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蒋介石借刀杀人!女子替父报仇,成功刺杀孙传芳,冯玉祥替她说情

1935年11月13日下午15点,在天津市的居士林里佛堂里,原北洋军阀五省联军总司令孙传芳被一个叫施剑翘的女子连打三枪,当场死亡。

当天下午18点,在《新天津报》上首先刊登了这一则消息,标题是“孙传芳被刺死,施小姐报父仇”。

当国民政府最高法院在判决的时候,考虑到施剑翘有投案自首的情节,而且是“替父报仇”的名义,仅仅判处了她七年的有期徒刑。

蒋介石借刀杀人!女子替父报仇,成功刺杀孙传芳,冯玉祥替她说情

施剑翘

但是,当这个判决结果传出来之后,江宁、扬州、江都妇女会和旅京安徽学会、惠州学院等团体纷纷通电呼吁,要求国民政府最高法院特赦施剑翘。

在对施剑翘的第二次开庭审理中,面对孙传芳的残余势力对法院的施压,时任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的冯玉祥站了出来。

虽然冯玉祥与施剑翘没有见过面,但与她的叔叔施从云(也有传说是她亲生父亲)可是老相识了。

当冯玉祥得知这件事情后,被这个替父报仇,为民除害的女子所感动,他立即联合国民党的元老李烈钧、张继等人,请求南京政府特赦施剑翘。

为了这个事情,冯玉祥还亲自与蒋介石当面商量,最终蒋介石以南京政府的名义将施剑翘无罪释放。

蒋介石借刀杀人!女子替父报仇,成功刺杀孙传芳,冯玉祥替她说情

在施剑翘被赦免的整个过程中,冯玉祥从中起到了最为关键的作用。那么,冯玉祥为什么要帮助施剑翘呢?

要想弄清楚这个,还要从冯玉祥和施从云的关系讲起。

早在1911年,当时的施从云担任清政府新编陆军第二十镇第79标2营管带,王金铭担任第79标1营管带,而冯玉祥则担任第83标3营管带。

这一年的10月10日,清政府决定在直隶(如今的河北)举行第三次军事演习。军事演习的目的就是为了显示“满强汉弱”,维护专制皇权的统治。

其中,参加这次军事演习的东军第六镇统制吴禄贞、第二十镇统制张绍曾和第二混成协统领蓝天蔚三人开始密谋,计划在演习开始的时候,向同样参加军事演习的西军发动攻击,然后进攻首都。同时还秘密约定,武汉方面也同时举兵起义,迫使清政府首尾不能相顾。

蒋介石借刀杀人!女子替父报仇,成功刺杀孙传芳,冯玉祥替她说情

施剑翘被赦免

但是,事情并没有朝着他们原先计划的那样发展。

武昌起义取得成功后,起义军很快占领了武汉三镇(武昌、汉口、汉阳),并在湖北成立了中华民国军政府,黎元洪被推选为大都督。

此时的清政府紧急命令东军和西军停止军事演习,并调集各部队前往武汉镇压起义军。

就在这个时候,东军密谋起义的计划暴露了,王金铭、施从云和冯玉祥极力说服了第二十镇统制张绍曾,积极响应南方的起义军,并在滦州截获了清政府运往南方镇压起义军的军火物资。

在截获清军的军火后,张绍曾和吴禄贞立即联合反抗清政府,他们向清政府发报说:“废除内阁,速开国会,实行立宪,实行我们提出的改革《十二条政纲》。”

