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朝鲜战争中,哪一场战斗的胜利让志愿军最为痛快,那一定是温井战斗。
在美军发动仁川登陆后,南朝鲜伪军中最靠近鸭绿江的第6步兵师,仗着美军的支援,开始快速向北挺进,希望成为第一支到达鸭绿江的联合国军部队。
其中第6师第7团,作为第一支赶到鸭绿江边的联合国军部队,居然不顾交战规则,兴奋地用大炮朝中国境内射击,并且还让记者拍下这一场面大肆报道。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就在距离他们几十公里外的地方,数万名怒火朝天的志愿军战士,正准备用刺刀和子弹消灭他们,为不幸遇难的中国人民报仇。

猖狂的伪军
联合国军发动仁川登陆后,朝鲜人民军因为后勤线被切断,在战斗中被联合国军击溃,不得不快速向北后撤。意识到朝鲜人民军无法对自己产生威胁后,一线的南朝鲜伪军,立刻在联合国军的空军支援下,快速向北进发。
而在中国志愿军一侧,此时总司令彭德怀刚刚入朝,正准备调遣部队,对冒进的联合国军发动进攻。但因为朝鲜难民以及敌军飞机的影响,各部队的前进速度都受到影响,短时间内无法抵达预定区域。
(朝鲜难民与部队争抢道路)
这个情况让彭德怀非常愤怒,但现实情况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所以他也只能按耐住心头的怒火,等待前线部队到达。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是,被拖延的这段时间里,南朝鲜伪军却自己撞进了志愿军的包围圈中。
在志愿军跨过鸭绿江进入朝鲜的同时,南朝鲜伪军第6师内部,此刻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鸭绿江南岸进发。其中第6师第7团,为了争夺首先到达鸭绿江的荣誉,不顾一切地全速向北冲刺。
(向北方前进的南朝鲜伪军)
如果按照彭德怀的预定计划,那么此时南朝鲜伪军第7团,会正好撞上刚刚跨过鸭绿江的志愿军第40军118师。但因为朝鲜难民堵塞道路,以及美军战斗机空袭的原因,志愿军第40军118师被迫放慢前进速度,使得两军擦肩而过。看见前进道路上并无阻碍,兴奋至极的南朝鲜伪军第7团,开心地在志愿军的监视下继续前进。
(正在监视敌人的志愿军侦察兵)
118师师长邓岳,本想一举消灭掉这个猖狂的南朝鲜伪军第7团,但随后还是忍住了。因为在10月24日这天,邓岳前往志司领取任务,得知彭德怀总司令修改了作战计划。
彭德怀总司令表示,因为第38军尚未到达指定区域,无法完成对敌军的包围。所以要先打温井地区的敌军,然后将南朝鲜伪军第6师当做诱饵,吸引敌军大部队进入包围圈中。
(耀武扬威的南朝鲜伪军)
收到命令后,邓岳立刻返回部队,命令前线侦察兵报告敌军情况。随后邓岳惊喜地发现,南朝鲜伪军第6师的两个主力团,都处于第118师的攻击范围中,并且敌军对于他们的到来毫不知情,依然在没有任何掩护的情况下前进。
于是邓岳制定了一个大胆的计划,准备将南朝鲜伪军第6师一举消灭。
(悠闲的联合国军)
温井战斗
10月25日,118师第353团、第354团进入到温井北部地区,准备伏击即将到来的敌军。结果让所有人都很惊讶的是,第一个与敌军交火的部队,竟然不是最前方的354团,而是刚刚回到118师指挥所汇报的侦察连。
原来,118师指挥所刚刚抵达温井周边的北镇郡,就惊讶地发现有一支敌军小部队,乘坐汽车拉着大炮向北疾驰而去。看着眼前这支奇怪的部队,邓岳甚至以为,这是敌人用来测试前方是否有伏击而设置的疑兵。
(正在村庄中准备休息的南朝鲜伪军)
邓岳的谨慎是有道理的,因为他眼前的这支小部队,行军的队形实在是太奇怪了。最脆弱的卡车与大炮开路,而本应该保护这些重装备的步兵,却零零散散地跟在卡车后头。在邓岳的心中,即使是国民党军队,也不会采用这种队形在战区内行军。
更奇怪的是,这支小部队进入到两个水洞区域后,就停止前进并且开始扎营休息。种种反常景象,让118师指挥所所有人都感到很疑惑。为了弄清情况,邓岳派出侦察连,前往这支小部队后方,侦查敌军大部队的位置。
(志愿军侦查小队)
很快师侦察连回报,敌军第6师第2团的大部队,还有两个小时抵达两水洞。邓岳得知这一消息后,命令师侦察连、354团第3营,向两水洞地区的敌军小部队发动佯攻,引诱敌军大部队,进入到前方两个团的伏击范围之内。
10月25日上午10点,师侦察连向两水洞区域的敌军发起进攻,轻松歼灭了对方一个步兵连以及一个炮兵连。听见枪声,敌军第2团的团长第一反应,是前线部队遇到了人民军小部队,于是他轻蔑地派出两个步兵连前去支援。
(准备发动进攻的南朝鲜伪军)
看见敌人分批进入包围圈,埋伏在一旁的志愿军第353团、354团立刻发起冲击,将敌军分割包围,准备以此再吸引一批敌军。结果南朝鲜伪军第2团的大部队,见到自己可能被包围,立刻停止前进,躲入城镇内固守待援。
见到敌军如此配合,邓岳立刻下令全歼温井外围的敌军,然后向敌军主力发动进攻。10月25日下午3点,南朝鲜伪军第2团两个营被歼灭。只剩下一个步兵营以及团部,困守在温井城内等待增援。
(正在埋伏的志愿军战士)
当天夜间,南朝鲜伪军第2团覆灭,118师占领温井地区,朝鲜战争中志愿军的首次战斗,以我军的胜利告终。
不过就在志愿军庆祝胜利的时候,鸭绿江边传来的一则消息,让志愿军全体指战员怒火冲天。10月26日,与118师擦肩而过的南朝鲜伪军第6师第7团,在抵达鸭绿江边后,用大炮朝中国境内射击。
(射击中的联合国军炮兵)
报仇雪恨
10月25日,在温井战斗的同时,正在往鸭绿江边赶的南朝鲜军第7团,偶然间遭遇了其他被击溃的友军。第7团的军官本以为,友军是遭到人民军小部队袭击,但是逃兵却惊恐的表示:
“那些人喊着中文!缴枪不杀!我一辈子都忘不掉!”
