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红星独家|袁庭栋:孤本《成都市新景志》现介绍成都街道最详唱词

编者按:前不久,著名巴蜀文化学者袁庭栋在网上高价购得一册《成都市新景志》的唱词,据他判断,这很可能是传世孤本,颇有价值。袁庭栋认为,《成都市新景志》的唱词是“我所见到描述成都街道最详的民间文艺作品,它对街道的介绍重点是在商品特色,给当年的成都市场绘出了一幅五光十色的展示图。”为此,袁庭栋根据自己的相关研究写成《唱成都》一文,授权红星新闻独家刊发。

红星独家|袁庭栋:孤本《成都市新景志》现介绍成都街道最详唱词

唱 成 都

文/袁庭栋

记载老成都的文献资料很多,大家常用的是各种书籍。各种书籍之中,主要的是文史著述和地方志,来自在民间的资料不多。在来自民间的资料中,常用的又是民间故事、歌谣和传说。还有一种是大家较少关注和使用的,就是戏曲唱词。四川的绝大多数戏曲唱词的原创者都是民间艺人,由诗人墨客(如成都著名剧作家黄吉安)原创者很少,只是有的出自民间的戏曲唱词在较为流行之后会得到文人墨客的加工润色。正由于戏曲唱词的原创者都是民间艺人,他们在戏曲唱词中对当时社会现状的描述就比文人墨客的诗文更加朴实,更接地气,更值得我们的重视。

在我们成都地区,戏曲唱词过去在民间十分流行,都是由民间的小型刻印店用木刻版片用低廉的纸张印制,大小开本有如现在的小32开,大多只有十来页。商贩用竹片扎成大约一张大方桌大小的有如窗子格格一般架子,背后用竹竿撑着,摆在街边,架子上就挂着一本一本的戏曲唱词,封面上就是很显眼的戏曲名称,大多是川剧剧本,如《斩黄袍》《空城计》《桂英打雁》《马房放奎》,少数是金钱板唱词,如《小菜打仗》《耗子告猫》《秀才过沟》《数县》。因为印制成本不高,篇幅不大,所以很便宜,我小时候曾经买过,记忆中好像就是一碗面钱一本,一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那几年乡镇上都还有卖的,大约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就见不到了。我一直认为,这是过去民间文化市场上的最重要的产品之一。现在在川剧博物馆中见到早期川剧剧本,基本上都是这类小而薄的民间刻印本。

专门说唱成都历史风物的篇幅较长的唱词我见到两种,有必要介绍给所有关注成都文化的朋友们。

第一种叫《唱成都》,近年已经在网上流传。据我所知,目前尚未见到原始的刻本,正在流传的本子,是已故著名的成都历史文化业余研究专家冯水木收集整理的。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他把这个《唱成都》发表了(我已记不清具体的发表时间和地点,大约是在成都文化馆的一本内部资料上)。后来我见到他时向他问过出处,记忆中的答复是,所据的是抄件,不是刻本。

2003年9月12日当地都市报刊出一篇《七旬老者:老成都有108句民谣》的文章,记载了76岁的周克勋老人的回忆,说他于1944年在春熙路买到过一本木刻版的旧书,叫《回忆》,里面有108句唱词,他记得的几句,有的是我们这里介绍的《唱成都》中的文字。但他记得的“好山好山真好山,枪打凤凰炮连天”,又不见于我们这里介绍的《唱成都》。最重要的是,老人说唱词只有108句,对历史典故和故事都有注释,这就和《唱成都》大有不同。看来过去的这类唱词有过多种不同版本,如果有哪位收藏家能够贡献出原刻本来,那就太好了。

