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上甘嶺戰役發生了什麼?我軍準備了2萬個蘋果,一筐沒法送進坑道

前言?

送一筐蘋果到陣地上能拿一個二等功,對于一個士兵來說,是一個立功的好機會。可這個功勞不好拿,在上甘嶺戰役時,秦基偉下了一道指令:哪位戰士能把一筐蘋果送入坑道,記一次二等功。

上甘嶺戰役發生了什麼?我軍準備了2萬個蘋果,一筐沒法送進坑道

一般情況下,二等功在戰場上可不好拿,能拿到的基本上是戰鬥英雄。送一筐蘋果拿二等功,在軍隊的重賞之下,志願軍許多戰士背着一筐蘋果前往上甘嶺陣地,結果非常淚目,敵人炮火太猛了,我軍一筐蘋果都沒法送進坑道。

上甘嶺戰役打響前後,十五軍後勤把能拿出來的經費全部在平壤買了蘋果,一共有兩萬多個,一看數量還挺多,如果全部送到坑道的話,一個人能吃一到兩個,補充一些營養維生素。

上甘嶺戰役發生了什麼?我軍準備了2萬個蘋果,一筐沒法送進坑道

可現實是許多戰士付出了生命,沒有一人能将一筐蘋果送進坑道,這個二等功絕對是不好拿的。上甘嶺戰役中發生了什麼,連我軍送個蘋果都如此艱難了,這一切的主要原因在于敵人炮火太猛烈,擁有制空權,志願軍脆弱的後勤線無能為力。

堅守陣地,克服困難?

時間來到1952年10月,北韓戰場上,志願軍已經占據了地面作戰的主動權了。時任駐韓的“聯合國軍”司令範弗利特想要改變這一現狀,計劃發動小規模戰役,制定了所謂的“攤派行動”。

範弗利特這個人對炮火很執着,他是一個典型的炮火制勝論者。是以,戰役開始前,範弗利特準備了大量炮火,在43天的上甘嶺戰役中,一塊不到4公裡的陣地上,美軍的炮火像是不要錢一樣向陣地傾瀉了190餘萬發,還有五千餘枚航空炸彈。

上甘嶺戰役發生了什麼?我軍準備了2萬個蘋果,一筐沒法送進坑道

為了獲得此次小規模戰役的勝利,美軍動用了大量的炮火,上甘嶺陣地上,炮火密集程度遠超第二次世界大戰。接近兩百萬發的炮彈,把陣地上的山頭削平了2米,坑道也被打短了好幾米。

可不管美軍怎麼樣轟炸,隻要炮火一停,志願軍戰士依舊會出現在陣地上。用美軍的說法,炮火能讓這片陣地上的所有生物死絕,為什麼志願軍戰士能擋住一輪又一輪的炮火轟炸呢?主要原因是坑道戰術成功了。

坑道戰術在紅軍時期我軍就已經能夠靈活運用了,開國少将王耀南就是這方面的專家。抗美援朝時期,為了應對敵人猛烈地炮火,減少我軍的傷亡,由陳赓提出使用坑道戰術,王耀南來到戰場前線,負責坑道的挖掘。

上甘嶺戰役發生了什麼?我軍準備了2萬個蘋果,一筐沒法送進坑道

上甘嶺戰役期間,敵人在537.7和597.9兩個高地狂轟濫炸,如果志願軍沒有坑道,那後果是非常嚴重的。志願軍與美軍一樣,都是有血有肉的生命,一旦被炮火擊中,也會面臨死亡。

與美軍相比,志願軍身上有一種死了也要堅守的信念是他們沒有的。盡管美軍在強大炮火的掩護下,暫時占領了上甘嶺大片表面陣地,可一到晚上,志願軍戰士們會走出坑道,發起反擊,陣地重新被奪了回來。

整個上甘嶺戰役,表面陣地反複易手,志願軍戰士始終占據着主動,美軍拿埋伏在坑道裡的志願軍戰士沒辦法,一旦他們向表面陣地發起突擊,必然會遭受到志願軍戰士們的迎頭痛擊。

上甘嶺戰役發生了什麼?我軍準備了2萬個蘋果,一筐沒法送進坑道

整個上甘嶺戰役,志願軍面臨最大的困難是補給問題,俗話說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上甘嶺戰役期間,米飯這種稀奇食物志願軍是沒法吃到的,甚至都吃不到熱量的食物。

在敵人強大的炮火封鎖下,志願軍的後勤補給和戰場環境成了整個戰役的大問題。堅固的坑道雖然能夠抵禦敵人的炮火,但敵人對表面陣地的轟炸,勢必會引起坑道内部出現一些塌陷,坑道内部塵土顆粒吸入鼻腔内呼吸困難,身體出現不适。

