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大象来了!大型化工行业冲进局锂电材料产热潮 下磷酸铁会供不应求吗?

作者:这是愤世嫉俗的

记者:朱成祥 编辑:梁伟

2021年,"短缺"是锂电材料的关键词。从VC添加剂碳酸盐到六氟磷酸锂,从正负极材料,电解质到更上游的化工原料,锂矿石...缺货,价格上涨的声音。

在二级市场,锂电材料相关上市公司也受到投资者的追捧。以VC添加剂制造商永泰科技(002326,SZ)为例,从7月1日至10月22日上涨了249.67%。

锂电材料热需求带来的供给缺口,以及二级市场的火爆市场,也引起了传统化工企业的关注。一时间,磷化工企业、钛白粉引领进入磷酸锂正向,甚至泰禾科技(300801、深圳)的主要水处理添加剂、主要余热发电海螺创业公司(00586,HK)也想入板。

事实上,磷酸铁锂前几年一直在为产能过剩而打价格战,大量化工企业对磷酸锂的跨境布局也引发了对未来产能过剩的担忧。

"短期内,由于产能扩张缓慢、市场需求激增等因素,市场将保持供需紧平衡,"海德豹研究所分析师黄琦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但从长远来看,随着磷酸锂企业的快速扩张和化工企业不断进入市场,磷酸锂产能很可能出现过剩的局面。"

<h2>磷酸锂的时代即将到来吗?</h2>

根据海德豹研究所的数据,2020年国内领先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是德国纳米(300769,深圳),产能为4万吨,以21%的比例在国内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市场中排名第一。据德国纳米2020年年报显示,公司锂电池正极材料产能(即磷酸锂正极锂)产能为3.858亿吨,产能利用率为84.12%,实际产量为32.5万吨,销售额为30.7万吨。

进入2021年,磷酸铁锂电池的爆炸式增长导致磷酸锂的生产和销售急剧增加。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的数据,2021年1月至8月,中国磷酸铁锂电池累计产量为58.1GWh,同比增长301.8%。根据财新证券研究报告,2021年9月,磷酸铁锂电池总装机量9.54GWh,同比增长309.30%,同比增长32.26%,磷酸铁锂电池连续三个月装机量领先于三元电池。

在锂电正极材料方面,德国纳米2021年半年度报告显示,上市公司上半年销售磷酸锂31.1万吨,同比增长191.87%,2021年上半年销售额超过2020年全年总销量。

一方面,磷酸铁锂电池需求量迅速增加,装机容量不断超过三元电池,锂离子行业迎来了"磷酸锂时代";黄琦告诉记者:"相比三极正极,磷酸锂正极技术难度较小,生产壁垒低。"

对于一批跨界跨界进入磷酸锂正极领域的企业,黄琦认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增长迅速,磷酸铁锂电池需求旺盛。跨境企业大多是化工企业,以规模化生产为依托或以其(自给自足)为动力电池产业链的原材料。"

<h2>大型化工行业跨界潮,多家上市领军企业进入董事会</h2>

在需求端的刺激下,德国纳米锂等磷酸锂正极厂家积极扩大产能。据德国纳米2021年半年度报告显示,公司已完成纳米磷酸铁锂产能建设(不含在建项目和规划产能)约12万吨/年。此外,德国计划与锂离子动力制造商亿威锂电能源(300014,深圳)签署合资协议,年产能为10万吨。

此外,公司还与曲靖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达成初步合作意向,投资建设年产15万吨的磷酸锂生产基地。基地包括与亿威锂电能源合资,年产10万吨,其余5万吨磷酸锂产能初步规划由德国纳米独立负责实施。

2020年,德国纳米磷酸铁正极销量仅为30.7万吨,导致产能在2021年上半年迅速扩大到每年12万吨,并计划年产能15万吨。

更令人惊讶的是化工企业的"激增"跨界布局,尤其是CNR钛白(002145,深圳)和龙安集团(002601,深圳)这两家钛白粉"双雄"。

2021年2月4日,中国核钛白粉宣布,公司拟投资建设年产50万吨磷酸铁锂项目。消息一出,立即在业内引发激烈争论。毕竟,2020年磷酸铁锂电池总装机量仅为24.4GWh,根据GGII报价数据,2020年国内磷酸锂正出货量仅为12.4万吨。

2021年8月13日,龙宇集团宣布拟投资建设20万吨磷酸铁锂项目。10月19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致电隆宇集团办公室秘书,作为私募股权研究员,询问公司作为钛白粉生产企业,跨境生产磷酸锂有哪些优势,以及公司是否积累了相关技术,其工作人员表示:"(磷酸锂正锂)本身的技术并不特别复杂, 我们的优势主要有两点,一是成本,硫酸法钛白粉有一种副产物叫硫酸铁,可以作为磷酸铁的原料;拥有大型化工生产线,即大型化工行业的优势。磷酸铁、磷酸锂生产线相比钛白粉生产线要简单得多。"

不仅仅是钛白粉丝锥,万华化工(600309,SH)的MDI水龙头也即将问世。9月9日,美山高新技术产业园管委会首次公布万华化工(四川)有限公司环境影响评价"年产5万吨磷酸锂锂电正极材料一体化项目"。该项目的建设包括5万吨/年的磷酸铁和5万吨/年的磷酸铁锂。

据海螺创业10月10日披露,公司与安徽芜湖市开放区管委会就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项目签订了投资协议,其中一期项目投资约10亿元,规划建设年产5万吨磷酸铁正极材料项目及配套设施, 计划年内开工建设,明年年底投产。随后,公司将根据市场情况和项目具体审批进度,计划建设年产50万吨高性能磷酸铁锂新能源电池正材料项目。据悉,海螺创业和水泥主导海螺水泥均为安徽海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企业。

10月15日晚,水处理制药商泰禾科技宣布拟成立子公司,建设年产1万吨磷酸锂的高端正材料项目。

<h2>技术难度和进入门槛</h2>

可以看出,磷酸铁锂电池的热度吸引了各类化工企业甚至非化工行业企业的谩战,钛白粉水龙头、MDI水龙头甚至水处理制药厂家纷纷跨界,意在磷酸铁锂热潮下一块馅饼。

那么,磷酸铁锂正的技术门槛高吗?越过边界不是很困难吗?

