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老兵回忆长津湖战役,连长牺牲前叮嘱我:进攻时不要喊杀,悄悄打

邹世勇是山东龙口人,出生于1928年,16岁时参军入伍,跟着华野先后参加过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和解放上海等战役战斗,累积战功升任27军79师235团3连副指导员。上海解放后,27军先是在上海担任警备任务,两个月后被调往浙江海盐一带进行渡海训练。一年后朝鲜战争爆发,27军被调往山东泰安进行整训,准备于1951年1月份入朝。

老兵回忆长津湖战役,连长牺牲前叮嘱我:进攻时不要喊杀,悄悄打

不料战局变化太快,第一次战役结束后,麦克阿瑟指挥沃克的第八集团军和阿尔蒙德的第10军东西对进,准备会师鸭绿江。彭总决定诱敌深入,以先期入朝的6个军对付沃克的第八集团军,这样一来,东线就十分空虚了。11月7日,军委给彭总发电:“江界、长津方向应确定由宋兵团全力担任。”这样一来,9兵团只能提前三个月入朝。

由于任务紧急,9兵团来不及换装就出发了。先头的20军戴的是大盖帽,穿的是胶鞋,身上的棉衣只有一斤半棉花。27军比20军晚一天出发,情况稍微好一点,在东北换了棉衣,但没有手套和耳套,鞋子和帽子也只换了一少部分。据邹世勇回忆,部队过江时每人背了一个干粮袋,里面有五六斤的高粱米,还没到战场就吃完了。

老兵回忆长津湖战役,连长牺牲前叮嘱我:进攻时不要喊杀,悄悄打

当时敌人掌握着绝对的制空权,不断派飞机对我军的后勤补给线进行轰炸,因此运到前线的作战物资十分有限。同时由于战争的关系,长津湖一带的百姓早就跑光了,房屋也被敌机给炸毁了,这给部队筹粮带来了极大的困难。邹世勇当时在3连主管后勤,为了给战士们搞一点吃的,想了许多办法。有一次,他带着几名后勤人员在被敌机炸毁的房子里发现了一袋土豆,想办法把土豆烤熟,然后带了回去。

临走前,几个人掏光了身上的钱,放在屋中一个显眼的地方,作为补偿。然而由于距阵地较远,加上气温太低,等这些熟土豆送到战士们手中时,一个个全都成了冰疙瘩。没有办法,战士们只能把这些冻土豆夹在腋下化,化一点啃一点儿,当时的艰苦程度可见一斑。1950年11月27日,长津湖战役正式打响,79师235团3连负责进攻1282高地。

老兵回忆长津湖战役,连长牺牲前叮嘱我:进攻时不要喊杀,悄悄打

为了避免敌人飞机的轰炸,三连决定在当晚对敌人发起进攻。夜里11点左右,连长带领一排出发了,由于是第一次和美军作战,没有经验,攻击发起后,战士们端着枪就冲了上去,经过苦战,占领了第一个山头,但一排也付出了很大的伤亡代价,连长还负了重伤。指导员见状,就把邹世勇叫了上来,让他接替连长指挥战斗。

邹世勇来到阵地上后,发现连长腹部中弹,生命垂危,心里十分难过。邹世勇后来回忆,连长当时对他说:“你千万要记住,冲击的时候,不要喊杀。一排就吃亏在还像跟国军作战一样,端着刺刀喊着口号往上冲,结果暴露了目标,遭到了不必要的损失。所以在接下来的战斗里千万别再喊杀了,就悄悄打。”

老兵回忆长津湖战役,连长牺牲前叮嘱我:进攻时不要喊杀,悄悄打

由于伤势太重,连长被抬下阵地后不久就牺牲了。邹世勇牢牢记住了连长的话,率领二排和三排悄悄向敌人第二个山头摸去。为了分散敌人火力,他命令二排从正面强攻,三排从侧翼助攻,并让三排先打。敌人的火力很快就被三排给吸引过去了,二排悄无声息地向前运动,直到距敌人十几米时才突然发起冲击,敌人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三连很快就攻下了第二个山头。

接下来,邹世勇照方抓药,又带领部队攻占了敌人第三个山头,并在凌晨两点左右占领了1282高地,胜利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任务。最终经过将近一个月的艰苦搏杀,9兵团在后勤保障和武器装备远远不如敌人的情况下,重创美陆战一师,并全歼了北极熊团,为第二次战役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战后,时任陆战一师作战处的阿尔法·鲍泽坦承:如果中国人拥有足够的后勤支援和通讯设备,陆战队绝不可能逃离长津水库。

老兵回忆长津湖战役,连长牺牲前叮嘱我:进攻时不要喊杀,悄悄打

抗美援朝是我国的立国之战,这一战打出了军威和国威,令全世界对新中国刮目相看。著名作家李峰所著的

《决战朝鲜》以翔实的史料全面揭开了朝鲜战争台前幕后的诸多历史真相,如中美苏朝最高领导层的博弈较量,朝鲜人民军南征的真相,中国出兵朝鲜真相,中美军战力真实对比,苏联对华军援、空军参战的内幕,志愿军战俘的真实境遇,板门店谈判过程等等,破除了有关朝鲜战争的种种迷思与误解,非常真实出彩。是一本不能不读的好书。

白金珍藏插画版现价只要69元,欢迎大家购买。

); }

决战朝鲜 全套2册 李峰著 【一择书店】

¥69

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