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上甘岭战役发生了什么?我军准备了2万个苹果,一筐没法送进坑道

前言?

送一筐苹果到阵地上能拿一个二等功,对于一个士兵来说,是一个立功的好机会。可这个功劳不好拿,在上甘岭战役时,秦基伟下了一道命令:哪位战士能把一筐苹果送入坑道,记一次二等功。

上甘岭战役发生了什么?我军准备了2万个苹果,一筐没法送进坑道

一般情况下,二等功在战场上可不好拿,能拿到的基本上是战斗英雄。送一筐苹果拿二等功,在军队的重赏之下,志愿军许多战士背着一筐苹果前往上甘岭阵地,结果非常泪目,敌人炮火太猛了,我军一筐苹果都没法送进坑道。

上甘岭战役打响前后,十五军后勤把能拿出来的经费全部在平壤买了苹果,一共有两万多个,一看数量还挺多,如果全部送到坑道的话,一个人能吃一到两个,补充一些营养维生素。

上甘岭战役发生了什么?我军准备了2万个苹果,一筐没法送进坑道

可现实是许多战士付出了生命,没有一人能将一筐苹果送进坑道,这个二等功绝对是不好拿的。上甘岭战役中发生了什么,连我军送个苹果都如此艰难了,这一切的主要原因在于敌人炮火太猛烈,拥有制空权,志愿军脆弱的后勤线无能为力。

坚守阵地,克服困难?

时间来到1952年10月,朝鲜战场上,志愿军已经占据了地面作战的主动权了。时任驻韩的“联合国军”司令范弗利特想要改变这一现状,计划发动小规模战役,制定了所谓的“摊派行动”。

范弗利特这个人对炮火很执着,他是一个典型的炮火制胜论者。因此,战役开始前,范弗利特准备了大量炮火,在43天的上甘岭战役中,一块不到4公里的阵地上,美军的炮火像是不要钱一样向阵地倾泻了190余万发,还有五千余枚航空炸弹。

上甘岭战役发生了什么?我军准备了2万个苹果,一筐没法送进坑道

为了获得此次小规模战役的胜利,美军动用了大量的炮火,上甘岭阵地上,炮火密集程度远超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两百万发的炮弹,把阵地上的山头削平了2米,坑道也被打短了好几米。

可不管美军怎么样轰炸,只要炮火一停,志愿军战士依旧会出现在阵地上。用美军的说法,炮火能让这片阵地上的所有生物死绝,为什么志愿军战士能挡住一轮又一轮的炮火轰炸呢?主要原因是坑道战术成功了。

坑道战术在红军时期我军就已经能够灵活运用了,开国少将王耀南就是这方面的专家。抗美援朝时期,为了应对敌人猛烈地炮火,减少我军的伤亡,由陈赓提出使用坑道战术,王耀南来到战场前线,负责坑道的挖掘。

上甘岭战役发生了什么?我军准备了2万个苹果,一筐没法送进坑道

上甘岭战役期间,敌人在537.7和597.9两个高地狂轰滥炸,如果志愿军没有坑道,那后果是非常严重的。志愿军与美军一样,都是有血有肉的生命,一旦被炮火击中,也会面临死亡。

与美军相比,志愿军身上有一种死了也要坚守的信念是他们没有的。尽管美军在强大炮火的掩护下,暂时占领了上甘岭大片表面阵地,可一到晚上,志愿军战士们会走出坑道,发起反击,阵地重新被夺了回来。

整个上甘岭战役,表面阵地反复易手,志愿军战士始终占据着主动,美军拿埋伏在坑道里的志愿军战士没办法,一旦他们向表面阵地发起突击,必然会遭受到志愿军战士们的迎头痛击。

上甘岭战役发生了什么?我军准备了2万个苹果,一筐没法送进坑道

整个上甘岭战役,志愿军面临最大的困难是补给问题,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上甘岭战役期间,米饭这种稀奇食物志愿军是没法吃到的,甚至都吃不到热量的食物。

在敌人强大的炮火封锁下,志愿军的后勤补给和战场环境成了整个战役的大问题。坚固的坑道虽然能够抵御敌人的炮火,但敌人对表面阵地的轰炸,势必会引起坑道内部出现一些塌陷,坑道内部尘土颗粒吸入鼻腔内呼吸困难,身体出现不适。

