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国民党败退台湾后,胡宗南被秋后算账,但却成为少有得到善终之人

到了台湾的国民党高官们,面对着蒋介石的秋后算账,即使是身为蒋介石手下的第一人也不能幸免于难。

胡宗南凭借着黄埔军校的出身和浙江人的身份成为了

蒋介石手下的第一人

,是第一个当师长、军长、军团长、集团军总司令、战区总司令,可以说是深受蒋介石的器重。他凭借着反共走入蒋介石的核心,可是却屡屡成为共产党的手下败仗,最后逃亡台湾被蒋介石问责。

国民党败退台湾后,胡宗南被秋后算账,但却成为少有得到善终之人

廖仲恺和蒋介石的器重

胡宗南是蒋介石的小老乡,自幼勤奋好学,中学毕业之后成为一个教书先生,4年后竞选校长失败加上对父亲安排自己的婚姻不满,负气出走到一个同学家寄住。就是在这里他碰见了自己人生的

第一个转折点

住在同学家的胡宗南碰见了黄埔军校第一期招生,无所事事的胡宗南萌生了投笔从戎的念头。1924年2月,胡宗南报考黄埔军校却在体检中被淘汰。胡宗南的身高不到一米六,军校方面认为他缺乏做一个革命军人的体魄。正在门外伤心的胡宗南碰见了廖仲恺,见他参军心切,就写了一张便条:国民革命,急需大批人才。只要成绩好,身体健康,个子矮一点是不应该不录取的。凭借着这张纸条,胡宗南顺利考入军校。

国民党败退台湾后,胡宗南被秋后算账,但却成为少有得到善终之人

1925年,胡宗南参加了棉湖战役,因功升为副营长,10月在河婆战役中因为率军夺取了制高点,粉碎了敌人围歼东征军的阴谋,再次升职进入了蒋介石的眼中。凭借着

组织“孙文主义学会”反共的立场讨得蒋介石的欢喜

,对他更加器重。

1926年7月,北伐战争中胡宗南凭借着“南昌城郊行车站”之战,以一个团的兵力大败了孙传芳一个精锐师,迫使南昌开门投降,后又作为先锋,追击残敌,再次俘虏敌人2万人,1927年5月,胡宗南凭借着这些军功成为副师长,成为黄埔学生中第一个跨入少将军衔。

在第二次北伐中,胡宗南又凭借着在攻打津浦线的蚌埠时用铁锹、镐头刨去铁轨,导致敌军铁甲车瘫痪,继而保证第一师占领了蚌埠,胡宗南凭此升任第一军第二十二师师长。

1928年,胡宗南成为蒋介石重点培养的干将,他所属的部队更是受到了蒋介石的接见和训话,宋美龄也出来与众军官一一握手,这种荣誉

成为国民党军界唯一一例

国民党败退台湾后,胡宗南被秋后算账,但却成为少有得到善终之人

1930年5月,中原大战,胡宗南暂代第一师师长之后沿陇海线迎击冯玉祥的主力部队,打出了第一师的威风,使得彪悍善战的孙良诚都不敢与之正面接触。

11月中原大战结束之后,胡宗南晋升第一师中将师长,在第一师中大肆清洗,将第一师从保定军校系变成了黄埔系,胡宗南凭第一师为基础逐步形成了黄埔系的“少壮派集团”。

积极反共,消极抗日

1931年,胡宗南坚定地执行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对红军拼命的围剿,结果胡宗南却是屡战屡败,当红一方面军到达川北的时候,胡宗南率部紧追不舍,企图在松潘地区阻击,结果被在毛泽东和周恩来领导下的红军耍得团团转,胡宗南晕头转向,处处挨打,不仅部队伤亡过半,就连他本人也差点被活捉,只能躲藏在一个阴晦的小庙中,因此患上腹痛病,蒋介石得知后特派医生前往探望,并且特批了他一个月的病假回南京治疗,他确是最拼命的一个人,因此胡宗南深得蒋介石的信任。

1935年11月,胡宗南当选为国民党中央督察委员,次年4月又被任命为第一军军长兼第一师师长。这些职位对于其他黄埔系的学生来说还是几年以后的事情。此后胡宗南更加的卖力,可惜总是一败再败。

国民党败退台湾后,胡宗南被秋后算账,但却成为少有得到善终之人

1937年抗战爆发,淞沪会战时又升为第十七军团军团长,12月撤退到关中,在高原上胡宗南招兵买马,名义上扼守黄河河防,阻止河东、山西日寇,实际上则是屯兵西北执行蒋介石“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

特殊使命的部队,极度宠信

大家都知道蒋介石一直想着反共,就是在抗日战争时期也是不放弃任何机会的,而胡宗南的部队就是留着做这个的,当时重庆内部人士都说:“胡宗南的军队是准备于抗战以后的,所以决不用于作战,俾能全力训练新军。”

所以,胡宗南的部队基本上不参加抗战时候的大型战役,只是作为敲边鼓参加过几次战役,1944年9月空运增援桂林、重庆,1945年4月豫西西峡口之战等。

所以虽然胡宗南部队战绩不多,可是他却倍受蒋介石青睐,更加平步青云,1942年升任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此后胡宗南的势力范围逐步渗入新疆、宁夏、青海。当时他指挥的部队共计45万人,此外军事学校和训练班也有5万人左右,成为赫赫有名的“西北王”。

