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负荆请罪之后,廉颇和蔺相如结局如何?老师一定不会主动透露给你

负荆请罪的故事从初中开始就收录进课本了,情节很简单,讲的是蔺相如在立下“完璧归赵”奇功后,被赵王拜为上卿,位列赵国老将廉颇之上。然而,廉颇十分不服气,甚至要扬言要当面羞辱蔺相如。

负荆请罪之后,廉颇和蔺相如结局如何?老师一定不会主动透露给你

面对廉颇的咄咄逼人,蔺相如却一再忍让。后来连他的门客都看不下去了,纷纷提出辞呈,要转投他人门下。而蔺相如见此景,呵斥道“我连秦王都不怕,怎么可能还会怕廉颇?秦国之所以惧惮赵国,是因为我和廉将军,倘若我俩内斗,岂不是让秦国坐收渔翁之利?”

这话传到廉颇耳里后,他为自己因个人恩怨将国家安危抛诸脑后的行为感到羞愧不已,故而有了后来上门负荆请罪的故事。

负荆请罪之后,廉颇和蔺相如结局如何?老师一定不会主动透露给你

负荆请罪故事的最后,廉颇和蔺相如重修于好,按理说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而蔺相如和廉颇这一文一武合璧后,赵国也理应迅速强大。那么,历史果真是按这么发展的吗?

非也,在赵惠文王执政期间,赵国或许还有这个趋势。负荆请罪发生于赵惠文王16年,而在同年,廉颇带领赵军伐齐成功,一举拿下山东六国之首的地位。其后,廉颇又于赵惠文王20年和22年里再度伐齐、攻魏成功,赵国瞬间威震诸侯。其也成了当年阻止秦国东进的最大力量。

负荆请罪之后,廉颇和蔺相如结局如何?老师一定不会主动透露给你

然而,赵惠文王走得早,他于公元前266年去世。而新登基的赵孝成王显然不如他父亲那么有魄力,赵国的对外扩张一度陷入停滞。而此时秦国因采取了“远交近攻”的战略,拿下了不少城池,实力渐渐到了能和赵国平起平坐的时候。

终于,在公元前262年,一直对赵国虎视眈眈的秦国率先挑起战争,在赵国长平一带集结60万大军,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长平之战。

负荆请罪之后,廉颇和蔺相如结局如何?老师一定不会主动透露给你

长平之战时,蔺相如和廉颇都垂垂老矣,而蔺相如顽疾傍身,无法再随军征伐,只能是廉颇独自出战。秦国当时势头正盛,反观赵国,颇有些青黄不接的状态。

廉颇当时对赵孝成王的建议是采取防守策略,然而赵孝成王却犯起了嘀咕“父亲在时你廉颇骁勇作战次次大获全胜,怎么我上位了,却开始怂了?”再加上秦国巧用离间计让赵孝成王和廉颇关系进一步恶化,最后赵孝成王启用了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作为主帅。

负荆请罪之后,廉颇和蔺相如结局如何?老师一定不会主动透露给你

而长平之战的结局我们也都知道了,赵国45万大军全军覆没,赵括也战死在了战场上。此举让赵国元气大伤,其原本是诸侯中的一霸,迅速跌落神坛。

蔺相如本就患有重疾,加上长平之战失利的刺激,直接郁郁而终。而赵括死后,赵孝成王也重新启用了廉颇,廉颇也不负所望,直接从燕国手里抢来5座城池以助赵国恢复元气。这之后,廉颇也被赵孝成王拜为相国。

负荆请罪之后,廉颇和蔺相如结局如何?老师一定不会主动透露给你

然而,没多久赵孝成王也撒手人寰。新上任的赵悼襄王无疑更加愚昧昏庸,他登基后第一件事便是解了廉颇的兵权,而那会廉颇正在和魏国打仗,一气之下,廉颇便直接投奔了魏国。

也是因为廉颇一走,赵国彻底失去战斗力,成了秦国手里的软柿子。赵悼襄王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便派人出使魏国,一是看看廉颇还能否战斗,二是看廉颇还能否请回来。

负荆请罪之后,廉颇和蔺相如结局如何?老师一定不会主动透露给你

遗憾的是,这名赵国使者是秦朝的奸细,他自然不会让廉颇回到赵国。于是便编造了廉颇年老力衰,无法胜任将军的谎言,最终廉颇的归赵计划也因此落了空。

而廉颇的晚年,虽然一直在其他诸侯国流浪,但他一直心系赵国。思乡之情再加上郁郁不得志,最终夺走了廉颇的性命。而在廉颇死后不久,赵国也轰然灭亡,赵悼襄王也成了秦国的阶下囚。

负荆请罪之后,廉颇和蔺相如结局如何?老师一定不会主动透露给你

可怜负荆请罪后,赵国本该走向强大,却因一系列变故,最终消失于历史之中。而本该拥有一番功业,名垂千史的廉颇和蔺相如,都先后落了个郁郁而终的下场,着实令人叹息。或许,个人命运之于历史的无奈,便在于此吧。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