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就认为,细腻的观察力、对事物的概括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美的事物的感受能力,以及孩子们的交往能力、合作精神等都只能由学习棋类来完成。正因为对国际象棋教育功能的这种认识,很多国家将国际象棋列为小学的必修课程。我国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也发文促进三项棋类进课堂。科学研究也证实了以上的观点,在我国的调查的结果是:学棋一到三年并取得省市名次的孩子,综合素质普遍为同龄中最优秀的。
学习国际象棋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很有好处。那么孩子学棋,父母应该做些什么呢?

家长的观念问题
家长在孩子的教育上起着至观重要的作用,无论孩子学习什么项目,正确的观念都应该是:帮助孩子成长进步。
家长观念上常见的问题及表现:
1、试试看的心理,其实质是家长放弃了对孩子的教育权,也就失去了对孩子的影响力;孩子不会觉得自己有决定权和爱好什么的选择自由,他感到的只是不被关爱。
2、过于热心,孩子失去决策权,也就失去了兴趣;反之有的家长表现为放任,让孩子感到受冷落、无助。
3、孩子输了,家长感到丢脸;又不帮助孩子练习、分析等。
4、有点成绩则认为是孩子聪明带来的。正确的观念:个人的勤奋、努力、顽强、毅力,家庭的支出、教练和家长的劳动才换来的成绩。有些成绩还有运气成分,如:强手缺席等。
5、面子矮,听从不良教练安排让棋、改年龄等。孩子要健康成长,要堂堂正正做人,家长就要把好关,否则负面影响是长期的。
正确的做法
1、关心从正确对待胜负开始,到共度难关。
2、让孩子知道努力才是根本。“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
3、保证孩子的好状态,让他保持积极、自信、对事物有兴趣、正确对待失误,不过于强调客观因素。
4、严格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