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苏联不到一周就占领了阿富汗全境,为何却在十年后狼狈撤军?

如果关注国际新闻的朋友肯定会知道,近期美军从阿富汗撤离,结果塔利班迅速攻城掠地,占据了诸多重要城市。从2001年美国入侵阿富汗算起,到现在已经20年了,20年的经营却得到了如此结果,阿富汗实在有够难打。

在美国之前,苏联也曾经入侵过阿富汗,其声势更足,直接空降击杀阿富汗总统,十来万军队配合着迅速进攻,在一周之内就占领了阿富汗全境。

不过奇怪的地方也就在这里,苏联是怎么做到不到一周就占领阿富汗全境?又是怎么做到在如此良好基础下,十年都无法奈何阿富汗的?

苏联不到一周就占领了阿富汗全境,为何却在十年后狼狈撤军?

苏军顾问早已遍布阿富汗军队中

美国经历了朝鲜、越南两次失利之后国力大损,而苏联借着国际油价上涨之际发了一笔横财,此消彼长之下开始出现苏攻美守的局面。

当时苏联的领导人勃列日涅夫是一个好大喜功的人,占据优势之后就开始思考制霸之路,很快就继承了沙俄的南下战略,希望控制阿富汗,打通陆上通道直达印度洋,从而威胁中东产油区和迂回包围欧洲,最终目的当然还是称霸世界。

从1973年起,苏联就开始渗透阿富汗,最初他们扶持了总统达乌德,前期也获得了不少回报,但达乌德意识到本国被渗透得太厉害,想要疏远苏联后,苏联立马转头支持阿富汗人民民主党。

这时的阿富汗军队中就已经有很多亲苏势力了,在苏联的牵引下,亲苏的阿富汗军队与阿富汗人民民主党结合起来发动政变,达乌德不敌被杀。

接替达乌德上台的人叫塔拉基,塔拉基倒是非常听话,出台的政策基本都以苏联为主,这样一来就无可避免地损害到了阿富汗本国的利益,从而引起很多部落首领的不满。

苏联不到一周就占领了阿富汗全境,为何却在十年后狼狈撤军?

阿富汗的地形及局势复杂,虽然名义上是个国家,但地方上实际很多是那些部落首领说了算,他们感觉自己的权利被塔拉基损害到了,自然联合起来反对塔拉基。

到了1978年,塔拉基这个总统实际能控制的领土只占了阿富汗的三分之一,眼看地位都要不稳,塔拉基连忙向苏联请求帮助。

苏联对于这样的请求当然非常高兴,连忙派出大量的军事顾问、拨给大量装备,帮塔拉基训练、组建军队,同时也大力渗透阿富汗。

塔拉基有了十来万全幅苏械的军队之后,瞬间志得意满,正准备大干一场时却被他的副手阿明先干掉了。

阿明与塔拉基本来是亲密战友,但后来因政见不合越来越远,阿明是一位民族主义者,多次公开声称不希望阿富汗被苏联控制,赢得了很多年轻军官的拥戴,但也惹得苏联不满。

本来苏联和塔拉基准备找机会除掉阿明,没想到阿明抢先一步发动政变把塔拉基给弄死了。

苏联不到一周就占领了阿富汗全境,为何却在十年后狼狈撤军?

阿明上台后虽然也声称“阿富汗与苏联牢不可破的友好、兄弟般的关系”,但也很担心阿富汗会完全成为苏联的傀儡,因此当他得知苏联曾密谋要杀害他的消息后,就召见了苏联大使普拉诺夫。

在这次会谈中阿明警告道:希望苏联不要继续干涉阿富汗内政,要是苏联政府不接受这一“劝告”,他将会效仿埃及的萨达特总统,驱逐苏联顾问、苏联军事代表团以及苏联驻军。

同时阿明废除了塔拉基的多项亲苏政策,不断清洗亲苏官员,只有在军队方面不敢太急。

苏联非常愤怒派出了特使梅赫托夫前往阿富汗与阿明谈判,结果阿明的警卫员在谈判中失手将梅赫托夫打死了,这就等于直接打了苏联的脸,阿明害怕被报复,于是立即向美国求助。

这个情况很快被苏联顾问传回了国内,为了避免阿富汗倒向美国,苏联最终决定出兵。

阿富汗当时已有十余万军队,想要拿下并非易事,不过苏联顾问的存在,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苏联不到一周就占领了阿富汗全境,为何却在十年后狼狈撤军?

