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被老婆实名举报是一种什么体验?

被老婆实名举报是一种什么体验?

01

北宋天禧元年(1017),开封府接到了一个状子。

开封府尹乐黄目起初并没有在意。

天子脚下,全国各地的人都有,哪天不得出点事儿?

只要不是人命案,都好解决。

可是当乐黄目翻开状纸一看,当时就愣住了:因为状纸上要告的是朝中的大臣舆情诏应判官,礼部郎中知制诰夏竦。

被老婆实名举报是一种什么体验?

夏竦《清平乐》剧照

说他贪污受贿证据确凿,而且涉及了很多朝廷大员。

乐黄目看完出了一身冷汗:这是谁啊,怎么会掌握这么多的内幕呢?

再仔细一看,告状的不是别人,正是夏竦的亲老婆杨氏。

这就让乐黄目发愁了:这事儿到底该不该管呢?谁知道是不是这两口子是吵架了,这杨氏才一冲动来揭发自己的老头。

要管吧,这事儿牵扯得太大,自己一不小心就要掉坑里;可是要是不管吧,这女人可还等着自己表态呢。

就在乐黄目发愁的时候,又有两个女人撕扯着来到了开封府。

一问,一个是夏竦的亲娘,一个是夏竦的丈母娘。

还没等乐黄目发话。

这两个女人就在堂下吵开了,乐黄目皱着眉头听了半天,才弄明白:

原来是夏竦的丈母娘因为闺女在夏竦家被冷了落,去跟夏竦老娘要个说法,结果吵起来,闹到了这里。

乐黄目看着桌子上放着的杨氏的举报信,再看看堂下两个吵得不可开交的两个妇女,不禁叹了一口气:

夏竦大人啊,你也是有头有脸的人物,怎么会把事情搞成这样子?

02

夏竦是江西人,父亲是一名军人。

都知道在宋朝武将的地位不太高,所以夏竦的父亲夏承皓很注重夏竦的学习。

四岁的时候,夏竦就开始读书了(古人的读书可不像咱们现在上幼儿园的学习内容),读书就读书吧,可夏竦这小孩儿是真的牛。

别的孩子还在摇摇椅上摇头晃脑背“爸爸的爸爸叫爷爷”的时候,人家就已经能写诗作赋了。

十二岁,他就写出了《放宫人赋》,十七岁,又写了一首叫做《渡口》的诗,后来这首诗被忠州刺史王辟之看到了,说:在以后写渡口的诗是不会有人超越了。

原本以为,夏竦的人生会一帆风顺。

可没想到在他二十岁的时候,他老爹跟着真宗皇帝一起御驾亲征契丹人结果光荣牺牲了,夏竦就成了烈士家属。

被老婆实名举报是一种什么体验?

宋真宗画像

这时候的夏竦还没有功名没有工作,真宗为了体现人道主义,就赏赐夏竦一个“三班差使”的没有品级的小武官,解决了夏竦的吃饭问题。

但夏竦对这一安排并不满意:要是一辈子打打杀杀我从小参加黑社会就好了啊,读书干毛线?

可是怎么样才能离开这个环境,回到读书人的队伍呢?

夏竦把目光瞄向了当时的宰相李沆。

有一天,夏竦带着自己这么多年写的诗在李沆下班的路上拦住了他:

大人,我是一个文艺青年,整天让我扛着枪站岗好像不是那么回事儿吧,你看看我写的诗,是不是能给我调换一下岗位?

李沆也是好脾气,居然对夏竦越级向自己反映情况的举动没有生气,反而认真的看了夏竦递过来的一沓子稿纸。

看过之后,李沆觉得写得真是不错:

嗯,看来你确实不适合在部队里,明儿我跟老板汇报一下,等我信儿吧。

03

第二天,李沆把夏竦的文稿给真宗看了:

这样的一个大好青年,应该到适合他的岗位上去。

于是,真宗大手一挥,夏竦到了丹阳去当副县长。

当然了,在地方上做一个小小的副县长也不是夏竦想要的,人家想要的是星辰大海。

要想实现这个目标最好的办法就是参加科举考试,你诗写得再好没什么用,得到东京去,让皇上看见自己承认自己。

夏竦不负神童之名,考得很不错,在大殿上的面试环节又对答如流,给了真宗的很好的印象:行,咱公司就需要这样年轻有文化有能力的人。

于是,【擢光禄寺丞,通判台州。】

自此,夏竦开始了自己不一样的人生。

史书上没有记载夏竦是什么时候结婚的,但我估计应该也就在这个时候吧。

毕竟金榜题名洞房花烛这是古代读书人的标配。

就这样,夏竦娶了大家闺秀杨氏,我相信两个人刚结婚的时候一定也是非常恩爱的。

但是,随着夏竦的地位越来越高,他就开始不安分了。

被老婆实名举报是一种什么体验?