敵人為了占領陣地,對坑道内的志願軍戰士采取了許多卑鄙手段,用毒氣彈、煙熏、切斷水源、轟炸爆破等手段,讓在坑道的志願軍戰士處境艱難。

上甘嶺戰役發生了什麼?我軍準備了2萬個蘋果,一筐沒法送進坑道

坑道内沒有陽光,空氣中彌漫着灰塵,再加上犧牲的戰士遺體得不到有效轉移幾天後會腐爛,戰士們大小便後的臭味,多種味道在坑道内久久無法散去,志願軍的作戰環境異常艱難。盡管困難重重,我們的志願軍戰士依舊克服了困難,堅守在陣地上,他們身上有着鋼鐵般的意志,這也是整場戰役我軍取得最後勝利的主要原因。

補給線被切斷,一筐蘋果都沒法送進坑道?

戰場環境惡劣還不是最緻命的,志願軍戰士還能憑借頑強的意志撐下去,可坑道缺少食物,尤其是水源,這是實打實需要解決的困難。衆所周知,水是生命之源,任何生物無法離開水,堅守在坑道内的士兵們很多人一天喝不到一滴水,每天隻能吃一小塊難以下咽的餅幹。

在極大的困難下,志願軍戰士們為了能夠活下來,甚至出現了喝尿的現象,當時管這種情況叫“喝光榮茶”。特殊時期特殊對待,志願軍戰士們心中有必勝的信念,再大的困難都能戰勝。

上甘嶺戰役發生了什麼?我軍準備了2萬個蘋果,一筐沒法送進坑道

當然,光靠信念是無法戰勝敵人的,志願軍不是機器,也是要吃要喝的。因為坑道缺水,又多日見不到太陽,缺乏食物,許多志願軍戰士喉嚨幹得冒煙,硬邦邦的餅幹根本無法下咽。缺乏維生素,無法補充體能的志願軍戰士出現了各種疾病,情況非常危急。

衆所周知,抗美援朝時期因為我軍後勤保障能力弱,沒有制空權,志願軍的夥食以炒面、洋芋這種不容易壞的食物為主。除此之外,後勤部還為前線戰士們準備了不少蘋果。

選擇蘋果的原因主要是它能解決志願軍戰士“吃喝”兩個問題,既能充饑又能補充水分,還有一定的營養,能提供人體所需的維生素。再加上北韓地區盛産蘋果,不需要從國内運輸,減少了後勤的壓力。

上甘嶺戰役發生了什麼?我軍準備了2萬個蘋果,一筐沒法送進坑道

上甘嶺坑道内的士兵缺水,第三兵團指揮部想盡了各種辦法,效果不是很理想。志願軍運輸能力落後,彈藥,糧食隻能通過人背上去,但由于敵人火力太猛,把陣地外圍全部封鎖了,前去運送彈藥糧食的戰士基本上全部犧牲。

上甘嶺指揮官秦基偉非常着急,看到送蘋果的戰士一個班一個班犧牲,心裡也不是滋味。秦基偉身邊的警衛員王虜申請去送蘋果,即便是身體矯健,體力充沛的王虜,也在前往坑道的半路上犧牲了。

上甘嶺戰役期間,志願軍沒有辦法将一筐蘋果送到坑道内。電影《上甘嶺》中,有個戰士在距離坑道内幾步的距離倒下了,背上的一筐蘋果撒在了地上,一個蘋果掉入坑道内,被志願軍戰士拾到。

上甘嶺戰役發生了什麼?我軍準備了2萬個蘋果,一筐沒法送進坑道

實際上,從坑道入口到後方補給陣地距離不是很遠,大約在一千米内。可就是這條一千米左右的道路,被美軍的飛機大炮狂轟濫炸,隻要志願軍上前,馬上會飛來各種炸彈。直到戰鬥結束後,那條道路上灑滿了饅頭、蘋果以及犧牲的志願軍戰士遺體。

近期,有關于抗美援朝題材的電視劇和電影拍了不少,如《金剛川》《長津湖》等,向我們展現了志願軍所面臨的困難。可現實情況下,志願軍面臨的困難要比影片展示的還要大。

上甘嶺戰役指揮官王近山看了電影《上甘嶺》後,流淚不止,身邊人問他:真實情況是這樣嗎?王近山回答:太殘酷了,電影隻表現了戰争十分之一的殘酷,你們隻知道一個黃繼光,當英雄堵敵人槍眼的不止他一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