当时,在滦州的新军还建立了中华民国北方军政府,三位主要的领导人王金铭、施从云和冯玉祥,分别担任北方军政府的大都督、总司令和总参谋长。

蒋介石借刀杀人!女子替父报仇,成功刺杀孙传芳,冯玉祥替她说情

冯玉祥

就在发起滦州兵变的同一天,山西农民军杀死了山西巡抚陆钟奇,宣布正式山西独立,这给了清政府很大的威胁。

于是,清政府只好暂时答应了《十二条政纲》,还释放了被关押的政治犯人,撤销皇族内阁,实行立宪。以《十二条政纲》为蓝本,起草了宪法,称为《重大信条十九条》。

然而,清政府并不是真的要妥协,他们一边假装奉承起义军,一边秘密部署打压起义军的行动。

首先,清政府任命张绍曾为“宣抚大臣”,将他调离了滦州,变相削去他的兵权,将第二十镇的兵力化整为零,最终难逃被害的命运。随后,参与策划起义的另一位大将,第六镇统制吴禄贞在石家庄也遭到了清政府的暗杀。

而张绍曾的部下王金铭、施从云等人也相继被清军逮捕后枪毙,身为中华民国北方军政府的参谋长冯玉祥,他当时跟袁世凯手下的一个大将陆建章的关系非常好,甚至还娶了陆建章的侄女。

蒋介石借刀杀人!女子替父报仇,成功刺杀孙传芳,冯玉祥替她说情

就这样,在陆建章的力保之下,冯玉祥侥幸捡回了一条命。

滦州起义最终以失败而告终,或许是冯玉祥对曾经与自己并肩战斗过的王金铭和施从云心存感激,所以对他们的家人都格外照顾。

1930年,中原大战结束后,冯玉祥战败而下野,之后便一直在泰山过着隐居的生活。

直到1935年11月,由于当时日本人在华北地区闹得很厉害,蒋介石迫切需要团结国内的各个势力,所以把冯玉祥从泰山上请了下来。

冯玉祥回到南京后,蒋介石几乎每天都与他在一起商谈问题,并任命他担任国民政府副委员长,地位一下攀升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高度。

就在冯玉祥抵达南京后不久,便发生了“施剑翘刺杀孙传芳”的事件,施剑翘就是施从云的侄女,她的父亲施从滨曾被孙传芳杀害。

蒋介石借刀杀人!女子替父报仇,成功刺杀孙传芳,冯玉祥替她说情

施剑翘(后)和兄嫂

冯玉祥在1935年11月30日的日记中写道:“同施则凡、施中达二世兄,去见焦易堂、居觉生先生,专为大赦施剑翘女士之事。”

焦易堂当时是国民政府最高法院院长,居觉生是司法院院长,在当时的“人治大于法制”的情况下,判处了施剑翘七年的有期徒刑。

当“施剑翘刺杀孙传芳一案”二审的时候,冯玉祥再次四处游走,替她说情,甚至直接找到了蒋介石。而蒋介石也非常给冯玉祥面子,随后就命令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对施剑翘发布了赦免令。

就在施剑翘被无罪赦免之后,全国上下议论纷纷,许多人都说:“施剑翘能够成功刺杀孙传芳,以她自身的能力肯定做不到,幕后一定另有高人指使。”

蒋介石借刀杀人!女子替父报仇,成功刺杀孙传芳,冯玉祥替她说情

孙传芳

更有甚者,人们把“幕后的高人”直接指向了国民党的蓝衣社。

人们对蓝衣社的猜测也并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在施剑翘刺杀孙传芳的过程中,使用的手枪是一把由比利时FN公司生产的勃朗宁M1900式自动手枪。这种枪的一个很大特点就是,它的体积小、重量轻,便于藏在身上,不容易被人发现。

根据施剑翘的交待,这把手枪是她从一位退役军人那里买来的,显然是不对的。因为在当时的部队中,根本没有人使用勃朗宁M1900式自动手枪,只有国民政府内部才拥有。

蓝衣社是1930年国民党成立的一个内部组织,又称为“力行社”,目的是克服日本入侵危机,制止国民党内部腐化堕落。后来,蓝衣社被国民政府独裁专制主义所利用,成为了国民党内部党同伐异的利器,他的头目就是臭名昭著的军统特务头子戴笠。

施剑翘刺杀孙传芳一案,假如真的是蓝衣社在背后操纵,那么,蓝衣社为什么要利用施剑翘杀掉孙传芳呢?

