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名垂军史的营口追击战中,部队为啥要给每个班发一根绳子?

1948年10月,东北野战军攻克锦州后,第九纵队在司令员詹才芳(湖北黄安人,开国中将)、政委李中权(四川达县人,开国少将)率领下,经过六昼夜的强行军,奉命推进至大虎山附近。

这时他们突然接到“东总”发来的急电,说是敌人有打通营口从海上逃跑的趋势,要求九纵火速赶到营,断敌逃路。

这是一个突如其来的紧急任务。九纵参加攻锦作战之后,就按照上级指示挥师北上,而且先头部队26师已经投入协同兄弟纵队围歼廖耀湘兵团的战斗。

詹才芳、李中权都明白,这个情况是异常紧迫的。

当时我军并未在营口附近部署任何一个野战纵队,这就意味着,沈阳守敌进占营口,进而从海上逃跑,我军暂时还无法阻止。

名垂军史的营口追击战中,部队为啥要给每个班发一根绳子?

如果九纵要抢占营口,也将面临着重重困难。

这是因为敌人从沈阳到营口,不仅距离比九纵近,还可以坐汽车走。

而九纵南下营口,必经绕阳河、辽河、浑河、太子河这段密密麻的水网地带,这将让大部队行军的难度为之倍增。

总而言之,敌人完全有可能先于我军抢占营口,本应成为瓮中之鳖的东北蒋军残敌有不少会成为漏网之鱼,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整个辽沈战役的战局。

面对这一刻不容缓的形势,詹才芳和李中权当即命令:25师率先从台安东渡辽河,直奔营口,起到从正面钳制敌人的作用;26师在围歼廖兵团结束后才开赴营口;27师先夺取海城,切断敌人的南逃路线。

名垂军史的营口追击战中,部队为啥要给每个班发一根绳子?

名垂军史的营口追击战拉开序幕,一场跟敌人抢速度、争时间的急行军就这样开始了。

九纵行经之处,尽是一片被敌军洗劫后的惨象,看不到牛羊、听不见鸡鸣,只看见向前飞奔的部队和腾起的尘埃,只听见将士们急促的脚步声……

由于连日来连续行军作战,部队还未来得及换装,将士们仍穿着薄薄的单衣,必须与越来越严酷的寒冷对抗。

一路上要经过大量的小溪河流,但敌军撤退时,几乎破坏了所有的桥梁和船只,九纵来不及架桥,只能涉水行军,实在是水深流急之处才驾小舟渡河。

名垂军史的营口追击战中,部队为啥要给每个班发一根绳子?

为了尽可能争取时间,将士们夜间也极少休息,可以说是带着极度的疲惫在拼命推进。

然而还是晚了一步,敌第51军及其下辖的第2师、25师已抢先占领营,正在构筑工事,妄图掩护沈阳守敌从海上逃跑。

从锦州之役算起,九纵已经以平均每日140里的速度连续行军了七八天,大部分将士的脚上满是血泡,他们中有些人甚至因疲劳过度而晕倒。

然而,当将士们得知敌军已抢占营口企图逃跑,马上把病痛、疲劳统统抛到了九霄云外。他们把对胜利的渴望都化成力量灌注在自己的双腿上。

名垂军史的营口追击战中,部队为啥要给每个班发一根绳子?

这时候的全纵上下只有一个信念:尽快赶到营口,歼灭敌人,为东北全境的解放再做贡献!

很多优秀的干部战士不顾自己的疲劳,抢着为别人搀病号、背东西,医务人员边行军边治疗。

有的部队派出仅有的几部汽车,把炊事班拉到前面做好饭,大部队一到,一人一碗,边吃边走。

战士们疲劳极了,有不少人走着走着就睡着了,这样不但影响行军速度,还很容易导致受伤。

针对这种普遍存在的情况,部队想出了一个高招:给每个班发一根绳子,由班长在前面牵着一头,副班长拽着另一头,战士们在中间可以一边走一边打瞌睡,防止掉队或摔倒。

名垂军史的营口追击战中,部队为啥要给每个班发一根绳子?

这奇特的一幕也让九纵将士多年以后仍回味无穷,称营口追击战是一场“用绳子牵着跑”的战斗。

经过连续多日的急行军,九纵各种部队陆续逼近营口。

其中有的部队在接近营口的最后4个小时里,竟飞奔了70多里路,简直是一路跑到营口的。

敌人并没有笨到不可理喻的地步,他们以逸待劳,趁疲惫不堪的九纵将士立足未稳之际,突然发起猛烈的冲击。

然而士气高涨的25师、27师面对敌人的冲击,却打得从容不迫、英勇顽强,瓦解了敌人的进攻。

名垂军史的营口追击战中,部队为啥要给每个班发一根绳子?

25师、27师的首次交战将九纵全体将士充分认识到:营口守敌虽然有坚固的工事、充沛的体力,但他们大势已去,早就军心涣散,所谓的冲击不过是回光返照。

而我军虽是疲劳之师,却拥有高昂的士气和在锦州之战中积累的攻坚作战经验,一定能单独攻克营口。

11月1日,詹才芳、李中权向东总请求单独拿下营口,得到上级批准,他们当即开始部署作战。

“用绳子牵着跑”的营口追击战到11月2日上午10时全部结束,绝大部分敌人被歼灭,仅有少量敌人侥幸逃脱。

九纵共计歼敌14800余人,缴获各种大炮88门、轻重机枪301挺、长短枪2574支、汽车66辆,击沉敌运兵船1艘、帆船22只。

辽沈战役至此胜利结束,营口也正式宣告解放。一些九纵将士打趣说,部队给每个班发了一根绳子,却为辽沈战役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