对于这个消息,第7团的军官最初并不相信。一名军官激动地喊道:
“中国军队参战!不可能!美军司令部没有提供这样的情报!”
无奈之下,第7团的指挥官只能通过无线电,向后方的指挥部确认。但却遭到上级的责怪,并要求第7团继续对鸭绿江发动进攻。
(无助的朝鲜难民)
南朝鲜军官本打算违抗军令,要求部队后撤。但随队的美军顾问制止了他,并且狂妄地向南朝鲜军队表示,他们不过是在自欺欺人,因为人民军中很多士兵都会说中国话。那些溃兵不过是被吓破了胆,为了逃避责任才故意这么说的。
南朝鲜军官立刻与美军顾问爆发争吵,美军顾问认为南朝鲜军队不过是在消极避战,并且美军顾问还表示,如果第7团违抗军令,他就报告指挥部撤换军官的团长职位。在美军顾问的逼迫下,南朝鲜第7团只能继续向北前进。
10月26日,第7团成功抵达鸭绿江南侧。并且为了彰显自己的“伟大”,随队的美军顾问还鼓动第7团的炮兵,朝着鸭绿江对岸开炮射击。
鸭绿江北侧的中国村庄,就这样在毫无预警的情况下遭到了袭击,数名正在准备越冬粮食的无辜农民被炸死。
炮击过后,南朝鲜军队迫不及待地向全世界宣布,他们已经成功占领鸭绿江南岸,并对中国军队施以惩戒。
(等待敌人进入包围圈的志愿军机枪手)
南朝鲜军队第7团朝中国境内开炮射击的消息,传到志愿军总司令部后,愤怒的彭德怀总司令对118师下令,一定要歼灭南朝鲜伪军第7团,消灭所有处于中朝边境的敌人。收到命令的邓岳,立刻带领118师向北进军。
为了争取时间,118师没有选择走公路,而是在地图上画了一条直线。他们将会直接翻越数个山岭,直扑南朝鲜伪军第7团。经过两昼夜的急行军,118师于10月28日抵达古场洞区域,开始向南朝鲜伪军第7团发动攻击。
(志愿军战士向南朝鲜伪军第7团发动进攻)
最初118师师长邓岳认为,接下来的战斗会非常困难。因为118师经过连续战斗,弹药与食物都没能得到补充,并且经过两天强行军,很多战士的体能已经有些坚持不住了。所以在战斗即将爆发的时候,邓岳还专门赶到一线部队中,为战士们打气。
但是刚赶到前线,邓岳就感觉不太对,为什么敌人那边一点紧张气氛都没有?于是他赶紧找来侦察兵询问。而侦察兵的报告,让邓岳既感到庆幸,又有些哭笑不得。原来南朝鲜伪军第7团抵达鸭绿江后,就在原地扎营开始休息。整支部队都显得十分松懈,连哨兵都没有布置好。
并且在118师刚刚抵达古场洞时,侦察兵还发现南朝鲜伪军第7团的先头部队,刚刚给汽车添加完汽油。邓岳听完侦察兵的报告后,立刻做出决定,等敌军部队出发后,择机发动进攻。
10月29日清晨,南朝鲜伪军第7团在一片混乱中,开始向南撤退。随着邓岳一声令下,埋伏在道路与制高点的118师战士,立刻朝着敌军发起攻击。在战斗开始的第一个小时里,敌人就被志愿军切割成三部分,部分敌人见到胜利无望,立刻尝试突围。
当天下午,南朝鲜伪军第7团的战斗意志彻底崩溃,开始四散溃逃。经过一整夜的捕俘行动,118师顺利完成志愿军司令部交予的任务,重创侵犯中国边境的敌军。
(志愿军战士押运南朝鲜伪军战俘)
至此温井战斗彻底结束,在4天的战斗中,118师成功歼灭南朝鲜伪军第6师主力,击毙敌军五千余人,抓获俘虏一千余人。
但温井战斗的结束,并不意味着118师可以休息。在接下来的一个月中,118师将作为志愿军第40军的一部分,向南追赶逃窜的联合国军部队,直至第一次战役结束。
参考资料:
国网:《志愿军入朝后首次歼灭战——两水洞之战 》
中国军网:《志愿军入朝第一仗:这一仗打出来一个纪念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