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西安事变,张、杨两人让步,换来蒋介石极具“领袖”风格的回应

西安事变,其实根源不在于蒋介石的逼迫过甚,或是张学良

“抗日爱国之情”

的突然迸发;西安事变是基于长征开始的,影响它出现的一切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都源自长征之后的红军。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共中央不得不重新审视接下来的生存问题。1934年10月,中共中央被迫离开江西苏区,开始战略转移,

两万五千里长征开始

西安事变,张、杨两人让步,换来蒋介石极具“领袖”风格的回应

纪念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

从东南到西北,既是解决生存问题,也是寻求靠近苏联影响力更大的地区。这种做法,获得了苏联为首的共产国际对统战政策改变的指示,使得中共红军与对蒋介石心存不满的张学良部——东北军发生碰撞。

机缘巧合,才致使石破天惊的

“西安事变”

爆发,最终迫使看上去已胜券在握的蒋介石放弃

“攘外必先安内”

的极端错误政策。

红军队伍在陕北站稳脚跟,接连痛击东北军。张学良被逼着重新考虑中共红军的战斗力,东北军还能不能损失下去了;另外,九一八事变后,本是地方军阀出身的东北军失去作为根据地的东北,武器装备、药品物资、兵员等都得不到补充。

而苏联与东北军在东北有着共同的利益:

驱逐日军离开东北亚大陆。

中共红军是唯一能与苏联搭上线的中国势力。最后,张学良和东北军大部分将士都希望通过抗日回到故土东北,但此时蒋介石坚持执行

的政策严重不符合他们的利益。

西安事变,张、杨两人让步,换来蒋介石极具“领袖”风格的回应

东北军士兵照

张学良刚想瞌睡就有人

“送”

枕头过来。1935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再次明确:

只要国民党军不再进攻苏区,对日实行作战,红军愿立刻与之携手,并肩作战。

张学良接收到讯号,遂于1935年10月22日进行初步接触。

1936年1月28日,双方达成四方面协议:

一,为一致抗日,红军与67军确立互不侵犯各守原防之原则;

二、恢复67军在延安、甘泉、富县公路上的交通运输及经济通商;

三、延安、甘泉两城67军所需粮柴等物可向当地苏区群众购买;

四,恢复红白两区通商,双方均有保护对方采购人员之责。

而备受南京国民政府排挤的十七路军总指挥杨虎城,也在积极寻求与中国共产党的联系,通过中共中央北方局特科传达意思:

赞同你共同抗日之主张,愿前往东北军做张学良的工作,可以与中共红军签订互不侵犯的条约,还能与中共建立电台联系。

1936年的秋天,

红军、东北军和十七路军

“三位一体”的西北局面形成,“兵谏”准备正紧锣密鼓地进行。当时三方为接下来的抗日需要,纷纷开办军官训练团,给训练军官大力宣扬中共之抗日主张,解释共同抗日的必要性道理。

西安事变,张、杨两人让步,换来蒋介石极具“领袖”风格的回应

十七路军

西北风起云涌的抗日救亡运动,引起国民党情报部门的注意,蒋介石收到了消息,但当时国民党正忙于“两广事变”,腾不出手。1936年9月,蒋介石顺利解决了“两广事变”,注意力再次转到西北地区。

此时日本持续向华北方面增兵,意图吞下整个华北的狼子野心昭然若揭;但冥顽不化的蒋介石还在盯着中央红军,不顾大规模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一意孤行要彻底剿灭中央红军,为此他还增派大量军队到陕西和甘肃,力求一举拿下中国共产党。

1936年10月22日,蒋介石乘坐专机抵达西安,在下榻华清池又宣布了自己新的“剿共”计划,并督促着张学良的东北军和杨虎城的十七路军按照计划行事。此时的张学良有些犹豫,对“兵谏”的主意摇摆不定,遂向蒋介石再一次提出了

“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的旧主张。

张学良为了让自己这份主张显得更有信服力,特别声明这是东北军全体官兵的共同诉求;杨虎城在一旁委婉表示,十七路军愿为抗日赴汤蹈火。蒋介石听完,没任何表示,只是再次强调“剿共”计划不容有失。

西安事变,张、杨两人让步,换来蒋介石极具“领袖”风格的回应

蒋介石处理公务

1936年10月31日,蒋介石赶往洛阳,不停调兵遣将,湖南、湖北两地原先镇压“两广事变”的30个嫡系师北调。1936年11月初,

绥远抗战爆发

,张学良原以为蒋介石计划变了,所以再次请缨抗战,老蒋再次拒绝。

东北军和十七路军

消极“剿共”、一心抗日

,蒋介石算是看出来了。1936年12月4日,蒋介石再次乘专机飞往西安督战。这一次,蒋介石面对面向东北军和十七路军的旅长及以上的军官进行训话,表示需严格执行“剿共”命令。

