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上级让他死守7天,错听成47天,击毙5万日军,打破日军的计划

中国的抗日战争持续了

十四年

之久,从1931年

九一八事变

开始,中国军民凭借着老旧的装备武器,高昂的斗志,不屈的精神与日寇殊死斗争。这十多年的斗争,中国军民的正面战场从一开始的节节败退,

节节抗击

,到后来的凭借地域,

慢慢消耗

,中国军民从来

没有退缩过

直到1944年,日军在太平洋战场被美军打得

丢盔卸甲

之时,中国人民看到了战胜日本的希望,抗日战争也逐渐进入

战略反攻

阶段,就在这么一个形势之下,本应在中国战场以防守为主的日军却一反常态,发动了一场规模巨大的

进攻战役

,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豫湘桂会战。

上级让他死守7天,错听成47天,击毙5万日军,打破日军的计划

一、豫湘桂会战中国军队准备不足

面对日军的来势汹汹,国民党政府并没预料到,也没有做好

充分的准备

,导致会战开始不久,河南的广大土地就接连失守,日军很快对长沙行了巨大的包围圈。

长沙一直是日军的一块心病,前两次进攻都被名将薛岳击败,还差点被“

天炉战术

”灭了整整一个师团,于是这次日军是铁了心而来,恰巧国民政府看着国际形势大好,

防守懈怠

,长沙很快便被日军攻占。

上级让他死守7天,错听成47天,击毙5万日军,打破日军的计划

日军的这

一波操作

,让国民政府感到了危机,因为下一步,日军的重兵集团就要兵指

湖南重镇

衡阳了,衡阳当时是国民政府的经济重镇,而且也是几条铁路的交汇,衡阳如果丢掉,对重庆都会形成威胁。因此,国军在准备不足的情况下急忙派出了在附近休整的第十军,命令其坚守衡阳待援,七日内不允许日军跨过衡阳一步。

上级让他死守7天,错听成47天,击毙5万日军,打破日军的计划

二、坚守47天的衡阳保卫战

国民革命军

第十军

,一直是国民党军队中的一支劲旅,虽然没有得到国军五大主力的称号,但其也是

战力不俗

,此次为了防守衡阳,第十军的兵源都还没来得及得到补充,就再次披挂上阵,全军只有

1.7万余人

,这还包括了战前薛岳将军临时调配的

部分兵力

这时候攻城的日军也是一个军,日军

第十一军

,军团长是刚刚攻占了长沙的日本名将

横山勇

,当时他的气焰十分嚣张,指挥着5倍于守城部队的兵力,还是携胜而来,扬言3日即可踏平衡阳城。

上级让他死守7天,错听成47天,击毙5万日军,打破日军的计划

这里我们需要介绍一下,

抗战时期

,中国军队中的军和日本军队中的军的

差异

,中国军一般下辖

2-3个师

,每个师满员大概9000-10000人,一个满员军大概3万人,而实际上由于国民党军历来有

吃空饷

的现象,往往一个军只有2万人左右。

那么日军的一个军并不是日军的

日常编制

部队,而是临时编成,日军的主要作战单位是

师团

,一个师团大概就有超过

3万人

,一个军通常是因为战略需要统率

3-4个师团

或者旅团的单位,所以攻打衡阳的日军

多达11万

余人,超过守军5倍有余。

上级让他死守7天,错听成47天,击毙5万日军,打破日军的计划

面对

如此艰难

的情况,衡阳守7天其实已经是很难完成的艰巨任务。这让第十军军长方先觉深感到

责任重大

,衡阳

不容有失

,他在接受守城任务时把7天的任务当成了47天来完成。

作为

黄埔三期

的高才生,方先觉有着很高的战术素养,衡阳保卫战开始之前,他就将兵力梯次配置好,除一个团占据城外衡山至高点之外,其余兵力收缩入城,随时做好与敌人进行巷战,

肉搏战

的准备。

战争开始后,日军先是利用重炮等火力对衡阳城外

一顿轰炸

,但

收效甚微

,于是横山勇下达了全面攻城的命令,这也正中方先觉下怀,城中守军个个英勇异常,在城中与鬼子们进行了多次的反复巷战,以一敌五

毫不畏惧

上级让他死守7天,错听成47天,击毙5万日军,打破日军的计划

这一战中国军队的1.7万人

损失殆尽

,阵亡7千余人,受伤超过8千,杀死杀伤日军却达到了惊人的5万余人,这个数字已经超过所有守军的人数,让

举世皆惊

尽管最后衡阳城还是被日军攻破,方先觉为了保全

伤兵的性命

选择了暂时投降,不久便被救出,然而此一战衡阳城

坚守47天

,打破了日军想再次反攻的美梦,也赢得了中国军队在

国际上的地位

上级让他死守7天,错听成47天,击毙5万日军,打破日军的计划

值得一提的是,在衡阳保卫战中,除了与敌人

殊死搏斗

的国军士兵们,还有一批在共产党领导下,为衡阳守军搬运弹药、运输补给的普通民众和共产党员,他们也付出了

3000多人

伤亡,他们也是一支

不屈的力量

,值得我们学习和敬佩。

结语:回顾历史,展望未来

,我们今天能有如此

美好的生活

,离不开革命先烈们的牺牲,现在的我们虽然远离了战争,却依然不能懈怠,要努力为中华之崛起、中华

民族

的伟大复兴而贡献自己的力量,让屈辱的历史不再

重演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