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志愿军一举歼灭一支外国军队,有两件事让将士们疑惑不解

1950年11月,志愿军打下德川之后,美军不甘失败,为堵住战役缺口,重新恢复德川地区态势,保住“老虎钳”的支撑点,马上做出了两手安排:

一是急调预备队土耳其旅,由价川向德川方向急进;二是让美骑兵第一师的两个营,从价川出发,妄图抢占嘎日岭,以恢复德川,堵住我军西进的通路。

这样一来,嘎日岭就成为敌我双方争夺的焦点。

嘎日岭山高林密、地势险要,有一条公路从东侧盘山而上,穿过山垭口,沿西侧山势蜿蜒而下通向价川。当地群众称这段公路为“十八盘”。

担任前卫营的志愿军第三十八军一一四师二四三团二营,一路急行军,于11月27日21时抵达平地院西侧,距嘎日岭只有2公里。

志愿军一举歼灭一支外国军队,有两件事让将士们疑惑不解

可是敌人坐汽车跑得快,早已抢先占领了垭口,并在垭口公路边生起了篝火正在取暖。

情况万分紧急,必须抢时间,夺分秒,抢占这一要塞,否则整个战役计划就要“泡汤”了。

此时,一一四师师长翟仲禹正随三四二团指挥,他当即决定利用夜暗并趁敌人主力来到之前采取偷袭战术,一举夺下这道险要关口。

三四二团对这一带地形很熟,防守月峰山、袭击龙峰里,都是在嘎日岭下进行的。

偷袭开始了,团长孙洪道带八连从侧面攀登上悬崖,迂回到敌人后面,政委王丕礼带七连从下面沿公路两侧接近敌人。

志愿军一举歼灭一支外国军队,有两件事让将士们疑惑不解

王丕礼走在部队最前面,听到后面有响声,立即命令七连轻装,丢下所有的东西,只带上枪枝、子弹、手榴弹。

他又觉得大头鞋踏在雪地上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就带头脱掉大头鞋。部队只穿着袜子,静悄悄地从公路两侧逼近敌人。

在山垭口的公路上,敌人正分成几堆悠然自得地围坐在一起烤火或抽烟,他们根本没有人想到死神马上会降临。

志愿军推进离敌人80米处,敌人还没有发觉。七连长要打,王丕礼摆了摆手,又向前靠近。

只有20米了,他们清楚地看到,一共有10来个火堆,每个火堆周围10来个敌人。恰巧这里公路有个拐弯,地形对我偷袭极为有利。

志愿军一举歼灭一支外国军队,有两件事让将士们疑惑不解

王丕礼把七连分成十几个小组,向敌发起攻击。他发出了攻击的命令后,七连喊着杀声冲向敌人,一连串手榴弹在火堆中爆炸了。敌人死的死、跑的跑、乱作一团。

此时,团长孙洪道带八连攀爬到嘎日岭上方,见七连打响了,立即冲下来与七连对敌形成夹击。敌人腹背挨打,只好后退到垭口东侧组织抵抗。

在七、八连的奋力合击下,仅仅20分钟,战斗结束了。我军占领了垭口,还抓了2O多个俘虏。

嘎日岭两侧的敌人,见形势不妙,立即爬上汽车向西逃跑。

孙洪道看到汽车的灯光在“十八盘”公路上绕来绕去,当即命令八连一排直插“十八盘”的下端截击敌人。

志愿军一举歼灭一支外国军队,有两件事让将士们疑惑不解

为了抢到逃跑的的汽车前面,一排长带头从山上往下滚。

山坡上草木丛生、怪石交错,战士们的衣服撕破了、皮肉磨烂了、有的战士还摔伤了,终于抢在敌人逃跑的汽车前面,将一颗颗手榴弹迎着汽车投去。

第一辆汽车被打起了火,横在公路上,堵住了后面的路,敌人从车上跳下来,有的往山上跑,有的钻到汽车底下抵抗。

王丕礼组织战士喊话,可是,英语、朝语全不管用。气得战士们用冲锋枪向每辆汽车底下扫射,结果打死的很多。一个加强连,只抓了十几个活的。

志愿军一举歼灭一支外国军队,有两件事让将士们疑惑不解

敌人虽然被消灭了,要搞清这支外国部队的番号却很难——这些俘虏既不是白人,也不是黑人,个个都大胡茬了,黑里透着黄酱色的脸上好像蒙了一层灰尘,用英语、朝语问他们,只是“叽里咕噜”说个不停,谁也不知道他们说些什么。

这支外国部队到底是什么来头,让志愿军将士疑惑不解。

团长孙洪道仔细一听,这伙俘虏的嘴里经常冒出“吐尔基”、“腿尔其”之类的词儿来,恍然大悟:“他们是土耳其兵吧!”

这么一说,战士才发现俘兵们的臂章上都带有一个星星和月亮的图案。再仔细一看,汽车上、纸烟盒上、日用品袋上也都有这个图案。

志愿军一举歼灭一支外国军队,有两件事让将士们疑惑不解

王丕礼说:“不用问了,他们是土耳其旅,咱们部队没有会土耳其话的,快往后送,交上级处理。”

这些土耳其兵,给战士们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每人包里都有几个朝(鲜)人吃饭的大铜碗和小铜勺,这同样让战士们觉得非常疑惑。

土耳其兵为什么要收集这餐具呢?原因其实很可笑。

原来,土耳其兵听说该国遍地是黄金,老百姓用的吃饭碗、饭勺、筷子都是金的。麦克阿瑟吹嘘这次攻势是结束侵朝战争的最后总攻势,土耳其兵就跟美军一样,抢了不少老百姓的铜饭碗、铜饭勺。他们的包里装不下了,就把铜碗钻个洞,用绳拴起来挂在身后,跑起来“叮叮当当”响。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