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八路军遭鬼子包围,部下建议晚上突围,副司令员却反其道而行之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伴随着日本对美国珍珠港的突然袭击,美国加入战争,太平洋战场开辟,更多的装备和军民卷入战争,战争规模进一步扩大。

在此时代大背景下,我国国内的抗日战争也步入了较为严峻的形势,首先就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的宣战对日本造成了较大的压力,面对逐渐扩大的战争态势,我国华北的“战略优势”逐渐显现出来。

八路军遭鬼子包围,部下建议晚上突围,副司令员却反其道而行之

日军很快也发现了其战略位置的重要性,为缓解多方面带来的战争压力,日本企图将侵华占领区作为此次太平洋战场的的 “战略大后方”,作为 “兵源补给站”和 “物资供给场”。也就是其所谓的“大东亚战争兵站基地”。

主要大动作

出于上述观点和战略意图,日本自1941年起,不断增加派往我国华北的军队及装备,短短半年时间,华北的日军和伪军数量持续增加,各大铁路主干线的敌军数量也明显增多。

本就是好战分子的日本军人,在兵源得到补充的情况下变得更加狂热,接连进行多次的“扫荡”和“清剿”,短短一个月时间内,兵力上千的大规模扫荡就出现了五次,三路以上的合围和保卫行动进行了数十次之多。

八路军遭鬼子包围,部下建议晚上突围,副司令员却反其道而行之

战场形势较为严峻,此时日军的主要战略意图为八路军指挥部和机关单位,或是直接寻找我军主力进行硬碰硬的战斗。

战争现状

1940年石友三部队在我军的打击下转而投向日军并撤退,加上日军的“围剿网格”并未完全建立完善,适宜我军运动的空间范围相对较大,只要将部队稍稍化整为零就可以抓住机会,对日军进行多批次的游击战争。

但是当时并未如此做,不但未曾向下划分部队,反而将其他地方的多数游击队向上调动,组成了新编的野战旅。这样做的直接结果就是导致多数游击区由于丧失了原本的战斗力量从而无法维持原本的作战状态。

八路军遭鬼子包围,部下建议晚上突围,副司令员却反其道而行之

到了下半年之后,敌人的“围剿”网格已经基本形成,原本的革命根据地由于“野战旅”的构建导致建制大而内部空,已经被日军蚕食的伤痕累累,在这种危急情况下,我军应对起来就显得更为吃力,所以一直处于被动状态。

冀南军区副司令员王宏坤偶然来到新四旅时大感震惊,发现所做的训练计划都是以国军正面阵地战的正规化训练为主要训练科目,与我军最擅长的游击战相关的训练科目几乎少到可以忽略不计。

他在此时便意识到平常的训练就有严重的问题,便对组织训练的干部讲明白事情的严重性,“就我军目前的兵力看,根本不允许有任何大规模,集团化的阵地战,目前要做好的应该是打好游击战,训练固然重要,但应该找准方向。”

八路军遭鬼子包围,部下建议晚上突围,副司令员却反其道而行之

应该学会如何保存自身实力,重点应该放在“偷袭与防止被偷袭”上面,应该学会主动地“避其锋芒”,不能跟眼前的敌人硬碰硬,不然无论从伤亡还是消耗上,吃亏的都是自己。

此外,新四旅存在的内部政治问题也比较严重,主要表现为过于呆滞死板,前线的军事指挥官在作战时期不能做主,需要指导员和支部书记综合决定,战场瞬息万变,这样“军事主官没有话语权”命令下达过于缓慢会导致“贻误战机”造成无谓伤亡。

王宏坤要立即纠正这个错误,前线指挥的军事主官有临时决策权,战后向组织报告即接受支部检查即可,避免等待命令而错过最佳时机。

八路军遭鬼子包围,部下建议晚上突围,副司令员却反其道而行之

危险来临

新四旅内部问题还并未完全纠正,日军的扫荡围剿就率先到来了从1941年底到第二年初,本部两个军团先后遭到日军七次偷袭,并未进行相关训练的我方军队伤亡惨重。

甚至有一次一个新到冀南的部队由于不熟悉地形被日军扫荡时发现,并未听取地方干部的正确建议进行转移撤退,竟选择与日军硬碰硬,结果导致被包围,损失几乎殆尽。

八路军遭鬼子包围,部下建议晚上突围,副司令员却反其道而行之

1942年,时近年关,王宏坤带领的指挥集体也遭到了日军的“合围”,军区机关的某些干部被日军如此的合围战术吓破了胆,只知道拿着材照本宣科,分析说这个战术有多厉害,讲的众位将士人心惶惶,王宏坤听着听着便打断了他。

批评他说可以讲他多厉害,但是不能不讲该如何破他,应当是集中一点进行突破,不能只是败自己士气。

脱离险境

紧接着就得到情报说多方面敌军合围而来,有些沉不住气的干部便要连夜转移,王宏坤却说“今夜只准备东西,明天天一亮再出发进行转移。”

八路军遭鬼子包围,部下建议晚上突围,副司令员却反其道而行之

很多人都不明白为何不借助黑夜的掩护进行转移,王宏坤解释说,情况尚未明确,晚上出去万一遭受敌人袭击伤亡可能会更重,当务之急应该是一方面进行转移准备,另一方面进一步摸清楚情况。

于是经过一夜的休整准备,第二天有消息传来,仅有北方和南方的敌人伺机而来,其余敌人尚未有迹象,于是大家商议以后遵从王宏坤的决定开始向北转移。

当时这只部队包括特务团和直属队在内上下共计1000余人,一路向北前进走出大约10公里左右范围时听见原来营区有枪炮声传出,遇到村庄时有干部想要进去修整,被王宏坤果断拒绝了,他下令不许进村庄,并以骑兵团为先锋继续向西北开进。

八路军遭鬼子包围,部下建议晚上突围,副司令员却反其道而行之

到后来部队沿河堤树林稍作休息的时候,发现敌人的先头部队已经进入了村子,两军就以这样的距离对峙着,并未发现彼此,王宏坤判断敌人正在集结后下令继续转移。

由于日军的部队较多,等到后续部队全部集结完毕准备出发时我军已经离开相当一段距离了,这时候即使日军后知后觉发现我军行踪也只能望尘莫及,就这样,日军“合围”我军部队的计划落空了。

八路军遭鬼子包围,部下建议晚上突围,副司令员却反其道而行之

此次突围虽然成功,但是士气依旧低落,接连的失利甚至让部队感觉无法在此地继续作战,鉴于这种情况,王宏坤提出“绕到敌后作战”,并且将部队化整为零,自己发展自己,最终经过实践证明,王宏坤的做法是正确的。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