12月7日当晚,张学良欲再劝蒋介石,被杨虎城拦下,他说

蒋介石是个死脑筋,再怎么劝都没用,我们再找他说这件事,很可能露出马脚

。张学良不听,他觉得蒋介石这人十分骄傲,认为自己等人只会服从,根本不会采取实际行动反对。

不得不说,张学良不愧是做过蒋介石兄弟的人,对他的脾性是摸透彻了。当晚,张学良再次对蒋介石进行建议,而且是痛哭流涕地说,仍未改变其“剿共”心意。事后,张学良对杨虎城说:“

我们为了国家,对蒋已经仁至义尽,现在只有干的一条路。”

“干”就是指“扣蒋”。

西安事变,张、杨两人让步,换来蒋介石极具“领袖”风格的回应

张学良与蒋介石的合影

1936年12月12日凌晨2点,东北军上层将领白凤翔、孙铭九等九人一同先至华清池;5点,捉拿蒋介石的行动正式开始。东北军封锁华清池,白凤翔、孙铭九等九人直奔蒋介石的卧室。蒋介石被活捉,陈诚、蒋鼎文等大批国民党军政要员也被十七路军扣押。

1936年12月12日上午,杨虎城和张学良向南京国民政府和全国发出通电,说明此次行动的目的,并明确提出八大救国主张。

西安事变爆发后,国民党内部对此次事变有两种不同看法,故分成两大派。一派是以何应钦为首的主战派,主张进攻西安,起兵讨伐张学良部,同时将张学良等人撤职查办;这一派的支持者大部分是黄埔系军人。要是他们真这么干了,蒋介石绝对凶多吉少,活不下来。

另一派是以宋美龄、宋子文为首,支持者主要是蒋的姻亲嫡系,他们是主和派,主张先和平解决眼前的事,了解张学良等人的实际需求,再救出蒋介石,不要贸然武力讨伐。

两派的人谁也说服不了谁,也没个德高望重的领头人拍板,最后主战派和主和派各干各的。主战派调兵遣将,意图东西两翼夹击西安,以最快的速度镇压此次事变。

当天,驻守洛阳的第46军就迅速开进至潼关,精锐中的精锐中央军校教导总队也从南京出发占领渭南。与此同时,何应钦派出大量飞机至西安进行空战侦察,并对三原等地进行大肆轰炸。这是生怕张学良不杀蒋介石啊。

西安事变,张、杨两人让步,换来蒋介石极具“领袖”风格的回应

何应钦

而主和派由宋子文和宋美龄找来重要人物去西安了解情况,之后两人也去西安谈判了。

幸好张学良和杨虎城等人不偏激,不是真想弄死蒋介石,不然就悬了。

“逼蒋抗日”

是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的初衷(要蒋介石抗日还得这样逼着,也真是够了)。蒋介石被成功捉拿后,认为自己无论怎样都是必死无疑,遂采取拒不合作的强硬态度。这种反应,脱离了张、杨两人的预料。

十日后的12月22日,宋子文和宋美龄抵达西安,告知蒋介石国内、国外的形势,这才让他放松警惕,不再怀抱着死志面对杨虎城和张学良的要求,表示同意与西安方面谈判。

不曾想,蒋介石似乎是空手套白狼,提出前提条件:

谈定的所有条件均不作书面签署,所有条件均以其领袖的人格担保,回到南京后执行。如果张、杨二人还接受自己的领导,那就必须接受不进行书面签署作为谈判前提条件;如果不答应,那就没必要谈了。

这让杨虎城和张学良犯了难,但也理解蒋介石的做法:

西安事变的扣押和监禁,让蒋介石颜面扫地,其领袖的声望和品格遭到“极大的损害”;若在这种条件下对谈判协议做出书面签署,相当于肯定和放纵了张学良和杨虎城的以下犯上的作乱行为,而且这将是他本人对过去的认罪书。

西安事变,张、杨两人让步,换来蒋介石极具“领袖”风格的回应

宋子文和宋美龄

唯有不签署书面协议,才能勉强保留蒋介石的颜面,方便其回到南京对外解释。而且蒋介石认为,若是张学良和杨虎城真是

以国家大局为重,势必同意自己的条件,否则就是蓄意侮辱自己

关于这一问题,东北军和十七路军的高级将领坚决表示:

没有蒋介石签字,绝不释放!