红星独家|袁庭栋:孤本《成都市新景志》现介绍成都街道最详唱词

这里将《唱成都》全文转录如下,供有兴趣的朋友参考。

《唱成都》

清早起来不新鲜,心想成都耍几天。

一出东门天涯石,二出南门五块砖。

三桥九洞石狮子,青羊宫里会神仙。

遇仙迎仙送仙桥,侧边有个二仙庵。

百花潭前双孝祠,冯家花园龙爪堰。

杜公祠挨草堂寺,浣花溪上坐画船。

转过南门武侯祠,古柏森森高过天。

文臣武臣二十八,三绝碑前人挤满。

岳飞书写出师表,龙飞凤舞真前贤。

洗面桥上祭关公,张爷庙里放生还。

浆洗街上皮匠多,南来北往二金川。

凉快不过小天竺,清静要数三台山。

南门桥头大当铺,挤满茶馆和旅馆。

进城三个火巷子,处处都是收荒摊。

十方堂,韦驮堂,红照壁来修得长。

瘟祖庙,川主庙,转过十字置茶道。

卧龙桥连拱背桥,青石桥下一洞桥。

半边街走学道街,走马街过东大街。

按察司接西沟头,不远就是盐市口。

皮房街长一里远,一直扯到山西馆。

玉带有桥不见河,转拐就是准提阁。

大小福建西玉龙,羊市街过厚载门。

上升街上住秀才,九思巷里有清真。

骡马市街像拐棍,远远望见武担山。

青龙灯笼县署前,扬雄墨池有书院。

代书原名线香街,要写状纸有人编。

古天府在正府街,华阳县过成都县。

北门文庙文殊院,一前一后隔不远。

金马碧鸡没牌坊,红石柱往楞伽庵。

珠宝街有七宝楼,珍珠玛瑙看不完。

金丝银丝铜丝街,东西珠市多公馆。

李家花园数第一,亭台楼阁转不完。

万福桥上有楼房,麻婆豆腐味道鲜。

金花街对簸箕街,白云寺观玲珑园。

城隍庙、小南海,驷马桥见欢喜庵。

将军碑后白莲池,抬头看见凤凰山。

昭觉寺在青龙场,第一禅林不虚传。

顺着府河往东走,不觉来到母猪湾。

痘芝庵前吃稀饭,数九寒天人挤满。

天仙桥上七仙姑,王爷庙前淘金砖。

椒子街上好烧酒,牛王庙里有铁牛。

莲花池边宰犯人,紫东楼接天福楼。

菜市场在年丰巷,一洞桥过牛市口。

水津街和双槐树,多少机房在编布。

安顺桥望九眼桥,古佛黄瓜宋公桥。

宋濂有幸靠蜀王,静居寺里庙堂高。

三官堂前有渡口,雷神庙修望江楼。

古来就有薛涛井,水甜正好酿烧酒。

白塔寺高红瓦寺,坐船马上到江口。

东门大桥长春桥,城门洞里卖红苕。

油篓糠市红布街,筹边楼挨广东馆。

大慈寺里菩萨多,普贤铜像三丈三。

诸葛井满江南馆,三道会馆隔不远。

浙江馆挂文魁匾,金玉满堂多状元。

纱帽街上官帽好,天涯石接庆云庵。

惜字宫对送子殿,东较场走五里三。

布政司前棉花街,双斗桅杆卓秉恬。

宰相府内大酱字,酱油味道硬是鲜.

四圣祠,黄牛店,柿子园里美景观。

皇华馆里来御使,老郎庙上锣鼓喧。

海会寺街一口井,内江街有三拐弯。

会府供养万岁牌,初一十五见大官。

鼓楼有城没得门,提督衙门炮三眼。

要穿衣服总府街,署袜袜子经得穿。

科甲巷上亮铮铮,玻璃灯照兔儿灯。

岳将军会子龙塘,康公庙高有神仙。

童子梓潼不相混,下江园林数可园。

双走南北二打金,浑铜首饰白如银。

十二相中有欺头,百般美味在里头.

