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赵永春 迟安然:最早的“中国”观念或产生于夏

作者:赵永春 迟安然

来源:《历史评论》2021年第5期

赵永春 迟安然:最早的“中国”观念或产生于夏

何谓“中国”,最早的“中国”何时开始出现?

目前所知“中国”一词最早见于西周初年的何尊铭文和《尚书·周书·梓材》,但是,这并不等于“中国”观念也出现于西周初年。

文字记载往往晚于人们的口耳相传,常常是在社会上流行一段时间以后,才会见诸文字记载。西周时期见诸文字记载的“中国”,应该是在社会上流传了很长时间,或许在之前就已经出现了“中国”观念。

甲骨文中不见“中国”,却出现为数颇多的“中”字,说明“中国”一词出现之前,“中”的观念早已在社会上广为流传。这与相关文献记载吻合,如《论语》中尧对舜说“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史记》记载“帝喾溉执中而遍天下”。

“中”的本义应指中间、中心、天下之中、地中、土中、中央等,如《周礼》记载大司徒有“以土圭之法测土深,正日景以求地中”的职责。清华简《保训》篇中有舜“求中”、“得中”的记载,说明虞舜之时已经出现了地中、土中、天下之中的思想观念。

用“中”字指称地中、土中和天下之中的观念出现以后,又在地中、土中和天下之中建国,就出现了“中国”的观念。《逸周书》记载“乃作大邑成周于土中”,将其与何尊铭文“宅于成周”和“宅兹中国”联系起来,这里的“土中”就有了指称“中国”的意思,说明“中国”的观念在“中”之观念基础上出现。“中”的观念出现时还没有在地中、土中建国,所以还没有“中国”观念的出现,到了夏王朝建立国家政权以后,“中国”观念正式形成。

考古学家根据考古发现,认为夏王朝或之前,“最早的中国”已经出现。我们认为,将二里头文化、陶寺文化、良渚文化、红山文化、庙底沟文化等说成是中国历史上的文化和文化遗存,是没有问题的。因为这些都为后来的“中国”所继承,都属于中国是没有疑问的。借助文献对“中国”的追述,将“中国”观念最早出现的时间确定在夏王朝建立时期,应该是符合历史实际的。

(原题《最早的“中国”:夏、商、西周时期的“中国”观》,摘自《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21年第6期)

作者单位:长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