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粟裕本来想放高邮城内日军一条生路,却被顶撞道:你们新四军不配

前言

世人只知解放战争中的粟裕乃是天降神兵,指挥的孟良崮战役,莱芜战役,淮海战役都成为了教科书级别的存在,却不知抗日战场上的粟裕,也是不遑多让的存在。

就比如今天本文要讲的高邮战役,就是粟裕指挥作战的。

高邮战役虽然不是著名的一场教科书战役,但却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因为高邮战役是中国抗日战场上的最后一战。

粟裕在这场战役中,指挥新四军以秋风扫落叶之姿,将日寇打得丢盔卸甲。

粟裕本来想放高邮城内日军一条生路,却被顶撞道:你们新四军不配

粟裕

至于这场战役到底是如何发生的?以及过程中又有哪些故事?

今天的简史档案馆就跟大家聊聊粟裕在高邮战役中发生的故事。

蒋介石恨透粟裕

不管是官方正史,还是民间野史,高邮战役是绝对和国民党脱不开关系的。

所以我们先来说说高邮战役到底是如何引起的?

这一切,还得追溯到1934年,当时的粟裕不管是在红军时期,还是抗战时期,都是在南方活动作战,北方几乎很少踏足,而粟裕在解放战争中大放异彩,大部也是在南方这片土地上完成的。

1934年初,根据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的命令,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要与方志敏领导的红十军以及一些地方武装合编,成立红军第十军团。

粟裕本来想放高邮城内日军一条生路,却被顶撞道:你们新四军不配

红十军团成立后,奉命转到了外线作战,此时的粟裕也正式调任红十军团参谋长。

随后按照中央命令,粟裕率领先头部队突围出封锁线,虽然死伤不小,但总算安全到达了闽浙赣苏区。

这里的闽浙赣苏区,说白了就是蒋介石的老家浙江一带,粟裕突围到浙江之后,马上建立了浙西南游击区,还担任了挺进师的师长。

但是挺进师只有区区四五百人,粟裕如同掉入狼口的羊,此时的粟裕心境如何,想必我们也能略感知一二吧。

但粟裕不愧是战神级别的人物,虽然因为电台损坏,联系不到上级,但是粟裕并没有自暴自弃,反而决定要独立带领这四五百人,在蒋介石老巢做个大活。

粟裕本来想放高邮城内日军一条生路,却被顶撞道:你们新四军不配

毛主席

至于是什么大活?

那自然是粟裕在蒋介石老家进行的三年经典游击战了,别看只是游击战,比不上大兵团作战,但时不时给你来一刀,蒋介石就是铜墙铁壁也有受不了的一天。

粟裕在这三年里非但没有出现颓势,还打得有声有色,后世评价粟裕这三年的游击战,相当于是在蒋介石心脏上

“哪吒闹海”

蒋介石自然气得要死,于是多次派遣大军,发誓要把粟裕一部成功围杀在南方。

可是粟裕岂是坐吃等死之人?

蒋介石硬实力强,那粟裕就不和你拼硬实力,机动作战调动着你满处跑,蒋介石恨的牙酸,可那又怎样?

粟裕不仅在这三年里没有被抓住过,反而多次给蒋介石意想不到的痛击,或许也是这时,蒋介石彻底恨上了粟裕。

粟裕本来想放高邮城内日军一条生路,却被顶撞道:你们新四军不配

蒋介石

经过粟裕不懈的坚持,终于等到了国共合作的一天,也就是西安事变之时,蒋介石虽然不想联共,可前有张学良火枪顶头,后有共产党围追堵截,蒋介石也只能被迫合作。

可蒋介石本着恨透粟裕的想法,居然提出了联北不联南的条件,说是只承认陕北的共产党红军,至于粟裕在南方的区区游击队,蒋介石根本看不上眼。

这就是蒋介石了,迷惑操作一套一套的,都打不过粟裕的区区游击队,也不知道哪里来的勇气看不上。

后来蒋介石再一次围攻粟裕,决定报粟裕南方骚扰之仇,可终究还是被粟裕打得缩了头,蒋介石无奈,眼见一次次落败,只能承认了南方游击队的存在,随后新四军也正式成立了。

粟裕本来想放高邮城内日军一条生路,却被顶撞道:你们新四军不配

可此刻,蒋介石对粟裕的恨意却是越发的明显,这也为接下来的高邮战役埋下了伏笔。

国民党联合日军为难粟裕

前文提到,粟裕不管是在红军时期,还是抗日战场,甚至是解放战场上,对于南方的判断以及熟悉,可谓是无人能及。

进入到抗日战场上,粟裕在从开始到结束时的8年里,彻底摸透了南方战场的地形,吃透了水乡的优势,所以在抗日战场上,也是一往直前,占尽了战场上的优势。

经过中国人民八年艰苦卓越的抗战,终于在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向全日本广播,接受波茨坦公告、实行无条件投降,结束了战争。