04

1015年,这一年的夏竦刚刚三十岁,正是一个男人的黄金时期,夏竦迎来了自己人生中的高光时刻,成为了太子赵祯(仁宗)的老师。

老话说:男人有钱就变坏,其实有权有地位了也是一样。

看着别人莺莺燕燕,夏竦就有点心理不平衡了:

我也不比别人少啥零件啊,为什么人家都有小老婆,我就得天天面对着这一张熟悉的面孔?

有了这些想法,夏竦就忍不住了,开始娶小妾(宋朝高薪养廉,官员们的薪水都比较高,娶几个小老婆还是不成问题的)

可是这世上的事啊,从来都是只听新人笑,谁还管她旧人哭?

随着自己的小妾越来越多,在夏竦的眼里,杨氏也就越来越像一个邻居大妈。

杨氏眼看着自己在这个家里渐渐地成了一个陌生人,自然也是很愤怒:

老娘一个黄花大闺女跟着你,给你操持家务,让你甩开手干事业,现在你牛逼了,嫌我黄脸婆了?

吵架撕逼成为了两个人见面后的必修课程,可杨氏越是吵,夏竦就越是冷淡她,慢慢地连话都懒得跟她说。

没办法,杨氏只能去向她母亲诉苦。

05

听到女儿的哭诉埋怨,杨妈妈也有些不高兴了:

小子,你是飘了啊,有你这样欺负人的吗?

于是就去找夏竦的母亲:亲家母,你坐下,咱俩说说知心话,巴拉巴拉......

可夏竦的母亲也不是个“护儿狂魔”,一句话就把亲家母怼了个跟头:

男人嘛,谁还没个三妻四妾的?我儿子现在是大人物,有几个小老婆咋了?

就这样,曾经相亲相爱的两口子撕破了脸皮,人家说爱得越深伤得就越深,伤得越深自然就恨得越深:

好吧,既然挽回不了你的心,我得不到的,干脆毁了他,大家一起玩儿完吧。

于是就出现了刚开始的那一幕。

06

乐黄目寻思了片刻:夏竦是老板宋真宗的红人,这事儿咱也处理不了,干脆汇报上去,看看老板自己咋处理吧?

于是乐黄目就把此事上报给了宋真宗。

真宗了解后,非常恼火:小夏啊,你这货还是太子的老师呢?咋能弄出这样的丑事?上上下下这么多眼睛盯着呢,我特娘的就是想包庇你都没办法啊。

于是就下令让御史台来调查。

你想想,夏竦能做到这个位置,自然少不了得罪人,就算你不得罪别人,还不知道有多少人盼着你出点事看你笑话呢。

何况夏竦的这些事哪能经得起调查,这一查,就差没有把夏竦的裤衩子给扒下来。

抵赖是抵赖不了的,真宗想偏袒也偏不了。

不久,一道旨意传下:夏竦作为领导干部,放松了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在生活作风上闹出这样的丑闻,不再适合担任高级领导,下放到黄州去改造思想。

同时,在真宗的主持下,杨氏和夏竦离了婚——婚姻走到这个地步,再过下去还有什么意思,不如散了吧。

07

夏竦离开京城的那一天,天空中飘着细细的小雨,杨氏看着他在雨中越走越远,突然在脑子里就想起李商隐的一句诗: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初已惘然。

唉,爱到尽头覆水难收啊!

PS

离开了京城之后,夏竦开始了长达八年的外放生涯。

也可能是远离了帝都的灯红酒绿,夏竦开始认真思考自己过去的所作所为,开始努力改变自己,所到之处,尽心尽力地办实事,老百姓都非常爱戴。

被老婆实名举报是一种什么体验?

宋仁宗画像

一直到1025年,已经登基的仁宗召回了夏竦,后来夏竦一直做到枢密使,被封英国公。

1051年,夏竦病逝,谥号“文庄”。

《宋史》将夏竦定义为奸臣:

材术过人,急于进取,喜结交,任数术,倾侧反复,世以为奸邪。

不过,这也怪不了夏竦,世上又有几个人面对权力的诱惑能把持得住呢?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