敌人为了占领阵地,对坑道内的志愿军战士采取了许多卑鄙手段,用毒气弹、烟熏、切断水源、轰炸爆破等手段,让在坑道的志愿军战士处境艰难。

上甘岭战役发生了什么?我军准备了2万个苹果,一筐没法送进坑道

坑道内没有阳光,空气中弥漫着灰尘,再加上牺牲的战士遗体得不到有效转移几天后会腐烂,战士们大小便后的臭味,多种味道在坑道内久久无法散去,志愿军的作战环境异常艰难。尽管困难重重,我们的志愿军战士依旧克服了困难,坚守在阵地上,他们身上有着钢铁般的意志,这也是整场战役我军取得最后胜利的主要原因。

补给线被切断,一筐苹果都没法送进坑道?

战场环境恶劣还不是最致命的,志愿军战士还能凭借顽强的意志撑下去,可坑道缺少食物,尤其是水源,这是实打实需要解决的困难。众所周知,水是生命之源,任何生物无法离开水,坚守在坑道内的士兵们很多人一天喝不到一滴水,每天只能吃一小块难以下咽的饼干。

在极大的困难下,志愿军战士们为了能够活下来,甚至出现了喝尿的现象,当时管这种情况叫“喝光荣茶”。特殊时期特殊对待,志愿军战士们心中有必胜的信念,再大的困难都能战胜。

上甘岭战役发生了什么?我军准备了2万个苹果,一筐没法送进坑道

当然,光靠信念是无法战胜敌人的,志愿军不是机器,也是要吃要喝的。因为坑道缺水,又多日见不到太阳,缺乏食物,许多志愿军战士喉咙干得冒烟,硬邦邦的饼干根本无法下咽。缺乏维生素,无法补充体能的志愿军战士出现了各种疾病,情况非常危急。

众所周知,抗美援朝时期因为我军后勤保障能力弱,没有制空权,志愿军的伙食以炒面、土豆这种不容易坏的食物为主。除此之外,后勤部还为前线战士们准备了不少苹果。

选择苹果的原因主要是它能解决志愿军战士“吃喝”两个问题,既能充饥又能补充水分,还有一定的营养,能提供人体所需的维生素。再加上朝鲜地区盛产苹果,不需要从国内运输,减少了后勤的压力。

上甘岭战役发生了什么?我军准备了2万个苹果,一筐没法送进坑道

上甘岭坑道内的士兵缺水,第三兵团指挥部想尽了各种办法,效果不是很理想。志愿军运输能力落后,弹药,粮食只能通过人背上去,但由于敌人火力太猛,把阵地外围全部封锁了,前去运送弹药粮食的战士基本上全部牺牲。

上甘岭指挥官秦基伟非常着急,看到送苹果的战士一个班一个班牺牲,心里也不是滋味。秦基伟身边的警卫员王虏申请去送苹果,即便是身体矫健,体力充沛的王虏,也在前往坑道的半路上牺牲了。

上甘岭战役期间,志愿军没有办法将一筐苹果送到坑道内。电影《上甘岭》中,有个战士在距离坑道内几步的距离倒下了,背上的一筐苹果撒在了地上,一个苹果掉入坑道内,被志愿军战士拾到。

上甘岭战役发生了什么?我军准备了2万个苹果,一筐没法送进坑道

实际上,从坑道入口到后方补给阵地距离不是很远,大约在一千米内。可就是这条一千米左右的道路,被美军的飞机大炮狂轰滥炸,只要志愿军上前,马上会飞来各种炸弹。直到战斗结束后,那条道路上洒满了馒头、苹果以及牺牲的志愿军战士遗体。

近期,有关于抗美援朝题材的电视剧和电影拍了不少,如《金刚川》《长津湖》等,向我们展现了志愿军所面临的困难。可现实情况下,志愿军面临的困难要比影片展示的还要大。

上甘岭战役指挥官王近山看了电影《上甘岭》后,流泪不止,身边人问他:真实情况是这样吗?王近山回答:太残酷了,电影只表现了战争十分之一的残酷,你们只知道一个黄继光,当英雄堵敌人枪眼的不止他一人。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