筑了壁垒才让罗马军队免于覆灭重拾信心,最终依靠这座临时营地反败为胜。④

罗马人只会打呆仗?碰到东方对手只配被计谋玩死?你们真是naive

【防守军营的罗马军团】

汉军鄙视扎营吗?

正是因为设防营地非常重要,所以军事家们并不都轻信《管子》的鬼话,《六韬·军略》中谈及军营时说:“凡三军大事,莫不习用器械……三军行止,则有武冲,大橹、前后拒;……设营垒则有天罗、武落、行马、蒺藜;”按照书中的描述,行军临时扎营最起码需要有车辆、盾牌、拒马等小型障碍物和掩体保护营地,如果设置防御营地,则要在设置土墙的基础上,额外布置网、木栅栏、木或铁钉等陷阱和障碍物。在实际执行中,营地的设防会随着需求早增加,如营外挖掘壕沟,营地内则设置复杂曲折的道路,布置各类陷阱,以及在壁垒附近修筑塔楼。⑤

罗马人只会打呆仗?碰到东方对手只配被计谋玩死?你们真是naive

【拒马(左)和铁蒺藜(右)】

现实中也不乏认可这种做法的汉将,行军状态下用车扎营的有卫青、李陵⑥等等,而修筑壁垒的则有英布、周亚夫、程不识、赵充国和公孙瓒等⑦。当然,也有不那么重视的,如李广和耿秉,就不爱扎营设防,行军自由散漫⑧。由此可见,虽然汉代确实没有硬性的传统和规定行军要设防营地,也确实有人不这么做,但也有将领凭借审慎的态度设置,并且认为这么做是非常必要的,并不是不稀罕打“结硬寨打呆仗”。不这么做的情况往往是将领治军不严或者缺乏相应的条件。

注释:

①曾国藩曾说自己结硬寨的原因在于:“一扎营垒以利攻守,二慎拔营以防敌袭,三看地势以争险要,四明主客以操胜算”前三点正是扎营重要的原因;《汉书·李广列传》记载程不识说自己扎营的原因提到:“李将军极简易,然虏卒犯之,无以禁;而其士亦佚乐,为之死。我军虽烦扰,虏亦不得犯我”

②《汉书》记载:“引兵还至速邪乌燕然山。单于知汉军劳倦,自将五万骑遮击贰师,相杀伤甚众。夜堑汉军前,深数尺,从后急击之,军大乱败,贰师降。”最后一句区区25个字,所含的信息量并不小。

③阿庇安《罗马史》第11卷36节

④塔西佗《编年史》第1卷65-68章

⑤《汉书·公孙瓒传》记载:“乃盛修营垒,楼观数十”;《汉书·赵充国传》:“部曲相保,为壍垒木樵,校络不绝”壍即为沟堑。《汉书·灌夫传》“吾益知吴壁曲折,请复往”

⑥《汉书·卫青传》:“于是令武钢车自环为营”;《汉书·李陵传》:“军居两山间,以大车为营”

⑦《汉书·英布传》记载其“深沟壁垒,分卒守徵乘塞”即挖沟和修筑;《汉书·周亚夫传》记载“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即是土墙;《汉书·李广列传》提到程不识:“部曲行伍营陈,击刁斗”;《汉书·赵充国传》:“行必为战备,止必坚营壁”;《汉书·公孙瓒传》记载:“乃盛修营垒,楼观数十,临易河,通辽海”则明确提到营地临河,修筑壁垒和塔楼。

⑧《汉书·李广列传》:“广行无部曲行陈,就善水草顿舍,人人自便,不击刁斗自卫”;《汉书·耿秉传》:“休止不结营部”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