按道理说,日军已经颓势,大部势力退去,应该再无反抗之机,可位于江苏高邮城内的一部分日军,却自顾自说的要表示效忠天皇,喊出了坚决不投降的口号。

粟裕本来想放高邮城内日军一条生路,却被顶撞道:你们新四军不配

是谁给了这帮几千残部日军的信心?

那自然和蒋介石又脱不开关系。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本应该是普天同庆的好消息,蒋介石却在这时候又动了歪心思。

于是在同年11月,蒋介石急忙召开了国民党高层会议,会议上蒋介石提出了要发动全面内战的准备,还指出第一步就是要整治南方的新四军问题。

心眼小如蒋介石!

当初粟裕在南方游击战中耍的蒋介石团团转,原以为国共合作能够突破这层枷锁仇恨,没想到蒋介石一直记到了抗日战争结束,真乃无语也!

粟裕本来想放高邮城内日军一条生路,却被顶撞道:你们新四军不配

陈诚

蒋介石在会议上提出后,亲信也是干女婿陈诚立马站出来表示忠心:

一定会在两个月内彻底消灭南方的共产党,不留喘息之机。

就拿切西瓜来比喻,此刻的华中地区上站满了解放军,蒋介石想做的是把解放军一分为二开来,再包围歼灭,切这一刀肯定是从西瓜中间切开,那中间位于哪里?

就是高邮!

为了从高邮实现突破,蒋介石立马派人去通知了在高邮古城内盘踞的日本残部,说是不要向新四军投降,应该向国民党投降才对。

这帮城内的日本鬼子,本来就不想投降,一听有人联合帮其撑腰,更加有恃无恐,所以这才发生了江苏高邮城内日军坚决不投降,要效忠日军天皇的行为。

粟裕本来想放高邮城内日军一条生路,却被顶撞道:你们新四军不配

蒋介石的一切行为,粟裕都看在眼里,因为粟裕一直关注着南方形势,尤其是高邮这片土地,粟裕完全明白并且猜到了,蒋介石一定会在抗日战争胜利后,拉开下一场内战的序幕,所以此刻蒋介石的所作所为,对于粟裕来说,并不是出乎意料,而是意料之中。

1945年12月初,粟裕在彻底确定国民党心意后,连忙向中央军委以及新四军的总部发出电报,电报上说道:

高邮此刻是战略要地,国民党的企图是利用高邮来分割华中。建议新四军应该立刻组织三个纵队的兵力攻占高邮,同时谨防国民党25军增援高邮城内日军。

中央军委在收到粟裕的电报后,连忙召开会议商讨,两天后回电粟裕:

粟裕本来想放高邮城内日军一条生路,却被顶撞道:你们新四军不配

立刻展开高邮战役,打击侵华日军的嚣张气焰。

津浦线和陇海线的争夺

高邮战役开始前,粟裕其实还抱有和平解决的一丝幻想。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伤亡,粟裕决定派遣新四军内一位投诚的伪军高级军官到高邮城内劝降,原想着这位军官回到城内,经过一番劝说,可能会避免这场高邮战役,粟裕如是想,如果真能避免,何乐而不为呢?

但是粟裕明显是把这群日寇想得太过明理了些。

这位原伪军高级军官并没有出现在粟裕帐内告诉粟裕好消息,而是出现在了高邮城的北城楼上。

粟裕本来想放高邮城内日军一条生路,却被顶撞道:你们新四军不配

是的,这位军官被丧心病狂的日本人杀了!

这位伪军军官的头颅被残忍地割下挂在了高邮北城楼的墙上,而且这群日军还狂妄地宣称:

“你们新四军不配,哪儿来的资格受降!”

