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百战老兵深藏功名六十载,连子女都不知晓,女婿用组织诈出真相

2019年,湖北十堰,两名中年人正在与闲聊,突然其中一人高飞提起了战斗英雄张富清,两人都感叹,那些为国奉献的英雄真不容易,另一人李令君突然想到了自己的岳父也曾当过兵,他顺嘴提起了岳父,作为一名作家的高飞出于职业习惯,问起了老人的经历。

李令君一见他如此好奇,想了想,却也犯了难,他只见过老岳父穿的一张军装照片,上面挂着几枚勋章,至于勋章怎么来的,现在在哪,他都不知道,这也激起了他的好奇心,当天中午,他就来到了岳父家,询问勋章的事情,但岳父听力不太好,他没什么收获。李令君还是没死心,他又想到了一计,想到老人平时总是嘱托孩子,要听“组织安排”,他“骗”老人说,组织要把你获得的勋章拿出来登记,家里还有吗?

一听是组织需要,老人指了指家中一个不起眼的抽屉。打开抽屉后,一个小布包引起了李令君的注意,他打开一看,发现了7枚勋章,还有一本证书。李令君十分惊讶,之后的李令君旁敲侧击的开始询问起了老人在部队的情况,老人这才说出了自己的经历。

百战老兵深藏功名六十载,连子女都不知晓,女婿用组织诈出真相

1947年,部队在山西长治市招募士兵时,发现了一家人的特殊情况,19岁的民兵队长张文魁很想参军,但他家里情况有些特殊,他的父亲早年因为抗日战争,在煤矿工作时被日寇打伤了胳膊,落下了残疾。母亲在张文魁出生后的第三天就离世了,多年间一直是两人相依为命。上级考虑到张文魁父亲的情况,给张文魁做工作,让他留下照顾父亲。

张文魁很想照顾父亲,但他想到了自己动员的几名村中青年,再加上自己是民兵队长,不起带头作用,怎么能行?张文魁坚持要去,得知唯一的儿子要上前线,

父亲含泪把他送到村口,嘱咐他“别当逃兵,给我丢人”。

百战老兵深藏功名六十载,连子女都不知晓,女婿用组织诈出真相

民兵

顽强战斗

张文魁就这样来到了晋冀鲁豫军区的第九纵队。

淮海战役中,张文魁被抽调到了45师师部的警卫团,担任了一段警卫工作。

当时张文魁所在的部队缴获的大炮,很容易损坏,并且数量不太多。为了能够长期利用,部队需要一批懂得技术,会修大炮的人,张文魁就这样被选去学习维修技术,学成后,顺理成章地担任了炮兵。

渡江战役打响前,张文魁所在的部队被编入了第二野战军,被派去做渡江的准备工作,他们一边寻找船只,一边加紧训练。

渡江战役打响后,张文魁的任务是打出烟雾弹,掩护部队的战士们渡过长江,进攻敌人。

张文魁所在的部队从江西渡过长江,就开始对国民党军队穷追猛打,张文魁跟着部队从江西一路打到了广东,又跟随部队进军西南。西南解放后,开始进行剿匪工作。

解放战争中,

张文魁跟随部队征战百次,家中仍保留着参加这些战斗的勋章。

百战老兵深藏功名六十载,连子女都不知晓,女婿用组织诈出真相

张文魁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张文魁所在的部队又马不停蹄,赶往朝鲜战场。

张文魁所在的部队是15军134团,刚到战场上不久,张文魁就遇到了一次惊险的袭击。敌人的飞机狂轰乱炸,在一次躲避轰炸中,一发炮弹落在了张文魁的旁边,张文魁的一名战友不幸牺牲,张文魁的衣服也被流弹撕破了很大的一块,张文魁并没有受伤,但看到旁边战友的遗体,张文魁怒火中烧,真想将敌人的飞机打下来。

在战场上的生活十分艰苦,为了不暴露目标,战士们喝的都是生水,只要看到有水,不管是山上流的,还是路边的小水坑,他们就赶紧将水壶装好。

上甘岭战役中,张文魁主要的任务是用炮弹,掩护在坑道内战斗的战士们,根据上级的命令,他们每5分钟开一次炮,针对的是想要破坏坑道的敌军。到了夜晚,张文魁所在的团就指挥战士们,给在坑道内的同志送物资,夜晚,看不清路,到处是尸体,敌人一放照明弹,战士们就马上趴下,躲避敌人,照明弹一没,就马上爬起来奔跑。

