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但想要在战场上真正做到“知彼”,就需要精准的情报做支撑。毫不夸张地说,对敌情掌握的准确与否,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一场战役的最终结果。白马山战役,38军之所以失利,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谷中蛟叛变,泄露了我军的进攻计划,敌人据此做出了针对性的防御部署,38军最终强攻失利,伤亡6700余人。

白马山战役结束后不久,上甘岭战役爆发,15军在兄弟部队12军的支援下,和敌人血战了43个昼夜,打退了敌人900多次冲锋,牢牢守住了阵地,取得了上甘岭战役的伟大胜利。在这场血与火的艰苦搏杀中,我军共毙伤敌军25000多人,但自身也付出了一万多人的伤亡代价,战役最危急的时候,秦基伟把自己的警卫连都派了上去。
上甘岭战役中,最苦的还是坑道部队。由于透气孔的数量有限,因此坑道里缺氧的情况十分严重,有时候连煤油灯都点不着。由于缺氧,不少战士都患上了头疼病和失眠症。更为严重的还是缺水,由于敌人炮火的封锁,后勤部门很难将水运进坑道。最严重的时候,甚至出现了“尿当光荣茶”的情况。
在水运不上去的情况下,15军的后勤部门开始给坑道部队送萝卜,但萝卜吃多了烧心还拉稀。战士们就提出希望能送苹果,15军的后勤部门紧急采购了63000多斤苹果,并规定只要能送进坑道一筐就立二等功。但敌人对我军的运输线进行了严密的炮火封锁,这6万多斤苹果,最后只有一个送进了坑道。由于缺水和缺氧,坑道部队出现了许多非战斗减员,一些战士最后连走路的力气都没有了。
上甘岭战役之所以打得如此艰苦,除了美军强大的火力优势之外,还有一个因素就是战前一份重要的情报被忽视了。1952年10月5日夜间,也就是上甘岭战役爆发的前9天,南朝鲜伪2师一个名叫李吉求的作战参谋趁着夜色越过阵地,向15军投诚。李吉求投诚后提供了一份重要情况:伪2师将在近期协同美7师进攻上甘岭!
这份情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15军能据此加强上甘岭的防御力量,并储备足够的作战物资的话,上甘岭战役或许不会如此艰难。但遗憾的是,李吉求的情报并没有引起15军足够的重视,秦基伟也不相信范弗里特会进攻上甘岭。当时15军的防区有两处,一处是上甘岭,另外一处是平康谷地。
平康谷地地势开阔平坦,十分有利于美军的机械化部队作战。而上甘岭的两处高地都超过了500米,不利于美军发挥机械化优势。因此秦基伟认为敌人要对15军发起进攻的话,势必会将平康谷地选为突破口,因此他将全军的防御重点放在了平康谷地。正是基于这种判断,所以秦基伟才没有相信李吉求提供的情报,也没有加强上甘岭方向的防御力量。
战后,秦基伟特意为此做出了检讨,他在战役总结会上说:“我们准备工作上有漏洞,对敌人用这样多兵力攻击五圣山方向,我们未估计到。我们准备应付敌人三至四个师的进攻是西方山方向,结果出乎意料。因此,开始有些被动,二梯队投入仓促,第一天炮火未能支援战斗,如果我们预料到敌人的进攻方向,那么敌人第一天就爬不上来,对敌进攻的持续力也估计不足,因此,指挥上发生错觉。”
抗美援朝是我国的立国之战,这一战打出了军威和国威,令全世界对新中国刮目相看。著名作家李峰所著的
《决战朝鲜》以翔实的史料全面揭开了朝鲜战争台前幕后的诸多历史真相,如中美苏朝最高领导层的博弈较量,朝鲜人民军南征的真相,中国出兵朝鲜真相,中美军战力真实对比,苏联对华军援、空军参战的内幕,志愿军战俘的真实境遇,板门店谈判过程等等,破除了有关朝鲜战争的种种迷思与误解,非常真实出彩
。是一本不能不读的好书。白金珍藏插画版现价只要69元,点击【去看看】就可以购买。
); }
决战朝鲜 【翘楚书屋】
¥69
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