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解放战争中,国军上百次解围行动仅有四次成功,指挥者都是谁?

解放战争进入第二年后,在战场上被包围的国军将领越来越多,比如孟良崮上的张灵甫,羊山集中的宋瑞珂,还有锦州的范汉杰和新保安的郭景云等人。这些人被解放军包围后,国军都组织了解围行动。整个解放战争期间,国军大大小小的解围行动高达上百次,但仅有四次成功。那么这四次都是谁指挥的呢?

解放战争中,国军上百次解围行动仅有四次成功,指挥者都是谁?

南麻战役黄百韬救出胡琏。整编74师被歼灭后,粟裕就将目标瞄准了整编第11师,但胡琏十分机警,数次从华野包围圈的边缘逃脱。1947年7月中旬,华野终于觅得战机,将胡琏的整编第11师包围在了南麻地区。在华野三个纵队的猛攻下,胡琏渐渐不支,急忙向陈诚求援。整编11师是陈诚的嫡系部队,为了救援胡琏,他急令黄百韬的整编第25师、沈澄年的整编75师和王凌云的整编第9师向南麻攻击前进。

这三个整编师当中,以黄百韬最为积极,他率部昼夜兼行,抵达战场后向负责阻援的7纵发起连续猛攻,最终突破了7纵的阵地,将胡琏从华野的包围圈中救了出来。南麻战役也成了解放战争开打以来国军最成功的一次解围行动。战后粟裕对负责打援的7纵提出了批评:“我们打援的部队不大得力,甚至在敌我兵力相等的情况下还堵不住他(黄百韬)”。

解放战争中,国军上百次解围行动仅有四次成功,指挥者都是谁?

睢杞战役黄百韬救出欧寿年部72师。1948年6月末,华野主动撤出开封,邱清泉的第五军和欧寿年兵团随后尾追。邱清泉立功心切,行军速度极快,欧寿年害怕中了我军的埋伏,走走停停,很快和邱清泉拉开了数十公里的距离。粟裕敏锐地抓住战机,将欧寿年兵团包围,经过一个昼夜的激战,将欧寿年兵团主力歼灭,欧寿年本人也被我军俘虏。

此时欧寿年兵团残部72师还在铁佛寺一带负隅顽抗,为了将这支部队救出来,老蒋调集了包括胡琏、邱清泉和吴绍周等人在内的多路援军向铁佛寺攻击前进。这几路援军当中,最积极的依然是黄百韬,他突破了中野11纵的阻击阵地,将72师从铁佛寺救了出来,这支部队后来成了邱清泉兵团的主力。之后黄百韬又在帝丘店击退了华野三个纵队的围攻,并因此获得了一枚青天白日勋章。

解放战争中,国军上百次解围行动仅有四次成功,指挥者都是谁?

榆林战役,钟松成功给邓宝珊解围。1947年7月末,彭德怀指挥西北野战军三个纵队和新编第四旅、教导旅,以及绥德分区第四团、第六团共计45000余人向榆林发起围攻。当时榆林城内守军共15000多人,我军占据绝对优势。经过两天激战,我军扫清了外围据点,直逼榆林城下。为了给邓宝珊解围,胡宗南命钟松率整编第36师紧急驰援榆林。

得知钟松出动后,彭德怀决定围城打援,他认为钟松重装备多,肯定会沿着渔河堡至镇川堡之间的公路行军,因此在这里埋伏了重兵。但钟松十分狡猾,对我军围点打援的战术研究得很透,他放着宽敞的公路不走,而是绕道横山西北沿无定河南岸急行,随后一头扎进沙漠,经过三天急行军后抵达榆林城下。此时我军的打援部队还在渔河堡一带,围城部队则面临着被敌人内外夹击的险境,彭德怀见战局不利,主动撤围。

解放战争中,国军上百次解围行动仅有四次成功,指挥者都是谁?

徐向前围攻运城,钟松成功给守军解围。1947年10月8日,徐向前以第8纵队23旅、24旅和晋绥独立第3旅以及太岳军区第三军分区基干团等部,从东、西、北三面包围运城,以另一部兵力扼控三门峡、茅津渡、风陵渡等黄河渡口一线,阻击胡宗南部的增援。当时运城守军共有12000余人,其中主力为胡宗南部三个团,其余为地方保安部队。

在解放军的猛攻下,敌人支持不住,一个劲地向胡宗南救援。胡宗南连想都没有想,就把解围任务交给了钟松。钟松率部由灵宝和陕县渡过黄河后直扑运城,徐向前决定围点打援,以主力进至平陆埋伏,当时王震的二纵正在晋南休整,也奉命加入了打援序列。但钟松十分狡猾,他舍弃了重装备,率部轻装沿小道前进,将我军的打援部队甩在身后,一举解了运城之围。

解放战争中,国军上百次解围行动仅有四次成功,指挥者都是谁?

整个解放战争期间,国军组织的解围行动高达上百次,但不少解围部队为了自保出工不出力,加上我打援部队的英勇阻击,因此解围行动鲜有成功的。黄百韬以自己的勇悍救出了胡琏和欧寿年的72师,钟松凭借灵敏的嗅觉和狡猾的行军路线解了榆林和运城之围,这四次解围行动是国军在整个解放战争期间少有的亮点。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