铁板桥是炭码头,机器局修箭道头。

东大街上府城隍,三月出驾四门游。

最喜府城豆汤饭,吃了一碗想一碗。

中莲池对天主堂,走马街转院门口。

按察衙门关要犯,锦江桥上一座楼。

染房街上潜溪院,指挥状元接青莲。

皇城坝上牛肉香,一对狮子房子头。

腾蛟左,起凤右,天开文运贡院口。

为国求贤斗大字,两树桅杆万年有。

东御街上打铜吼,西御街卖旧木头。

有桥只能半边走,汪家拐过三巷口。

延庆寺连奉化馆,十方堂后锦江院。

万里桥边枕江楼,河里鱼儿随便选。

江渎庙里树子大,上莲池旁尊经院。

骆状元在池边住,周围团转是菜园。

少城院子树木多,家家都有乌鸦窝。

算卦要去君平街,支矶石边森林多。

司马文君抚琴台,高高耸在西城边。

南较场接西较场,将军衙门照壁宽。

好街好景芙蓉城,天府成都传美名。

九里三分四十八,九朵莲花朝北京。

网上有人说《唱成都》创作成稿于清代中期,也有人说《唱成都》创作于清代后期。都不对,应该是清代晚期。这是因为,唱词中已经有了几处成都著名的新鲜建筑:建于1878年的机器局、建于1887向荣桥天主堂、建于1903年的位于忠烈祠街的可园。所以,《唱成都》创作成稿不能早于1903年。唱词没有出现成都著名的新鲜建筑商业场,而商业场建成开业是在1909年。所以,可以确定《唱成都》创作成稿时间是在1903年到1909年之间,是在清代晚期。

作为民间艺人的唱词,《唱成都》是按“一路顺着走”来演唱的,所表达的内容基本如实,而且告诉了很多今天一辈会感到意外的真实,如:杜甫草堂和草堂寺当时是分开的,浣花溪上有船而且还是花船,成都过去还有“金马碧鸡”, 支机(原作矶,误,应是机)石街周围还有“森林”,巴金的故宅“李家花园”原来就是“数第一”的,万福桥上是有“楼房”的,猛追湾原来写为“母猪湾”。但是,为了顺口,为了好听,也可能是原本就不那么要求严谨,所以也有一些不确之处。最明显的是,一开口,“一出东门天涯石”,就应该是“一进东门天涯石”(当年还没有新东门,只有老东门)。我估计,演唱艺人为了首字两个字都是阳平,好听,有意把“进”改用了“出”。还有,“按察司接西沟头”“卧龙桥接拱背桥”等描述也不够准确。

《唱成都》中几乎全是老成都的地名和与地名有关的陈年旧事,如果全部加以注释,篇幅太大,不是本文所能容纳的,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参看拙著《成都街巷志》,大多问题可以解决。这里只把最后一句的“九朵莲花朝北京”解释一下:

成都城区的南部,原来分布着一串大小不同的湖泊(很可能就是唐末内江改道之后的遗存),重要的是上莲池、中莲池和下莲池。这些湖泊在清代还有一定的水面,在民国时期才完全消失,现在还留下了一些由这湖泊而得名的地名。过去在成都一直有民间传说,说三个莲池中不仅有人人可以看到的莲花,每个莲池的底还隐藏着三朵神莲花,要在吉祥喜庆的日子才会露出水面。唱词根据这样的传说,就有了“九朵莲花朝北京”的吉祥喜庆的结尾。

上面我说希望有哪位收藏家能够贡献出《唱成都》的原刻本,供我们大家阅读研究。在未能见到《唱成都》的原刻本时,我在这里公布一本最近从网上购得的专门描述成都历史文化的唱词原刻本——《成都市新景志》,据原收藏者称是目前所知的海内孤本。

《成都市新景志》,木刻本,作者和刻印者不明,长18.5公分,宽11.5公分,因最后有残缺,故不知全本页数。刻印者把几段唱词放在了一起,中间用唱词加以连接。如《成都市新景志》结束后的两句唱词是“有景志,虽以观,又把人物表一番”,后面的唱词就是介绍全省各县的人物,如“遂宁县,出观音,隐山又出赵公明。梓潼县,出文昌,省城之外岑彭郎。新都县,杨状元,绵竹出过刘天官。许真君,江西人,德阳县内管万民。”各县人物讲了之后,唱词一转,“山连水,水连山,青山绿水有万千。廿三省,都有山,东南西北都有关。河海山,照四川,诸君听我表一番”。下面就介绍四川各县的名山和关隘。名山和关隘介绍完了,又一转,“四名山,虽尽观,再将土产表一番”,又来介绍各县主产,如“好白米,温郫县,金堂柳叶什邡烟。办药材,到灌县,鹿茸皮货出松潘。”把几段唱词放在一起刻印,这在过去比较常见,因为一段唱词印出来太单薄,不好卖,所以就打组合。但是如这样在几段唱词之间加上过渡性唱词的,还很少见。

