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杨贵妃画像为什么会出现在一个十几岁契丹贵族孩子的墓室里?

历史有温度、认知有深度、生活有态度!感谢阅读、点赞、关注!

在离内蒙古赤峰不远的阿鲁科尔沁旗,在20世纪90年代末,发现了一个辽代的墓,契丹人画在墓室里的壁画的主人公竟然是杨贵妃。

契丹人画的杨贵妃,是什么样的?为什么要画她呢?看一看这件《杨贵妃教鹦鹉图》。

杨贵妃画像为什么会出现在一个十几岁契丹贵族孩子的墓室里?

这幅壁画的尺寸是70厘米高,2.3米长。

杨贵妃坐在这幅画的正中间。她身上穿着艳丽的红色休闲装,露出抹胸,十分性感。贵妃面前有一个红漆描金的小桌子,在桌子上摊开放着一卷《心经》。

在她的面前有一只小鹦鹉,贵妃正半低着头,教鹦鹉念《心经》。最漂亮的是她坐的这张椅子。这椅子的腿是黑色的,椅背的两端翘起来,造型别致漂亮。

画的右上角看,写了几句话。

雪衣丹嘴陇山禽,每受宫闱指教深。不向人前出凡语,声声皆是念经音。

这诗文描述的其实是唐朝历史上一个很著名的故事,在9世纪中叶的一本小书《明皇杂录》有记载。

故事说的是,有人献给唐玄宗一只白鹦鹉,养在宫里,皇上和贵妃都叫它雪衣娘。雪衣娘特别聪明,会说诗词歌赋,还通人性。

突然有一天,它飞到贵妃的梳妆台上,对贵妃说,我昨天夜里做梦,梦见很强悍的大老鹰把我抓住,可能我大祸临头,活不久了。唐玄宗知道了就对杨贵妃说,你教它念心经。后来,它就记得熟熟的,日日夜夜地念,只要有祸,念了经就会化解过去。

杨贵妃画像为什么会出现在一个十几岁契丹贵族孩子的墓室里?

那么这个墓葬的主人究竟是谁呢?非常奇怪,竟然是一个十几岁的契丹贵族孩子。为什么契丹男孩的墓穴里会出现这样一张画?

唐朝灭亡之后,后来成立的这些小王朝,并没有去创建自己的文化语言或者是身份标志,相反,他们每一家都以继承了唐代文化的正宗衣钵自居。

而契丹人呢,也是一样。

在公元907年,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的时候,就已经自我标榜说,我懂汉文化,知道怎么和汉人交往。耶律阿保机的汉语说得非常好,据说还会认汉字和写汉字。

史书上提到,契丹人认为自己得到了唐代文化的真传,而宋没得到。

因为宋建立的时候,唐代已经消失50多年了。从《辽史》的记载看,唐王朝曾经把公主赐给契丹人的祖先,使他们接近了唐朝宫廷。

唐朝灭亡之后,契丹人做大,建立了辽代,因此自以为是承前启后,真正继承了唐代的文化。

杨贵妃画像为什么会出现在一个十几岁契丹贵族孩子的墓室里?

杨贵妃像可能代表了唐代的生活方式。

这位不幸早夭的少年,或许生前的吃穿用度就和唐人差不多。

在他死后,他的家人还要进一步,用唐代皇帝的生活方式、唐代最著名的贵妃,来给他陪葬。

在这个意义上看来,这件作品再次说明,唐代文化不仅是汉族文化的骄傲,而且是周边所有文化的骄傲。

所有这些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建立王朝之后,最重要的事情是要学习唐朝的一切规范和模式,而他们的王朝也是按照唐朝来建立的。

它的画面非常旖旎、华丽、鲜艳,初看上去的确有点像晚唐的风格,不过,我们在唐代墓中看到的壁画还真没有这么浓重的颜色,唐代壁画都非常淡雅。

唐代的风格更加宏伟、大方,处处展现出辽阔的胸襟。但这幅画里并没有还原唐代那种气势。

杨贵妃画像为什么会出现在一个十几岁契丹贵族孩子的墓室里?

契丹是一个非常有主见的民族,它的文化影响力可能超出了你的想象。

契丹不同于其他的民族:他们并不愿意被汉化。

有主见的契丹人,在欧亚草原上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以至于欧洲人一度以为契丹人就是中国人。

从这幅壁画中,我们既看到了一个恢宏磅礴、影响深远的唐代,也看到了一个力图建立自己的民族文化自信的契丹民族。

更重要的是,它还拓展了我们对于自身的理解。我们不仅是“唐人”,也是“契丹人”。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