国民党败退台湾后,胡宗南被秋后算账,但却成为少有得到善终之人

即便自己被称为“西北王”这也是蒋介石的西北王,蒋介石对他极度的信任,他的任命请求,蒋介石都会同意,胡宗南更是为了把部队打造成一只“忠实于蒋,听命于己”的军队,胡宗南采取的政策就是“黄、浙、陆、一”四个字,即:黄埔军校或陆军大学毕业、浙江人、第一师的老干部,其他地方都不要。为了支持胡宗南,蒋介石还允许他在西北设立训练班,对于他的补给也远超其他人,武器是最新的,经济补助是最高的。

陈诚和胡宗南都是蒋介石的心腹,陈诚更是蒋介石的干女婿,是在台湾选择的辅政大臣,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有些事在蒋介石的面前都不一定有胡宗南高。

1944年蒋介石重组战区,陈诚任第一战区司令,胡宗南任副司令,对此胡宗南非常不满,为了不让陈诚掌权,他正式召开秘密会议,交代一切命令需经过他的同意,更是在陈诚到任之前就请了假,更是联合黄埔系想方设法动摇他的位置。

国民党败退台湾后,胡宗南被秋后算账,但却成为少有得到善终之人

蒋介石为了平息黄埔系的愤怒,还把陈诚的两个全国性职务拿掉,使得陈诚的地位受到不小的打击。

1945年,由于胡宗南在抗战中积极反共,10月3日被晋升上将军衔,成为黄埔学生最早的。

1946年,胡宗南抽调主力企图以“高度机动,急速围歼”的策略,企图一举消灭人民武装。然而中原部队经过两个月的艰苦奋战,胜利完成了战略转移,胡宗南只能感叹自己的失败。但是骄傲的胡宗南怎么会认可自己的失败,自认为自己的部队是王牌军,9月胡宗南率军出战结果就碰到了自己黄埔军校的同窗陈赓,结果被陈赓按在地上狂揍。

1947年,胡宗南企图三日拿下延安,却不知中共中央已经转移,等待他的确是一座空城,胡宗南为此大书特书,蒋介石更是大加表扬,结果大家都知道,在西北找不到解放军的胡宗南最后又一败再败,最后两年胡宗南是在也不敢和解放军对阵,碰着就躲。

国民党败退台湾后,胡宗南被秋后算账,但却成为少有得到善终之人

1949年,胡宗南不顾蒋介石“死中求生”的教诲,仓皇逃离自己盘踞10多年的西安,躲入秦岭。后又撤往成都,后在西昌坚持到了1950年。

1950年3月,解放军兵分两路围困西昌,胡宗南自知不敌,带着心腹十几个人逃亡台湾。

第一心腹成为众矢之的

正所谓物极必反,胡宗南在大陆有多么风光,到了台湾就多么的压抑。到了台湾的胡宗南被免除了一切实际职务,过了没几天清闲日子的他就被弹劾,势头还是非常的猛,台湾和香港的报纸到处都是弹劾他的文章。

国民党败退台湾后,胡宗南被秋后算账,但却成为少有得到善终之人

台湾当局的许多人都不肯放过胡宗南,认为他丢失了西北,又丢失西南,要追究他的责任。紧接着台北政府“监察院”李梦彪领衔,联合46名委员提出弹劾。

碰巧此时蒋介石正在追责,当听到自己的弹劾文之后立刻私下活动,找到李梦彪请求撤销提案,但是李梦彪毫不买账,更是贴出了“贵客光临,如有为胡宗南作说客者,请缄尊口,以免鄙人开罪”。

此路不通,大家又开始以民义对抗,上书蒋介石和陈诚列举自己的艰难和功绩。虽然在大陆两人争宠,但是陈诚却没有落井下石,经过和蒋介石商量以后

最后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胡宗南躲过了这一劫难。

1951年胡宗南被蒋介石任命组建“江浙反共救国军”并任命他为总指挥。这一战就是2年,胡宗南趁着大陆忙着朝鲜战争的机会活跃在了浙江沿海。

等着朝鲜战争结束以后胡宗南的好日子就到头了,不久就回到了台湾,还去读了国防大学”。

国民党败退台湾后,胡宗南被秋后算账,但却成为少有得到善终之人

1955年,胡宗南又被任命为澎湖防守司令官,1959年退休之后再也没有机会回归军事。

1962年2月,胡宗南病重住院,他的亲朋好友,纷纷到医院看望他,蒋介石也在第二天前来探望,这让胡宗南非常激动,为此他的精神都好了好几天,不过还是在14日还是病逝。

胡宗南应该就是蒋介石最忠心的部下了,他是国民党内多个第一,可见多么受蒋介石的器重,到了台湾以后,很多人都再也没有机会领军,可是胡宗南却多次领兵在外,虽然每次都是失败,但是蒋介石对他的信任可见多重。也能看出来蒋介石用人就是任人唯亲,像是孙立人这样的厉害人物都没有得到重用,不过这也是幸运,否则解放军的损失会更大。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