下面是《成都市新景志》的全文。原文有不少错别字,我已改正。

成都市新景志

上编

说四川,谈四川,先将成都表一番。

论地势,乌龟形,相传龟画芙蓉城。

由南门,走北门,大约路有七里零。

走东门,到西门,九里三分已出名。

在成都,有皇城,康熙改为贡院门。

清亡后,考试停,拨与大学造国民。

说街道,往左行,跟我一一表分明。

皇城坝,是教门,多齐东西两华门。

板桥子,不可停,烧的牛粪臭坏人。

小西巷,路不平,里面屠牛有声名。

清真寺,往前行,过去不远是少城。

说少城,痛坏人,而今片瓦已无存。

清朝时,有声名,全城住的是满人。

有城楼,十三庭,东西南北四道门。

论胡同,三十三,全城四里五分宽。

将军衙,双桅杆,左右两边堆狼烟。

到现在,尽毁败,而今威风又安在?

兴败事,暂不谈,再把少城公园言。

教育馆,美名传,里面还有动物园。

博物馆,门当前,陈列国货挽利权。

陈列品,看不完,再把外面景志谈。

纪念碑,耸入天,建造辛亥腊月间。

体育场,甚是宽,射德会馆在西偏。

图书馆,把书观,雅静清闲别有天。

佛学社,法无边,感化民众把禅参。

往前行,有假山,国术馆内慢参观。

半边桥,转过湾,祠堂街口走对穿。

城根街,一条端,两旁房子站得宽。

东门街,古羊市,过去不远支机石。

往前走,老西门,牌坊米市有声名。

进城来,对直走,八宝街对青龙口。

西玉龙,后子门,转来仍然对皇城。

御河边,是人市,皇城前门有荒市。

皇城坝,牛肉市,啸阁饮茶歇歇气。

气歇完,过城壕,看看石狮镇三桥。

红照壁,慢慢行,过去不远出南门。

出南门,转过湾,武侯寺在右手边。

寺外面,有马路,对直要通新津渡。

寺内行,有皇坟,二殿供的是孔明。

大殿外,有两廊,塑有汉室好忠良。

出寺门,倒右手,五块神砖古来有。

看了砖,往前走,草堂丛林左右手。

草堂寺,斜插湾,杜甫幽居在此间。

论地势,虽不宽,风景雅致别有天。

惜頹败,滥神龛,拾遗神像暴露天。

看完了,翻坟山,迎仙桥上把水观。

再前行,二仙庵,青羊宫内出神仙。

劝业会,三月三,热闹不过二月间。

搭篾棚,数千间,往来游人如浪掀。

建设局,调全川,集中陈列设机关。

珍奇品,看不完,若论饮食价不廉。

要食物,也不难,青羊场上少费钱。

吃毕饭,参观完,城墙侧边有公园。

这公园,有来源,支机神石美名传。

看了石,往外行,转左便是老西门。

四大监,有声名,连年都在收犯人。

西来寺,往左行,冷坛破庙有石神。

出寺门,又前行,华阳厅署无衙门。

王家塘,走一寻,北较场上是草坪。

武担山,眼面陈,昔年住的卖淫人。

到现在,驱逐尽,更名仁风动观听。

转过拐,文庙塘,地方法院靠华阳。

文庙街,是黄墙,文庙背后碧鸡坊。

学署街,天主堂,北城公园好乘凉。

红石柱,爱道堂,十方丛林建醮场。

金马街,不算长,文殊禅院僧优良。

五岳宫,观音堂,穿过巷子是城墙。

城墙边,有草房,甘蔗市设路两旁。

青果街,莫好长,一出北门懒洋洋。

有木厂,靠城墙,万福桥下水汪洋。

东岳庙,扎团防,三叉路口是杀场。

坟坝中,观音堂,四面千手真辉煌。

走大路,洞子口,何家碾往右边走。

