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印度"天空之眼"发布失败:我想赶上中国,但没想到会落后10年

印度"天空之眼"发布失败:我想赶上中国,但没想到会落后10年

印度人看着火箭发射

8月12日,印度最强侦察卫星GISAT-1发射失败,运载火箭三级低温发动机未能点燃,导致卫星绕轨道失灵报废,印度寄予厚望、追赶中国的"天眼"究竟是怎样走到了尽头的?今天,显示器将为您提供一个很好的介绍。

印度"天空之眼"发布失败:我想赶上中国,但没想到会落后10年

0.1米的分辨率就足够了,军用卫星不需要更高的分辨率

说到侦察卫星,我们都知道美国人是最强大的,是他们30多年前发射的KH-12。卫星图像分辨率已经达到了0.1米,但这种高分辨率卫星基本上处于近地轨道,射程很小,而且相对于特定区域拍照,要么卫星轨道,要么等待地球转向自己的镜头,所以人们认为,可以将卫星发送到赤道的地球静止轨道, 因为这个轨道上的物体相对地球静止,所以你不能在某个区域保持24小时的监视?而且由于轨道高达36000公里,这颗卫星可以说是屹立得又高又宽,中国高分4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发展起来的。

印度"天空之眼"发布失败:我想赶上中国,但没想到会落后10年

高分四星CG地图,精髓是太空高清摄像机

高分4是我国第一颗对地静止轨道光学观测卫星,它的轨道高度为36000公里,最大光学分辨率为50米,这当然与低轨卫星运动的0.1甚至几厘米分辨率无法相提并论,但这是可以理解的:同样的望远镜,我看到100米远的东西和10公里远的东西肯定不是一回事。高分四的优点是成像时间很短,成像范围很宽,例如,如果要拍摄整个西太平洋地区1000万平方公里,只需要拍摄60张照片,4-12分钟即可完成摄影和透射,50米的分辨率可以大致显示航母级的大型海上目标, 然后由其他低轨侦察卫星进行集中侦察,以确定航母位置的目的。通俗地说,高分4号是战略卫星,而低轨道侦察卫星是战术卫星。

印度"天空之眼"发布失败:我想赶上中国,但没想到会落后10年

高分四伴卫星图像,分辨率不够

当然,50米的分辨率还是太低了,10万吨级航母的照片中只有6-7像素的模糊点,那么36000公里的轨道能否以与数百公里相似的分辨率进行轨道成像效果呢?答案是肯定的,而且方法极其"简单",只需使望远镜镜头变大即可。但事实是,很难做到(其实这是天空),为了在地球静止轨道上达到2.5米的分辨率,那么镜头的直径需要达到4米以上,这是什么概念,哈勃透镜只有4.03米。

印度"天空之眼"发布失败:我想赶上中国,但没想到会落后10年

印度GISAT-1卫星,镜头口径小于高分四,重量仅为高分四的一半

话又说回来,印度失败的GISAT-1卫星,镜头直径为700毫米,地面光学成像分辨率为50米,高50米,原定于2017年发射,与2015年底的发射相同,有四颗在同一起跑线上,可以公平地说,如果印度确实在2017年发射, 他们将能够赶上中国,并在太空战略光学侦察领域与中国相提并论,但是,像印度的其他关键项目一样,传统的拖延已经承诺。首先在2017年表示卫星技术问题延迟发射,这次推送是三年,计划2020年发射,巧合的是赶上疫情不能推迟到2021年,等等四年的结果都是火箭坑,而此时高分四个都进入了后期寿命(设计寿命为8年)。

印度"天空之眼"发布失败:我想赶上中国,但没想到会落后10年

中国4.03米单体碳化硅镜面,如果能成功发射,寻找未来航母不再是问题

印度和中国在这一领域的差距应该是从2015年开始的六年,但中国在过去六年中并没有闲着,进展更快,直径为4米,地面分辨率为2.5米的超级镜头,已经开发出来,正在卫星平台上安装实验调试, 印度要赶上中国比较困难,从700毫米到4米,这很难不是三年五年就能做到的,而且首先要有能够发射直径超过4米的卫星的运载火箭(中国只有长征5排成一排,印度没有那么厚的火箭), 所以保守的观点是,单是印度在卫星上与中国的这个差距是10年左右,再加上火箭的差距,整体15-20年左右,这还是基于正常情况,如果印度再得罪拖延就多了。

印度"天空之眼"发布失败:我想赶上中国,但没想到会落后10年

长征五号火箭

印度还有一颗备用卫星GISAT-2,应该会在短期内继续发射,如果再次失败,对印度的地球静止轨道光学侦察场来说将是一场灾难,追赶中国将更加困难。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