既当向导又当间谍的苏联军事顾问

在接到消息后,苏联军事顾问第一时间就以检修武器的名义巡视了各阿富汗的部队,将很多重武器的关键部件都予以拆除,这导致了后来交战中,阿富汗军队的战斗力大打折扣。

等到苏联特种部队将阿明斩首后,阿富汗军队群龙无首,而苏联顾问趁机站出来命令这群没有战心的士兵不得妄动,没有人能统一指挥,那些即便想抵抗的人大多也只能先选择蛰伏起来。

苏军进入阿富汗后,那些熟悉地形、军事部署的苏联顾问为大军指引方向,因此苏军的进攻迅速快捷又直击要害。

这一套组合拳打下来,苏联不到一个礼拜就占领了阿富汗全境,单从军事角度上来讲,苏军的行动几乎是完美的,这也给了他们底气,认为可以在半年内结束掉战争。

没想到却是陷入了十年的泥潭。

苏联不到一周就占领了阿富汗全境,为何却在十年后狼狈撤军?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伟人曾经说过“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这句话放在阿富汗也合适。前面有说过阿明是一位民族主义者,他的拥护者自然也是希望阿富汗独立自主的,苏联的这些行为无异于火上浇油。

因此那些军中的年轻人、狂热的宗教分子、各地方的保守势力都团结在了一起,他们虽然无法与苏军进行正面作战,但他们可以利用地形来打袭击战。并且随着苏联的入侵,越来越多的阿富汗人加入其中,后备力量充足。

苏军最擅长的是大兵团作战,然而阿富汗超过百分之九十的土地是山地和丘陵,很显然苏军是施展不开的,但恰恰最适合打游击。

阿富汗的游击队人数累积有30多万,他们分布在全国各地,时不时就骚扰一下小股的苏军,加上熟悉地形,打不过就迅速撤离。

而苏军常驻在阿富汗的人数在16万左右,人数是处于劣势的,他们的重武器又难以进山,能依靠的只有步兵,因此苏联一直没能大范围地剿灭阿富汗游击队。

苏联不到一周就占领了阿富汗全境,为何却在十年后狼狈撤军?

在落后的地区,机械化有时并非优势

苏联喜欢快速推进,但阿富汗没办法让他完成这个目标,阿富汗当时没有铁路,仅有两条大公路,苏军要运送物资依靠的就是这两条公路。

阿富汗游击队当然也不傻,所以经常在公路两旁打伏击,对此苏军不堪其扰,只能每次派出大量的军队护送。这样一来成本高不说,还总会有疏忽时,一疏忽就会让前线的物资准备跟不上,无法进行大规模行动。

所以到后来双方实现了一种巧妙的平衡,苏联占据主要城市及交通要道,而山区及农村则被阿富汗游击队掌控着。

阿富汗游击队拥有群众基础,一有小股苏军出没,附近人就会传达消息,游击队便过去袭击,等苏军大部队出动,早已闻讯的游击队又很快撤退了。

因此强大的苏联始终奈何不了这些小小的游击队,最终自身还累计付出了5万多人伤亡。

苏联不到一周就占领了阿富汗全境,为何却在十年后狼狈撤军?

外国力量的不断输血,让苏联不停流血

从苏联入侵阿富汗的那一刻开始,美国就认识到这是削弱苏联的一个绝佳机会,毕竟他自己深陷过朝鲜和越南,明白战争泥潭的可怕,因此他开始大力援助阿富汗游击队。

看到游击二字,可别以为他们的装备很差,其实他们在轻武器方面完全可以媲美苏军,而且还有毒刺导弹等克制苏军的武器。

苏联曾占领过一个阿富汗游击队的仓库,打开一看瞬间目瞪口呆,里面的睡袋源于美国、药品出自日本、服装产于联邦德国,其他武器装备更是‘万国造’,苏联明知游击队的背后是各国的支持,但也只能忍气吞声。

各国之所以要这样做,目的就是为了削弱苏联,让其在阿富汗不停‘流血’,毕竟当年苏联展现出的侵略性太强了,时不时威胁这国、恐吓那国,这自然会让各国心生恐惧,从而团结在了阿富汗战场上。

因此苏联明面上是跟阿富汗在打,实际上背后还有很多国家,苏联即便再强,也无法以一对多,最终在入侵十年后狼狈退出。

苏联不到一周就占领了阿富汗全境,为何却在十年后狼狈撤军?

阿富汗这个国家在历史上曾让英国、苏联、美国都折戟沉沙,名副其实的“帝国坟场”,这明面上强与弱的对比,也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强大的武力是无法解决一切问题的,和平发展带来的收益要远胜过侵略!希望以后的美国也能记住这一点。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