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张廷玉儿子考了第3名,雍正赏赐玉如意,张廷玉:家族丑事!

据《清史稿》记载:雍正十一年癸丑科的状元、榜眼、探花、传胪分别为:陈倓、田志勤、沈文镐、张若霭。

但是,相传此次科举有“舞弊”现象,而且是雍正皇帝亲自参与的,将高中探花的张若霭名次往后移,使他无缘前三甲。张若霭是重臣张廷玉之子,雍正得知其考中科举时,早早传唤张廷玉想要将玉如意赏赐给他,然而张廷玉却认为这是“家族丑事”,恳请皇帝收回成命,还要将他的儿子名次往后移。

自古科举是文人出路,一人中举全家光荣,张廷玉却为何视此为洪水猛兽呢?一切还要从张家家世说起。

张廷玉儿子考了第3名,雍正赏赐玉如意,张廷玉:家族丑事!

两代名臣,张家父子得重用

张廷玉名气之大,自康熙年间就已开始,他在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中进士,此后一直在朝为官,当官五十年历经三朝,也是清朝一位元老级的官员。他在雍正统治时期最受重用,雍正皇帝驾崩之前,还曾交代乾隆帝善待他。

乾隆二十年(1755年)张廷玉去世,乾隆命仍遵雍正遗诏,让张廷玉配享太庙。赐祭葬,谥文和。在清代,汉大臣配享太庙者仅张廷玉一人。

雍正皇帝生性多疑,能受其如此重视,可见张廷玉的功绩确实不小。

除了他自身的才能之外,其父张英也是助推力之一。张英是清康熙年间的大学士,还曾是雍正的老师。有着这一层关系在,雍正登基之后,张廷玉也成了皇帝重视的官员之一。而此后官途顺遂,主要还是依托于他的才能。

康熙晚年时对于立储之事摇摆不定,以至于后期爆发了九子夺嫡的惨烈事件。张廷玉的聪明之处在于,在夺嫡事件中他懂得明哲保身,在雍正登基之后才没有受到太大的牵连。

张廷玉儿子考了第3名,雍正赏赐玉如意,张廷玉:家族丑事!

雍正非常倚重张廷玉,几乎是每件拿不准的事都要来咨询张廷玉再做决定,而雍正后来创制。军机处基本也都是由张廷玉所筹划的,他不仅典掌军机,又兼理吏部、户部要职,身兼朝中多数重要官职。

雍正皇帝一心想要将大权独揽,能够让张廷玉主管这么多重任,可见其重视。他也算接起了其父张英的班,父子俩的成就,使得张家也成了名门望族。

其子科举中探花,张廷玉却为何认为是“丑事”

张廷玉一生清白,在朝为官也是皇帝的红人,后来却因其儿子做了一件“糊涂事”。

张家世代为文官,其子张若霭也紧跟父辈的脚步,走上了科考的路。雍正十一年,张若霭参加科举考试,在还未放榜时,雍正就从考官口中得知,名中探花的正是张廷玉的儿子。

正常来说,皇帝最为关注的应该是状元。但张若霭是张廷玉的儿子,重臣之子考中科举,雍正觉得还是应该有所表示的。于是他便立马召见了张廷玉,想要告诉他这一件喜事。为了表示祝贺,雍正甚至还拿出了玉如意奖赏给张廷玉。

张廷玉儿子考了第3名,雍正赏赐玉如意,张廷玉:家族丑事!

当时还未放皇榜,张廷玉对皇帝突然的赏赐感到莫名其妙。等到他得知来龙去脉之后,更是直接拒绝了皇帝的嘉奖。这一回就轮到皇帝摸不着头脑了,儿子中了探花,皇帝有心表彰重臣,却为何不领情呢?

张廷玉的回答更是令雍正意外,他直言:“此事可能为丑事”。原来,自科举考试创立以来,历朝多有权臣借权力舞弊谋私,在科举考试中动手脚。而张廷玉是朝中重臣,以他的权力为自家儿子谋私利也完全没有阻碍,说到底还是担心天下人怀疑其子名次来之不当。

听了这样的解释之后,雍正对于张廷玉更是佩服。心思能如此缜密,也难怪他能历经两代皇帝而受重用了。雍正也是明事理的皇帝,在张廷玉请求将其儿子的名次往后移之后,他也答应了其请求。于是在雍正十一年癸丑恩科的记载中,张若霭最终成了第四名,没有进入前三甲。

关于此事,世人的评价多有争议,还有人认为张廷玉“糊涂”,也毁了自己的儿子。但实际上,张若霭的官途并没有因此受影响,后来皇帝亲授他为内阁学士、礼部侍郎,入直南书房,官至礼部尚书,袭伯爵,与父辈一样平步青云。

张廷玉让自己的儿子名次往后移,并没有太大的负面影响。反而在此后皇帝对其赞赏愈加,而一家人也避开了世人莫须有的猜测,一家子的富贵与清白皆保住了。

张廷玉儿子考了第3名,雍正赏赐玉如意,张廷玉:家族丑事!

小结

能历任三朝元老,张廷玉的实力不可小觑。单单雍正便是出了名的难伺候,很多官员因无意得罪他而受到责难。张廷玉在雍正年间却一直是臣子楷模,可见得皇帝之心。

其子中科举,他担心为丑事,也是从谣传的可能性出发。毕竟,对于已两代受皇家恩泽的张家而言,科举并非唯一要走的路。

参考资料:《清史稿》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