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他跟随哥哥参加革命,父兄被国民党杀害,建国后曾担任上海副市长

在革命年代,无数进步人士,为了改变国家的不安稳的局面,义无反顾地投身于革命事业。这个时代也有很多革命大家族,例如曾家就是其中之一。曾家的一父两兄弟,先后投身于革命事业,小儿子曾山,更是亲眼见证了新中国的成立。在国家成立后,他还担任了多个重要职务,为国家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今天就让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下,曾山的生平。

他跟随哥哥参加革命,父兄被国民党杀害,建国后曾担任上海副市长

曾山出生于1899年,他的父亲曾彩芹,是清朝的秀才,也是家乡的私塾先生。曾彩芹为人高尚,乐于助人,当地的不少青年都是他的学生,他在家乡也颇具威望。对自己的两个儿子,曾延生和曾山,他一直严格要求,在父亲的影响下,两兄弟先后踏上了革命的道路,曾彩芹也因为自己的儿子,在暗中帮助我党开展革命事业。

1925年,曾山在哥哥的影响下,一同参与了农民运动,一年后参加了共产党,和哥哥一起踏上了革命之路。对于两个儿子的作为,曾彩芹全力支持,他甚至主动让小学成为了我党的交通站,就这样父子三人,都成为了革命人士。可惜好景不长,1928年,曾延生不幸被捕,在经受了严刑拷打后,英勇就义。3年后父亲曾彩芹,也惨遭国民党迫害。

父兄的离世,对曾山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但他没有被击垮,国民党的所作所为,让他更加坚定了革命的决心。1927年,南昌武装起义爆发,曾山第一时间找到了部队,随部队参加了起义运动,后来的广州起义,他也在队伍中。这两场起义,让他对革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见识到了战争的残酷性。

他跟随哥哥参加革命,父兄被国民党杀害,建国后曾担任上海副市长

担任江西苏维埃政府主席的时候,革命根据地遭到了国民党的围剿,曾山成了后勤保障工作的重要角色,他虽然没有上战场杀敌,但时刻关注着前线队伍的情况,从后方运送了大量的物资到前线,确保了前线的战士们,在抵抗反动派围剿时,有充足的物资。靠着团结一心,最终粉碎了国民党的计划。

1934年,第五次反围剿计划失败后,为了保存力量,红军大部队不得不进行大规模的战略转移。此时曾山的职务是江西省的省委书记,为了给大部队争取转移的时间,他主动申请留下,带着一批红军战士,依托有利的地形,和国民党部队打起了游击战,让他们无法紧追红军大部队。

他跟随哥哥参加革命,父兄被国民党杀害,建国后曾担任上海副市长

凭借对地形的熟悉程度,在拖延了国民党军队的脚步后,曾山带着部队,成功突出了包围圈。此时的他已经成了国民党悬赏通缉的对象,赏金高达几万大洋。彼时的曾山还和党组织失去了联系,无奈之下他只能隐藏身份,躲过重重的拦截,前往上海。历经波折后来到上海的曾山,才重新与组织取得了联系。

此后中央派他去苏联留学,学习财经方面的知识,回国之后他的主要任务,也从作战变成了负责财政管理和物资供应。在解放战争时期,淮海战役的后方物资供应工作,就是由曾山主要负责的。新中国建立后,他被调到了上海,担任副市长一职务,同时也离开了军队系统,卸下了军人的身份。

此后的曾山活跃在和经济建设的相关职位上,先后担任了商业部长,内务部长等重要的岗位,为新中国的经济建设,贡献了自己的所有。1955年军队举办了授衔仪式,因为早早离开了军队,曾山没能得到军衔。不过他并不感到遗憾,因为他非常清楚,一个全新的国家,方方面面都需要新气象。

他跟随哥哥参加革命,父兄被国民党杀害,建国后曾担任上海副市长

尤其是经济方面,必须要有人来建设,自己曾经在苏联留学,学的就是和经济相关的专业,比起军衔和荣誉来说,他更希望自己能继续为国家的建设添砖加瓦。即便是进入政界后,曾山也从来没有降低过对自己的要求。在担任上海副市长时,一件破烂的棉袄,他一直穿在身上,等到实在不能穿了,他便在外面套一件衣服,把破烂的棉袄裹在里面。

不仅如此,他对子女也同样严格,大女儿在上海只是一名普通的纺织工人,从不曾向人提起,自己还有一个副市长父亲。两个儿子和自己的侄子,也都加入了部队,最后晋升为少将,长子更是担任过国家副主席,可谓是满门忠烈。1972年,曾山在北京去世的,但曾家的故事,还在由他的后代继续谱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