再过去,万福桥,城隍庙内人声嘈。

进大门,瞄一瞄,扯谎坝中乐逍遥。

殿门外,三道桥,十殿鬼哭与神嚎。

庙右手,乱坟坝,八月芋头多少大。

左右方,叫花院,寒冬数九不忍看。

廉化堂,广行善,南海观音显灵验。

出庙门,看一看,迎恩楼在左手面。

往下走,驷马桥,要到新都路非遥。

凤凰山,飞机场,要搭重庆一百洋。

昭觉寺,青龙场,回身再走白马场。

张家巷,有教堂,送医贫民宗旨良。

簸箕街,多少长?过桥进城看端详。

珠市街,在两旁,火神庙内小菜场。

草市街,转一转,灶君神庙改学院。

新开寺,庙不见,听说已将房屋建。

云南馆,大仙殿,周年香火未曾断。

往前行,抬头看,狮马路来太冷淡。

进路去,牛奶坊,小关庙宇靠城墙。

疯人院,路甚长,转拐就是东较场。

四圣祠,是教堂,满街修筑是洋房。

天涯石,历史长,马道三街豆芽房。

武成门,碉堡煌,新化街去看端详。

是地狱,非天堂,可怜一批女娇娘。

论当娼,非自愿,奈何都为环境限。

姐儿们,真难看,杨梅疳疮起串串。

你若是,跑去看,定遭传染腐而滥。

我也曾,探一探,九百明娼有计算。

过这街,勿久转,她们拉着不好看。

埋着头,往前窜,走出特区再缓慢。

天涯石,且立站,仙遗古迹看一遍。

福字街,毛家院,娘娘庙内送子殿。

书院街,走右面,转瞬之间孤老院。

如是庵,小客店,扬州姑娘住内面。

脚板街,法学院,一只脚迹在墙面。

藩署街,已改建,华兴东街风化善。

华兴街,老郎庙,悦来茶园真当道。

商业场,昌福馆,公安局来不多远。

马桶店,遍街满,昔年就是皇华馆。

小十字,不多远,北暑袜街卖旗伞。

买皮货,与毛毡,海会寺边慢慢选。

太平街,神主板,木匠正在用手腕。

中山园,不多远,公园内面进茶馆。

有雀市,图书馆,线客已经全驱赶。

出公园,路平坦,街口土地是老陕。

提督街,并不短,顺城街去看一眼。

裁缝师,料子卷,晚间拿去卖零剪。

安乐寺,卖布伞,晨早钱市人挤满。

锦江边,古盐市,御街卖的是铜器。

染房街,卖赌具,浣花茶园杂货市。

烟袋巷,不忙去,刀子巷看皮影戏。

青石桥,书香气,线装书铺遍街是。

十字口,古鱼市,红色肥肠有油气。

又好吃,又便宜,买点回家下酒去。

暑袜街,烂招牌,要买刀剪这里来。

三圣祠,双梁鞋,油绸坝单转拐来。

大十字,倒右手,市商会址古来有。

昌福馆,新街口,商业场内走一走。

洋广货,家家有,新集悦来出场口。

倒碗茶,吃支烟,稍停一刻作下编。

下编

出场来,注意走,遇着线客难脱手。

穿过街,看端详,春熙马路仿西洋。

有银楼,名凤祥,还有两个大银行。

洗澡堂,太平洋,女宾理发万里长。

青年会,是洋房,影院门外灯辉煌。

绸缎铺,广货行,还有中西各药房。

中西餐,味道长,春熙舞台情动狂。

说不尽,看端详,春熙马路怪明堂。

东大街,才算长,晚间还有夜市场。

走马街,长兴堂,一匹马儿跑上房。

普贤庵,扎团防,和尚医术赛岐黄。

买国货,星斗祥,学院衙门改学堂。

半边街,靠河旁,一洞桥下水汪洋。

督院街,省政府,隔壁就是督办署。

民政厅,军法处,教育厅署对省府。

南打金,城守署,科甲文具分广土。

北打金,数一数,皮箱形式有新古。