除了用无耻之极形容,我想没有更适合这群日寇的言语了。

给脸不要,既然这样,粟裕也没打算再留什么遐想了,面对如此挑衅的战败者,粟裕决定一定要打下高邮狠狠地出一口气。

在攻打高邮之前,粟裕一直在深思没有下令,外人以为粟裕犹豫不敢出手,其实不然,粟裕是在思考接下来的战略布局。

粟裕本来想放高邮城内日军一条生路,却被顶撞道:你们新四军不配

蒋介石此时一直在利用津浦铁路运兵北上,这条铁路从天津始起,途径徐州、济南等地,终点在南京,可以说是一条绝对有用的铁路线。

实际上的确是,蒋介石在这条线上运兵,给苏中战场和山东战场上的我军造成了非常大的压力。

高邮重要,这条津浦线更重要,于是粟裕为了取得津浦线的控制权和主动权,粟裕再次改变了作战计划:

决定不以三个纵队的兵力去进攻高邮,而是只留一个纵队去攻打高邮,其余两个纵队则是去争夺津浦线南部。

中央军委得知粟裕新的计划后再次同意,这就是中央和粟裕之间的互相信任,一个坐观大局任其放手一搏,一个敢拼敢杀果断出手。

粟裕本来想放高邮城内日军一条生路,却被顶撞道:你们新四军不配

王必成

于是粟裕派出王必成和陶勇各自率领一个纵队驰援山东战场,但意外情况发生了,王必成和陶勇行军长途跋涉,体力消耗巨大,对津浦线的争夺完全没有优势,对于国民党也无法形成包围姿态,显然落了下风。

面对突发情况,粟裕并没有慌张,反而把眼光又放到了连接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的陇海线上,陇海线比较津浦线,尤其是徐州道海州这一段路,更像一段长城,完全隔离了山东和江苏的联系。

粟裕决定后再次直陈中央,大致内容如下:

第一、先按照原计划夺取高邮和邵伯等地,解除解放军被国民党从高邮沿着运河分割华中的危机。

第二、建议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共同组织一次大规模战役,目的在于将陇海铁路沿线彻底破坏,并彻底控制。

毫无意外,中央再次同意了粟裕所请,粟裕可以大干一场了。

粟裕本来想放高邮城内日军一条生路,却被顶撞道:你们新四军不配

陶勇

粟裕既杀身更诛心

1945年12月19日,粟裕正式发起高邮战役。

此时的高邮城内约有6000余人,1000多是日军,5000多是伪军,而高邮大门——邵伯约有1600余人,200多是日军,1400多是伪军。

粟裕此时手上约有两个纵队可用,王必成则率领一部驻守在淮海,其实在开战之前,很多人向粟裕建议等待王必成6纵归队之后再打。

可粟裕觉得晚出手不如早出手,况且高邮隔江对岸还有国民党两个师虎视眈眈,准备来接手高邮的驻防,粟裕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粟裕本来想放高邮城内日军一条生路,却被顶撞道:你们新四军不配

邵伯兵少,那就先打邵伯。

12月19日晚,粟裕下令对邵伯发起总攻,因为其兵力少,粟裕只一夜便成功占领了邵伯。

占领邵伯后,粟裕又带着部队开始肃清高邮城外的所有敌军据点,用砍树来比喻的话,就是把高邮这棵大树之外的所有横错枝节全部斩断,砍树自然也会少了很多阻碍。

成功将高邮城外据点全部消灭后,粟裕用了半天时间下令迅速包围了高邮城。

不过粟裕并没有将高邮围得水泄不通,而是采用了传统的一个包围战法:

围三开一

这个战法其实很好理解,常言道

赶狗入穷乡,必遭反噬

粟裕深谙这一道理,所谓围三开一战法,也就是粟裕下令我军的两个纵队围住高邮城的东、西、北三个方向,而把南面放开。

粟裕本来想放高邮城内日军一条生路,却被顶撞道:你们新四军不配

此举既能掌握主动权,又能给城内的日军部队一线生机,不至于让他们殊死一搏,只要城内不鱼死网破,那对我们攻城的难度也就小了一些。

围住高邮城后,粟裕并没有采取猛攻战法,而是选择

“诛心战法”

,也就是所谓的:攻城为下,攻心为上。

至于粟裕是如何诛心的,下面简单给大家概括一下:

第一、先提出日本天皇已经投降的事实,这一点并不是白白浪费口舌,毕竟日本投降可能只有一些日军将领得知,手下士兵却有可能浑然不知。

第二、发挥宣传大队的作用,也就是拉横幅,发传单,横幅上写着“早点投降,你的家人还在等你”等等话语,刺激日军士兵的不抵抗精神。

第三、利用之前战场上缴获的日军收音机,在战场上放着日本歌曲《思乡曲》,进一步勾起日军思乡之情,放弃所谓效忠天皇的思想。

诛心战法实施完毕,粟裕也在这段时间内安排好了真正的攻城之计,可以说粟裕此举,既为杀身更为诛心,实在是高!