这个意思还联合传达给了宋子文。综合各方考虑,杨虎城和张学良最终不顾军中高层的反对,选择同意了蒋介石的谈判前置要求。

释放蒋介石的问题上,由于东北军和十七路军部分将士的不满,宋子文和宋庆龄要求早日释放。张学良和杨虎城对于尽早放蒋一事表示赞同。蒋介石好歹是国民党的领袖,无论是国际形势,还是国民党内部党派、地方实力军阀,以及东北军和十七路军内部,关于长期扣留蒋介石在西安,是弊处远远大于利处的。

最终,张学良、杨虎城在与宋子文等人达成10项口头协议后,张、杨都放弃了原先有条件释放蒋介石的主张,并由张学良独自送蒋介石回南京。

张学良和杨虎城的种种重大让步,促成了西安事变早早和平解决。

西安事变,张、杨两人让步,换来蒋介石极具“领袖”风格的回应

杨虎城照

张学良和杨虎城的让步,主要是他们个人的为国公心,其次就是国内外各方势力的反应和抉择。但是,这种让步换来蒋介石的怎样报答呢?

12月25日下午4点,张学良毅然决然与蒋介石登上飞往南京的飞机。可这,却是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

张学良抵达南京后,蒋介石迅速派人将其控制起来,将他进行软禁和监视。就这样,张学良与外界彻底失去了联络,这一失就是52年,直到1988年1月13日,蒋经国逝世,才有所放松。李登辉执政后,也就是1990年起,张学良全面恢复人身自由,这时抗日战争结束、解放战争结束,新中国正在蓬勃发展,他看着外界的一切,感到无比的陌生。

说回张学良刚被扣押之后的事。蒋介石一落地南京,蒋介石就领导着国民党内部的黄埔系着手阴谋报复的事。1937年3月,蒋介石以整编为名,将东北军彻底肢解,不仅压缩编制,还分散驻防。

而杨虎城呢,在1937年1月,被南京国民党政府撤职留任,6月被逼出国“考察”,游历美、英、法、德等国,宣传华侨抗日主张。

西安事变,张、杨两人让步,换来蒋介石极具“领袖”风格的回应

杨虎城与子拯中、女拯坤

但是,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全面抗战爆发后,杨虎城因爱国的拳拳之心,遂向蒋介石多次发电,要求回国抗日,均遭拒绝。

1937年11月,杨虎城决定回国,为抗日贡献一份力量,不能领兵就不能吧,他从法国回到香港,刚准备参加抗日工作,就被国民党特务诱至南昌囚禁,被囚禁的还有他的秘书、家人,众人先后被关押在湘、黔、川等地。

1949年,转向亲共的国民党代总统李宗仁曾下令释放杨虎城,可下面全是蒋介石的心腹旧部,因此命令未能实施。1949年9月6日,国民党弃守重庆的前夕,蒋介石下令处理杨虎城等人。

杨虎城,其幼子杨拯中、幼女杨拯贵,秘书宋绮云和夫人徐林侠,他们的幼子宋振中等一共8人,在重庆戴公祠被军统特务用匕首捅死。8人遗体,还被军统特务用硝镪水毁灭了。而十七路军,其上级军官早在1937年杨虎城出国“考察”时,被蒋介石分化、收买,彻底融入到国民党军中。

张学良和杨虎城的下场,十分符合蒋介石此人的性格和作风;他很矛盾也很纠结,做很多事情都很摇摆不定,对自己的面子看得很重,为人也很骄傲,因此对杨虎城和张学良的处理皆是关押囚禁再做处理(张学良未被处死,很大部分是蒋的妻子宋美龄的功劳);说恨吧,他只囚禁,最后才杀;不恨吧,他又是把人囚禁了十余年、数十年,给予精神上的折磨。

西安事变,张、杨两人让步,换来蒋介石极具“领袖”风格的回应

张学良晚年

所以说,蒋介石心眼小,做事很不干脆利落。若是张学良和杨虎城早知道自己在西安事变中做出这种让步后,还落得这么个下场,即使不杀了他,也会选择不再让步这么大,弄得自己一点人身安全保障没有。

西安事变,张、杨两人让步,换来蒋介石极具“领袖”风格的回应

自我检讨的蒋介石

1957年,毛泽东和刘少奇共同建议出版《蒋介石文集》。两人的出发点不同,但又殊途同归。刘少奇是想多一点历史客观性,毛泽东主席则不一样,他在一次讲话中提及:

“许多人都恨蒋介石,但大多数人不知道他是怎样一个王八蛋,所以我们必须出版他的著作集。”

不得不说,这是毛主席无疑了,真性情。

世间之事,各人观点,皆在评论处见分晓。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