棉花街,卓相府,而今杂院仍人处。

麻草鞋,到处有,每双只卖一吊五。

同仁堂,丸散铺,王道正直墙上塑。

五桂芳,神香铺,一对猴子是铜做。

锦春阁,声名著,红色胭脂占多数。

湖广馆,改建户,邮务工会在此处。

福兴街,把帽做,道宽算命神妙术。

折转身,绣花铺,科甲顾绣声名著。

科甲巷,刻字行,城守衙门改学堂。

出东门,看端详,迎晖三字嵌城墙。

过大桥,是糖房,两旁店子是药行。

茝泉街,卖杂粮,有座神庙名牛王。

一洞桥,不算长,牛市口去赶回场。

大田坎,修铺房,纸牌发庄赛金堂。

论生意,是洋纱,省垣庄口要数他。

场口外,建碉楼,修得宽大第一筹。

我依旧,转省垣,沿途仔细来参观。

古地名,在左旁,莲花池是屠犯场。

鱼码头,靠上流,桥是大宋乾德修。

水津街,往下走,要买柴炭这里有。

九皇宫,双槐树,多少在把寿木做。

九眼桥,跨河修,二王川主镇江中。

王化桥,顺河走,金银斗课遍街有。

三官堂,蓥华寺,现在做了工程地。

往下走,兵工厂,机枪大炮造得巧。

转身来,过渡船,郊外公园眼面前。

望江楼,雷神庙,薛涛遗迹美名标。

回澜塔,大工程,大明修塔压煞星。

直端去,顺河走,安顺桥下江水吼。

大佛寺,已改建,左手又修观音院。

下滩头,状元洲,本是唐宋古名留。

有景志,虽已观,又把人物表一番。

……

《成都市新景志》的名称已经称为“成都市”,成都是在1928年建市的。其中写到凤凰山飞机场已经通航,凤凰山飞机场建成是在1932年。通观全文,没有抗日战争已经爆发的迹象。从以上三点,可以判定《成都市新景志》成稿应该是在1932年到1937年之间。

《成都市新景志》篇幅不小,内容很详,是我所见到描述成都街道最详的民间文艺作品。它对街道的介绍重点是在商品特色,给当年的成都市场绘出了一幅五光十色的展示图。

此外还告诉给我们很多知识。如:当时人们的心目中少城的大小是“四里五分宽”,比实际大小要大得多;少城公园中不仅有教育馆、体育场、射德会、图书馆、佛学社、国术馆,还有动物园;皇城坝一带不仅有屠牛场、牛肉市场,而且以干牛粪为燃料,以至臭氧熏天;著名的杜甫草堂无人管理,已经成为令今人难以想像的“惜頹败,滥神龛,拾遗神像暴露天”的破败,而且,草堂附近竟然就是“坟山”;老成都人把武侯祠是叫做武侯寺;二三月间的花会很闹热,篾棚都有“数千间”;北门城隍庙前曾经有三道桥;灶君庙里办过“学院”……哪怕我们比较熟悉的街道分布都有一个新的知识点。

唱词中写道,在烟袋巷附近有一条“刀子巷”,里面可以看皮影戏。过去我们只知道少城中的多子巷曾经叫刀子巷,这条位于烟袋巷附近的“刀子巷”位置在哪?或者是哪条小巷的又一名称?我不知道,希望有知道者可以教我。

出于民间的大量唱词是我们进行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的资料库,值得重视,值得挖掘。《成都市新景志》只是我偶尔发现的一例,希望有更多研究者关注于此,在这方面做一些有益的工作。

红星新闻记者|陈谋 图据袁庭栋

编辑|段雪莹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