对此,10月19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作为私募股权投资人称太和科技,其证券部工作人员表示:"我们对新能源行业比较乐观,前期已经布局了新能源行业。关于技术的来源和技术的门槛,该工作人员表示:"我们公司拥有研发团队,也向高校、科研院所的老师征求意见。我听说技术很简单,但我并不特别了解技术,我们也不了解。"

此前,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一些大型化工企业进军磷酸铁锂正极生产,在成本上会更有优势。龙威集团员工也表示:"首先,我们也是一家大型化工企业,其次你可以看到,自从磷酸铁锂电池一直受到追捧以来,很多朝这个方向转变的是钛白粉企业,主要原因是钛白粉副产品硫酸铁这块。以前硫酸铁主要用于铁颜料,如铁黄、铁黑,以及饲料级硫酸亚铁,相对较高的附加值不制成硫酸铁。"

以成本生产的副产品硫酸亚铁是否比德国纳米和Bertrand(835185,NQ)更具优势?该工作人员表示:"肯定有一定的(成本)优势和资源,我从一开始就强调了成本优势,否则就不会有那么多钛白粉行业企业突然宣布进军磷酸铁、磷酸铁锂生产。"

至于企业已经规划了巨大的产能,不会造成未来产能过剩,龙业集团员工表示:"首先,规划产能只是规划,就我们公司而言,20万吨也要分三期建设。在期限结束时,第三阶段至少需要两年才能完成。在需求方面,市场确实很火爆。"

至于磷化工、钛白粉企业是否具备产业链优势,豹子研究院院长分析师余浩坤表示:"大多数化工企业都有磷酸铁锂产业链上游主要原料产能,如磷源、铁源等。大多数钛白粉企业选择跨境,因为钛白粉副产品硫酸亚铁可以精制电池级磷酸锂原料。"

于浩坤说:"磷化工企业进军磷酸铁锂的优势同样显著。从产业链来看,磷化工产业链的上游从磷矿开始,通过硫酸浸泡、加热等方式生产中游产品磷酸和黄磷等。这些产品最终将被制成磷酸铵、磷酸二铵、草甘膦、磷酸铁锂等产品。磷化工企业可以为磷酸铁的大规模发展提供原料保护。同时,磷酸锂的技术路线与传统的磷化工技术路线相似,企业可以节省一定的设备成本,因此磷化工企业生产磷酸铁锂具有成本优势。"

那么,传统化工企业的跨界是否会对磷酸锂正向厂家产生影响呢?10月19日,德国纳纳米办公室秘书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回复记者:"我们也看到需求相对较大。我不知道他们是否有技术,也许他们计划先做,他们要么从外面购买,要么需要找人来开发它。目前,我们的技术是独一无二的,市场上只有一家是在做液相法的。"

根据Smart Bud提供的数据,德国Nano及其附属公司在全球126个国家公开了超过116项专利申请和57项有效专利申请。其绝大多数专利都与锂离子电力及其制造工艺有关。从公司的专利关键词分析来看,超过68项与磷酸铁锂电池相关的专利。

大象来了!大型化工行业冲进局锂电材料产热潮 下磷酸铁会供不应求吗?

图片:智慧花蕾

对于行业的未来,于浩坤表示:"未来我国磷酸锂正极材料市场将形成技术、产业链上下游资源主导的健康竞争格局,市场将逐步具备技术优势和产业链资源集中的企业负责人。从长远来看,行业门槛很高,如果企业只是火爆,抓住热点,长期将面临被逼出局的可能。"

<h2>锂资源是真正的瓶颈</h2>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各大化工企业都计划了巨大的磷酸锂正产能,但真正的瓶颈是锂矿。据悉,磷酸锂的制备方法主要分为固相法、液相法,其中固相法占80%以上。以固相法为例,电池级碳酸锂的成本约占50%,前驱体中磷酸铁的成本约为30%。

中核钛白、龙宇集团、万华化工等这些大型化工企业的布局,是磷酸铁锂和前驱体磷酸铁,却没有提及电池级碳酸锂是如何获得的。

对此,上述龙宇集团工作人员表示:"我们需要购买磷矿、锂矿,购买磷矿后有自己制备的磷酸设备,购买锂矿后还可以独立生产碳酸锂。因此,我们需要的资源只是最上游的矿产,如果未来有好的(矿产)目标,我们不会排除收购相关矿产资源,就像我们在钛白粉产业布局上所做的那样。"

"锂资源是锂电池核心的上游原材料,由于行业属性造成的采矿周期长,预计短期内将难以使用,"余先生说。"

黄说:"上游供应碳酸锂的锂电池级锂可以出现供应紧张、缺货的局面。锂精矿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张速度很慢。根据政府间组织发布的数据,Greenbushes第三阶段项目将推迟到2024-2025年,西澳大利亚州的其他生产矿山没有新的产能计划,MtHolland将于2021年下半年开始建设矿山,加工厂和冶炼厂,预计将于2024年开始生产。因此,未来两到三年,全球锂供应仍将保持紧张,锂精矿价格仍将居高不下且不断上涨。"

每日经济新闻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