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走进烈士陵园,上甘岭的战旗悲壮,邱少云的50式冲锋枪让人心疼

《长津湖》在热映,英勇的志愿军让观众一次次洒下热泪。“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这两句诗是牺牲在朝鲜战场的将士们最好的写照。不过,作为后人我们有责任给英雄一个归宿,很多志愿军将士最终都“落户”于沈阳的抗美援朝烈士陵园。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等人在这里都有了自己的“家”,他们生前用过的物品也被当作国家保护文物留存、展览。

每一座墓碑、每一件文物的背后都有一段值得后人铭记的悲壮历史。

走进烈士陵园,上甘岭的战旗悲壮,邱少云的50式冲锋枪让人心疼

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

生活在沈阳的人(学生时代)于某个清明节可能去过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参观、献花。和大多数的历史、革命纪念馆一样,烈士陵园不收取门票,凭身份证免费参观。

只要你愿意了解志愿军的故事,愿意学习抗美援朝的历史,随时都可以去。

杨根思的墓碑很容易找,他和杨连弟、邱少云、孙占元和黄继光一同被安置在墓碑区的第一排(下图纪念碑右侧就是墓碑区)。墓碑碑前的鲜花还没有枯萎,趋着国庆节前来参观的人不在少数。据说《长津湖》的摄制组于2021年9月30日也来烈士陵园祭拜过,不知道有多少“七连”的原型人物长眠于此。

走进烈士陵园,上甘岭的战旗悲壮,邱少云的50式冲锋枪让人心疼

抗美援朝烈士纪念碑

走进烈士陵园,上甘岭的战旗悲壮,邱少云的50式冲锋枪让人心疼

烈士陵园除了众多烈士的墓碑外,还有一个纪念馆,馆里珍藏了很多照片、物品以及部分战役的影像资料。物品也许有些老旧,可绝对“价值连城”,就像下图这面“破旧不堪”的军旗。注意“插到”这两个字了吗?志愿军要把它“插到”哪里?上甘岭,准确地说是上甘岭的主峰阵地。

走进烈士陵园,上甘岭的战旗悲壮,邱少云的50式冲锋枪让人心疼

插到上甘岭主峰的战旗

众所周知,上甘岭战役在进行七天后,15军45师的将士全部退守坑道。丢失的表面阵地始终还是要被夺回来,军旗也要插回到主峰阵地上。看看这面“破损”的战旗,不知道有多少15军和12军的将士倒在了冲往主峰的路上。

他们和黄继光、孙占元一样(两人牺牲于退守坑道之前),为了守护五圣山、为了志愿军的防线不后撤,献出了年青、宝贵的生命。

走进烈士陵园,上甘岭的战旗悲壮,邱少云的50式冲锋枪让人心疼
走进烈士陵园,上甘岭的战旗悲壮,邱少云的50式冲锋枪让人心疼

如果说上甘岭的战旗很悲壮,它的背后是一群无名英雄,那么馆内珍藏的另一件物品就有明确的主人了。他就是中国人民家喻户晓的志愿军特等功(获得者)、一级英雄邱少云,那件物品是一支50式冲锋枪,一支被烧焦了的冲锋枪(50式冲锋枪是仿照苏联PPSH-41式,即波波莎冲锋枪制造而成)。

走进烈士陵园,上甘岭的战旗悲壮,邱少云的50式冲锋枪让人心疼

邱少云生前用过的冲锋枪

通过上面的图片,我们能清晰地看见枪托部分被严重地烧焦了。邱少云的事迹已经无须再多讲,那样的意志品质真是常人难以想象。想必每一个看过这支冲锋枪的人都很难受,我们心疼邱少云、心疼志愿军战士。在那支冲锋枪的旁边还有两件邱少云的遗物,它们比枪托更让人震撼。

左为棉衣残片,右为烧坏的树桩

如果不是馆内的工作人员为物品做了说明,我甚至不知道应该怎么为上图左边的东西命名:

邱少云牺牲前穿过的棉衣残片。

每一块被烧掉的棉衣都代表着邱少云默默忍受烈火燃烧的一份煎熬,再多的语言描述也无法和眼前的物品相提并论。

图片右边是一个烧得发黑的树桩。也许在邱少云忍受灼烧的过程中会拼命地咬紧牙,狠狠地抓住这个树桩。如果事实真是这样,如果这样做能从心理上减轻一点邱少云身上的痛苦,我们愿意像纪念邱少云一样去纪念这个“伟大”的树桩。

时至今日,我们仍然不太清楚邱少云的具体长相。不过,馆内却保存着一张十分珍贵的照片,也就是邱少云的弟弟邱少华和志愿军15军29师87团3营9连(邱少云生前所在部队)连长马新年的合照。这张照片的质量并不算好,可它却让我们有机会通过邱少华的样子去想象邱少云的相貌。无论相貌是什么样子,他都是每个中国人崇敬的英雄。

走进烈士陵园,上甘岭的战旗悲壮,邱少云的50式冲锋枪让人心疼

左为邱少云的弟弟邱少华

抗美援朝烈士陵园是英雄的归宿,从2014年至今已经有8批烈士遗体从韩国被运至这里。接英雄回家是后人的责任,同时也是想让他们“亲眼”见证“山河已无恙”,他们用生命捍卫的祖国会越来越强大。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