蒋介石借刀杀人!女子替父报仇,成功刺杀孙传芳,冯玉祥替她说情

1933年,长城抗战结束后,南京国民政府与日军签订了《塘沽停战协定》,日军的势力不断向华北渗透。

两年后,南京国民政府委员何应钦与日本天津驻屯军司令梅津美治郎签订了《何梅协定》,内容主要是:“取消河北境内的国民党组织,撤出河北境内的中央军,取缔一切反日团体和反日活动等。”

随后,日本侵略者和汉奸开始大肆宣扬“华北五省(河北、山东、山西、察哈尔和绥远)自治”。

在这种情况下,南京国民政府派出蓝衣社在华北地区实施暗杀行动,又被称为“北国锄奸”行动,主要针对的就是汉奸头目,而这种带有政治色彩的暗杀行动也是极具风险的。

蒋介石借刀杀人!女子替父报仇,成功刺杀孙传芳,冯玉祥替她说情

长城抗战

蒋介石实施的“北国锄奸”行动,实际上是触动了日本人的利益。

日本人一方面向南京政府提出抗议,另一方面,派出日本特务头子土肥原贤二奔波于保定、太原、济南、天津等地,企图利用冀察平津地区的宋哲元、山西的阎锡山、山东的韩复榘、河北的商震等人来实现“华北五省自治”。

土肥原贤二动用了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四处拉拢一切可以拉拢的势力,而此时正在天津隐居的孙传芳自然也在他的拉拢范围之内。

土肥原贤二长期在中国从事间谍活动,能够讲出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是日本陆军特务系统中赫赫有名的“中国通”。

土肥原贤二多次登门找到孙传芳,劝说孙传芳与日本人合作,但都无功而返。于是,他想到了一个孙传芳的老熟人,时任日本

陆军参谋本部第2部部长的

冈村宁次,计划让冈村宁次来劝说孙传芳。

蒋介石借刀杀人!女子替父报仇,成功刺杀孙传芳,冯玉祥替她说情

土肥原贤二

看着日本人三番五次地不停登门拜访孙传芳,自然也就引起了蒋介石的猜忌。蒋介石心想,一旦孙传芳与日本人合作了,将会对南京国民政府和华北地区非常不利,必须要想办法除掉孙传芳。

随着亲日派汉奸天津《国权报》社长胡恩博、天津《振报》社长兼伪“满洲国中央通讯社”社长白逾桓接连在日租界内被刺杀,时任华北驻屯军参谋长的酒井隆放出话来:“他们两人是被国民党蓝衣社所杀。”

一时间,这个事情引起了日本方面的强烈抗议,甚至以战争相威胁,要求国民政府将蓝衣社、军政机构和宪兵团全部撤出北方。

蒋介石认为,若是直接通过蓝衣社将孙传芳杀害,一旦被日军抓住把柄,很可能会带来不必要的大麻烦,于是就产生了“借刀杀人”的想法。

蒋介石借刀杀人!女子替父报仇,成功刺杀孙传芳,冯玉祥替她说情

据说,蒋介石之所以想要杀掉孙传芳,不仅仅是因为他与日本人来往密切,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孙传芳在下野之后,一直都在暗地里从事着一些对蒋介石不利的秘密活动。

于是,蒋介石通过陈调元部队的师长施中诚,唆使施剑翘以“替父报仇”的名义刺死孙传芳。

施剑翘的父亲施从滨,在1926年被孙传芳在蚌埠车站南侧斩首杀害。一方面,施剑翘愿意替父亲报仇雪恨;另一方面,蒋介石也想借助施剑翘的手除掉孙传芳。

在蓝衣社的暗中帮助下,为施剑翘提供了手枪和孙传芳的出行时间表。并约定在刺杀成功之后,由冯玉祥为她担保出狱,在一系列的有利条件下,施剑翘终于决定着手行动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