粟裕本来想放高邮城内日军一条生路,却被顶撞道:你们新四军不配

真正的攻城计划如下:

第一、东面是佯攻,也就是假动作进攻,北面和西面才是主要的进攻方向。

第二、为了进一步迷惑敌人,使他们相信主攻方向在东面,要在东面方向挖交通壕,铸造堡垒,炮弹在总攻一刻优先供应东面,越猛越好。

第三、西面地形复杂,再加上东面的运筹帷幄,敌人一定认为西面无恙,趁此机会在西面安插一支特战营,利用云梯翻上城墙,造成致命一击。

第四、待特战营拿下西面,需要尽快向北面靠拢,接应北面的主攻战士。

第五、如若特战营偷袭失败,则立马全部转成强攻。

可以说,这五条计划,每一条粟裕都想到了万种结局,周密详实,毫无漏洞。

12月25日晚,粟裕发起总攻,新四军的炮火开始对着高邮城内狂轰乱炸,我军也早就准备好了

“土坦克”

,所谓

也就是用棉被沾着水裹在小车上,用来抵挡敌人的子弹。

粟裕本来想放高邮城内日军一条生路,却被顶撞道:你们新四军不配

一切都如粟裕计划一样,东面发起猛攻,北面和西面潜上城墙,南面也开始出现部队,一切都按计划进行。

经过数小时的战争,我军成功在26日清晨进驻高邮城内,包围了日军总部。

在包围日军总部同时,粟裕并没有闲下脚步,转身又把企图从扬州北援日军的国民党击退。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粟裕在进驻高邮城内后,有多名日本人忽然穿着干净的和服跑了出来,举起双手说道:

我们是大大的良民。

还祈求粟裕不要杀害自己。

粟裕觉得奇怪,于是派手下去检查一下这群自称良民的日本人,当战士们带着这群日本人赶往住所开始搜查时,这群人反倒不打自招,而战士们也从桌子底下搜出了破破烂烂的日本军装。

果然,不过是一群假装良民,其实是想要逃过制裁的懦弱日军罢了!

直至12月29日,粟裕率领部队共歼灭日军1200余人,伪军8000余人,缴获了各种炮约80余门、6000余支枪,成功的歼灭了残留在华中解放区内的日伪军据点。

粟裕本来想放高邮城内日军一条生路,却被顶撞道:你们新四军不配

在拿下高邮战役后,粟裕并没有稍作歇息,反而是开始考虑起了陇海线的控制权。

于是在高邮休整补充半个月后,粟裕又率部踏上了陇海线,开始正式向南部进攻。

1946年1月10日,粟裕正式发起进攻,两个纵队分头行动,不出意外地拿下了徐州到连云港一带的重要据点,目前只剩下了最让粟裕头疼的赵墩车站。

赵墩车站这里其实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日伪军兵力也并不占优势,最难打的一点在于赵墩车站修筑有碉堡,而日伪军龟缩于站台之中,我军强攻不下,属实是一个不小的麻烦。

粟裕本来想放高邮城内日军一条生路,却被顶撞道:你们新四军不配

左三为粟裕

为此浪费了粟裕不少的时间,经过一番研究,粟裕决定:

派一个营的兵力绕过铁路,到达碉堡的北面位置,对碉堡发起南北攻势,然后用手榴弹和爆破筒引爆地雷,机枪队再掩护突击队靠近碉堡,彻底歼灭堡内敌人。

战士们按照粟裕的指示,立刻就成功全歼了碉堡内的敌人,成功的拿下了赵墩车站。

自此,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两部兵力也成功会合,正式拉开了解放战争中的最强部队——

华东野战军

的新篇章!

声明:本文为头条号简史档案馆原创文章,任何未经允许的转载、抄袭、洗稿行为发现必究!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