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关于炎黄文化研究的几个问题

关起门来读炎黄笔录之一

关于炎黄文化研究的几个问题

作者 杜选奉

中华民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了令世人惊叹的中华文化,成就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培养和巩固本民族的民族精神、如何提高炎黄子孙的整体素质、如何在信息化时代提升民族软实力、如何让“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在新时期赋予它新的内涵是摆在每一个炎黄文化人面前的重要课题。其实,追求其鲜明的民族特性,适应时代的不断发展,接纳并吸收新的文化一直是炎黄文化的发展趋势,也是一代又一代炎黄文化研究者努力奋斗的方向。综合起来看,现阶段研究炎黄文化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必须认识到炎黄文化研究的重要性。

炎黄文化是华夏儿女的精神血脉,是民族的“魂魄”,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是炎黄子孙的精神家园,是我们这个民族凝聚力产生的源泉,是炎黄子孙的价值追求。它体现着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在抵抗外来侵略、建设美好家园中开展的思想及精神活动,并由此形成的理性平和的思维方式,是沉淀了数千年的文化成果。

“人是要有点精神的”,这种精神就是越挫越勇、百折不挠的勇气、遇到险阻不畏艰险、迎难而上的信心。在这个崇尚丛林法则的世界里,一个民族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要有昂扬向上的斗志和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只要具备了这些品质,才会让这个民族立于不败之地。相反,如果一个民族没有了崇高的志向和远大的理想,就没有了奋发向上的民族气概,就会彻底失去凝聚力、战斗力,这个民族就没有了生命力,就不佩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

炎黄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核心,是中华文化的起源与根脉,它带动了其它文化的发展和进步,是中华文化灵魂。为了中华民族的千秋万代,研究并传承好炎黄文化是每一个华夏儿女义不容辞的责任。自炎黄文化的初始即“先炎黄文化”以来,历朝历代劳动人民对炎黄文化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影响并带动了中国各民族文化的发展。因此,我们一定要把炎黄文化传承好、发扬好,让中华文明照亮全世界,为全世界人民的团结与进步服务。

二,必须认识到炎黄文化研究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世界上任何一个伟大的民族都有一种优秀的民族文化作为支撑,如果没有优秀的民族文化,这个民族就没有了灵魂,就没有了凝聚力,更没有了创造力。炎黄文化属于始祖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源头,它凝结了炎黄子孙伟大的民族精神,贯穿于中华民族发展的各个历史进程之中。它博大精深,内涵丰富,是我们这个民族的灵魂。

在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是经过生活在这里的各民族长期交流、交融而形成的具有丰富内涵的联合体,具有一种强大而坚韧的凝聚力。维系这种凝聚力的因素很多,自“先炎黄文化”起逐渐丰富起来的炎黄文化便是主要因素之一。它是维系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内在力量,是华夏儿女团结进步的强大磁场。几千年以来,在这片土地上,虽然经历了无数次朝代的更替,出现了若干次政权的分合,但完整统一始终是中国历史进程的总基调,它让中华民族越来越巩固,各民族的联系越来越密切,慢慢凝聚成为了一个完整的、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这种凝聚力是随着中华民族的演变与进步而不断发展、强化的,历史上它也是维系中华民族内在凝聚力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它让中华民族在其艰难曲折的历史演进过程中不断发展壮大。但是,这种演绎机制随着近代历史大门的打开和现代化进程的推进而逐步被打破。主要表现是20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的民族认同的确立、政治和意识形态的选择、内部凝聚力的变化以及经济基础改造等诸多方面。显然,这些变化是不能完全保证中华民族具备这种强大凝聚力的。特别是信息化时代,各种外来文化冲击着我们的传统文化,影响着我们民族文化的发展,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一些不良的东西也影响着民族的团结与进步。因此,这种变化中的问题与缺失需要我们认真地分析研究,采取确实可行的应对措施。否则,就不能保证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到进一步的增强。

三,加强炎黄文化研究的系统性,正确处理好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首先,正确处理炎黄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注意研究的系统性、逻辑性。在上下5000多年的时间里,中国的社会形态几经更替,中华民族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管理方面不断发展。在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大地上,各民族、各地域的文化相互融合、共同发展,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华文明包不但包含有炎黄文化,还包含有中华传统文化。炎黄时代不但是炎黄文化、中华传统文化的开端,也是中华文明的开端。因此,起源与内涵决定了炎黄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既有相同,也有区别。

炎黄文化有广义、中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炎黄文化是指从炎黄时期开始,前后相继、绵延至今的中华文化;狭义炎黄文化是指炎黄二帝所处时代所发生的文化,它是炎黄文化的基础和源头,可以理解为“先炎黄文化”;中义的炎黄文化是对炎黄文化的传承、提升和扩展,它的内容相对宽泛。因此,我们现在所学习探索的文化,一部分是中华传统文化。

其次,深入挖掘古代文献史料,丰富和完善考古学、人类学在炎黄文化研究中的作用,积极发掘民间传说和民俗资料为炎黄文化研究服务。炎黄文化研究包括许多方面,其中最重要的一条便是考古学、人类学研究。由于炎黄文化是中国上古史和文明起源研究的重要内容,它的研究成果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成了史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新的科技手段的使用,考古学、人类学发现和研究的能力不断增强,也使炎黄文化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新的成果。

因此,我们要善于利用科技手段,用新的知识、新的能力来审慎对待历史文献史料和考古发现,用找出来的新证据,进一步揭示上古时期的传说。如关于“五帝”活动背景的相关内容,可以让考古文献史料逐步还原他们所生活的时代背景。要让广大研究者认识到,只有把文献史料、考古资料和其它相关学科的知识乃至民间传说、民俗资料相结合,才能完整再现炎黄时期的上古时代的风貌,才是炎黄文化研究的正确道路。

另外,要鼓励探索与争鸣,创造轻松和谐的研究氛围。炎黄文化研究是一个严肃的科学研究,必须要有科学的方法、严谨而又积极的态度对待它。而开展学术争鸣是活跃学术气氛,促进学术交流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要对炎黄文化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展开讨论,允许探索与争鸣,积极交流学术信息,结合对黄帝,炎帝的祭祀活动活跃学术氛围。

这种学术交流必须根据实际出发,必须紧紧围绕炎黄文化研究这个核心。可以邀请不同学科、不同领域但又与炎黄文化研究相关的人员参加。在交流中互相学习,在交流中厘清是非,在交流中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在交流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其目的就是为了对炎黄文化有更科学、更切合实际的认知,更好地为炎黄文化研究服务。

这种交流必须是积极的、开放的,必须以挖掘研究潜能为前提。从炎黄文化研究的学科体系、研究理念入手,从不同的角度构建起解决问题的途径,以丰富和完善炎黄文化研究的研究内涵,不断推出学术研究成果,提高成果质量。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同时,炎黄文化研究又赋予了许多新的内涵。因此,我们研究炎黄文化,必须要站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用全新的视角、发展的眼光、改革的态度严肃认真地对待它。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才能更好地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服务。

辛丑年冬初稿成于古城夷陵

注:炎黄文化博大精深,文章观点不一定正确,但因水平及时间关系,作者不参加对相关问题的讨论,敬请谅解!

作者简介:杜选奉,男,行伍出身,文史爱好者。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