上甘岭战斗中,最让张文魁难忘的是一次炮击,15军军长秦基伟亲自到前线指挥,集中火力猛打敌人。

经过一个小时的战斗,敌人的4个连队被消灭,还将敌人的一架飞机击落,十分鼓舞人心。

1953年,作为副排长的张文魁被选中回国,到学校学习。张文魁知道学习是来之不易的机会,但他回国一段时间后,还是选择回到了朝鲜战场上。得到同意后,张文魁一直在战场上到1954年跟随部队回国。

投身建设

1956年,张文魁又被选中到孝感去学习,在学校,

张文魁努力学习,十分爱钻研。

到了暑假,张文魁放假得以回到老家,在这里,经过村中的一位老铁匠介绍,张文魁跟妻子岳桂英相识。两人见面后,都对对方很满意,很快就结成了夫妻。

两年后,张文魁响应国家号召,转业到了地方上建设。当时的张文魁有机会留在武汉工作,当他得知国家的一项大型工程,丹江口水利建设工程马上开工,

他知道那里条件艰难,但他仍然选择了报名参加建设。

张文魁和岳桂英带着不足一岁的女儿,住在了简易的棚子中,当时新中国刚成立不久,条件艰苦。

道路泥泞,为了不引起火灾,家中不允许生火,开水都不可以。棚子经常漏雨,就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

张文魁和许多同志们一样,将全部的心血投身到了建设中。

百战老兵深藏功名六十载,连子女都不知晓,女婿用组织诈出真相

丹江水利工程建设

不忘初心 不改本色

到了1965年,张文魁被调到了丹江口水利枢纽武装部工作。

1966年,张文魁到消防队调研,突然发生火灾,张文魁主动要求要跟消防员们一起去解决火灾,和消防员们乘车在路上时,突然发生意外,张文魁不幸摔伤,脑部受到了很严重的损害,经过抢救后,张文魁活了过来。

但这次受伤,让张文魁受到了严重的损伤,他的许多思维思路都不再像以前一样,反应灵敏,听力也下降很多,出院后,张文魁请求重新工作,组织安排他继续担任领导工作。但张文魁觉得自己受伤过多,担心无法做好工作,请求安排了一份普通的工作。

组织安排他负责管理大礼堂的使用。尽管工作简单,张文魁仍然兢兢业业,努力地干好工作。

大礼堂外当时有一个公共厕所,在那时是郊区一个队培养蔬菜肥料的来源,由此队上安排了一人负责看管维护。

他是一名聋哑人,生活过得很困难,

张文魁看到他后,总是不断帮助他。

尽管家中六口人,许多粮食,衣服都不够用,但他仍然将衣服、食物等东西送给他。

百战老兵深藏功名六十载,连子女都不知晓,女婿用组织诈出真相

后来,张文魁的家中遭遇了一场火灾,张文魁的妻子仍担心家中的物品,张文魁却让她先去通知周围的邻居,附近的居民听到后,纷纷赶来帮助救火,很快火势被控制住了,没人受伤,但张文魁家中的物品却被火焰烧着,基本不剩什么东西了。按照当时的情况,组织很快为一些受灾的家庭发了一些钱,帮助他们度过难关。但由于起火点在张文魁家,没调查清楚前,他家并没有得到一些款项。当时有很多人都说有些不公平,想让张文魁去要,但张文魁却表示自己绝对不去,并且表示东西烧坏了没什么,人没事就行。

1988年,张文魁一家搬进了丹江口市城区的一户小房子中,张文魁本有机会住别的房子,但他都将机会让给了别人。

几个孩子相继长大,张文魁的妻子希望张文魁能帮孩子找个好点的工作,

但每次都遭到了张文魁的斥责。

抱怨归抱怨,岳桂英对张文魁还是很敬佩。

百战老兵深藏功名六十载,连子女都不知晓,女婿用组织诈出真相

张文魁的几个孩子,都不知道张文魁曾有过辉煌的功绩,张文魁将那些过去得到的军功章,

用从朝鲜战场上击落敌机后,取得的敌人的降落伞上的一块布,

包裹了起来。再也没有展露出来过。

离休后的张文魁也从未跟自己家的子女说自己是什么待遇。他只是叮嘱自己的子女,一切都靠自己的奋斗。

2018年,张文魁的小儿子帮父亲填写退役军人的消息,在立功情况上,小儿子填写的只有一个“无”字,张文魁的过去的那些辉煌,都被他封存了起来,连家人们也不知道。

直到女婿“骗”了老人,91岁的老人才将这些曾经见证战功的勋章拿了出来。这些勋章在大火时,被老人存放在了办公室,这才没有受到伤害,保存了下来。

老人将功勋深藏60多年,他用一生书写了传奇,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