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陵君的地位对于他哥哥魏王来说,非常的矛盾。信陵君活着的时候,地位非常的高,威望也是数一数二的,魏王非常害怕弟弟会谋权篡位,把自己的位置给攻下来,每时每刻都要处处提防着弟弟。但是当信陵君死后,魏王更加的难受了,因为这样的话,国家就没有可以带兵出去打仗的人了,没人能够带兵出去奋勇杀敌,如果信陵君在的话,秦军也不至于这么放肆。总的来说,信陵君活着对魏王的压力非常大,死后给予魏王的压力也不小,只能说有喜有忧。

信陵君魏无忌是战国后期魏昭王的儿子,还是魏王的同父异母的弟弟,如果从血缘关系来看的话,信陵君是妥妥的皇室血统。并且他在的时代还是历史上很少有的大争之世,这个时代的每个人都有着称霸世界的雄心,每个国家都想要称雄。现在早就过去了挣土地,抢钱的时候,现在只剩下互相敌视,找机会吞并其他国家,像一些小的国家,早就被一些大国给吞并了,留下来的只有战国七雄,也就是七个大国。其中秦国最为强大,它的存在,让其余六国又害怕又嫉妒。魏王为了能够抗衡秦国,允许弟弟信陵君广招贤才,得门客数千余名。信陵君也没有辜负哥哥的希望,发挥自己的优点,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合作运动。把秦国给打败了,还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正是这么一位国家栋梁,为什么在晚年的时候郁郁寡欢呢?
这还要从他进行的两次合纵运动说起,第一次,救了赵国进攻秦国。赵王把廉颇换下来,换成了赵括,在长平被白起埋伏,赵国死了四十多万的精锐,赵国所有的年轻力壮的人基本被消灭殆尽。还有更可怕的,赵王在位三十多年的财力,物力基本在一夜之间全部灰飞烟灭,赵国面临着经济危机的同时,还面临着灭国的风险。也在这个时候,秦军把赵国邯郸给围了起来,有一副不吞并赵国不罢休的气势,赵王赶紧再把廉颇给换上,守护邯郸的重任全部都托付给了廉颇。但是邯郸之前所有四十万的精锐都死光了,剩下的都是老弱病残,守城任务更加的艰巨了,赵国无奈之下,只能先让廉颇拼死守住邯郸,再派平原君去魏国求助,想要两国合力一起击退秦军,守住国家。因为平原君的老婆是信陵君的姐姐,所谓魏王特别害怕得罪秦国,根本不想出兵去帮赵国解围,但是又不好意思拒绝自己的妹夫。于是只能答应出兵帮助赵国,派了十万大军去帮赵国解围。
魏军前往赵国的消息让秦军知道了,就派人去威胁魏王,如果你敢派兵去帮助秦国,那下一个要灭国的就是你们魏国,秦国的这么一诈糊,把魏王给诈糊怕了,连忙让军队停下,先观望几天,信陵君不干了,他的姐姐还在赵国城内危在旦夕,一再催促魏王赶紧出兵,可是魏王偏是不听,被这么一吓,吓破了胆。这个时候的邯郸已经过去两年了,城里没有吃的,饿死了很多人。信陵君终于坐不住了,全天下都知道,这次的合纵是他发起的,如果就这样失败了的话,不仅魏王和他的威信会失去,以后有困难了,人们更不能帮他们了。实在无可奈何,他就利用了魏王宠爱的女人帮他拿出了虎符,之后带领着门客们杀掉了想要反抗的晋鄙,与赵国一起打败了秦国,还让郑安平带领的两万人投降,这次合作攻打秦国非常的成功。
经过信陵君的合纵运动成功,秦国的吕不韦开始忌讳信陵君,开始派人不惜重金搞坏信陵君和他哥哥魏王的关系,魏王轻信了谣言,把信陵君的官位辞了,信陵君对哥哥失望透顶,连解释都没解释,就借病辞职。整天吃喝玩乐,最终竟病酒而卒,世人都说他是纵欲过度死的,是真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