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999年老人拿着报纸失声痛哭:这么多年,我的身份终于可以公开了

1990年的一天,78岁高龄的梁焕起床,从门外的报箱中抽出了今天的报纸,开始一边阅读,一边吃早饭。这是老人家雷打不动,几十年的习惯,不过今天不一样的是,老人家读着读着,突然流下了泪水。

坐在饭桌旁的儿子梁仲玉赶忙上前为父亲擦拭泪水,他不明白从不轻易掉泪的父亲,怎么看着报纸就能哭出来了。接过今天的报纸,梁仲玉看见今天的报纸的头条印着“寻访1953年破获华南行动的小英雄”的文章。

擦干泪水后,

老人说道:“这么多年了,我的身份终于可以公开了”。

那么,梁焕老人的真实身份究竟是什么?他和报纸上的文章又有着怎样的关系,为什么这么多年,老人要隐瞒身份呢?

1999年老人拿着报纸失声痛哭:这么多年,我的身份终于可以公开了

秘密受召,梁初特勤

故事的一切,都需要从1949年说起,那个时候新中国刚刚成立,国民党反动派败退台湾,但敌人亡我之心不死,仍旧在临近台湾的沿海地区,潜伏了大批的间谍分子,并多次计划实施对我国的恐怖袭击。

由于广东省刚刚解放,而且这片地区距离还没有回归的香港仅一江之隔,再加上当时的香港是由英国统治期间,所有很多欧美间谍和国民党特务都是从香港进入中国大陆的。彼时,广东省内部的沿海城市都成为了敌我双方激战的范围。

一方面是敌人不断地对我们进行渗透,并伺机计划实施恐怖活动。另一方面是我们的工作人员要侦察,找出这些敌人的线索,在他们实施恐怖袭击之前,将他们抓捕归案。

1999年老人拿着报纸失声痛哭:这么多年,我的身份终于可以公开了

当时的深圳市还只是一个小渔村,全村人口不超过5000人,可是就是这样一个小地方,就成了敌我双方战斗的第一线,只因为该地区有一座不到百米的桥梁罗湖桥,罗湖桥连接着香港新界和深圳罗湖。这里常年混迹着一批行走在两地之间的搬运工。

负责在深圳驻扎的是解放军边防公安30团,这支部队主要的工作任务就是侦察敌情,找出国民党特务和间谍。为完成组织交代的任务,

30团的一名叫徐展的参谋提出,主动派出特勤,打入敌人的内部,一举端掉敌人的团伙。

而特勤的目标,自然而然地就落在了搬运工的身上,

原因有两点,第一是这群搬运工刚好符合国民党特务传递信息的需求,第二是搬运工身份普通,没有军人和警察身上的气质,所以不容易被怀疑。

1999年老人拿着报纸失声痛哭:这么多年,我的身份终于可以公开了

很快,一个名叫梁初的搬运工,进入徐展参谋的视线。梁初是一个搬运工人,但是在解放之前却是一位受欺压的老百姓,他的弟弟就因为家穷被卖了出去。直到,解放之后,梁初的家里面才慢慢过上了好日子。

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徐展发现这个人,是一个完美的特勤种子,

一方面梁初机智勇敢,善于临机应变,符合当特勤的要求,另一方面梁初对我党有着深厚的感情,不会被敌人策反。

于是徐展参谋找上了梁初,并把想让他当特勤,打入敌人内部的想法告诉了他。

对于能为政府做事,梁初一口答应了下来,他知道他现在能过上好日子,全都靠人民政府的帮助。所以在徐展找到他的时候,梁初没有半点犹豫,在经过为期三个月的培训过后,

梁初正式成为了30团侦查队的一名特勤人员,而与他直接联系的是徐展参谋,

他的其他信息一律保密,任何人不得查阅。

1999年老人拿着报纸失声痛哭:这么多年,我的身份终于可以公开了

1953年,经过长期的潜伏观察,梁初终于找到了一位可疑人物,这个人名叫

张福智

,据张福智说他是一个在赌场工作的人,但是让人感到奇怪的是他经常出现在新界,并和一些内地的搬运工打交道。

很快梁初就把这个人反映给了徐展,在强大的国家机器运转下,徐展很快就确认张福智就是国民党潜伏在香港特务站的站长。于是,徐展随即下令,让梁初主动接近张福智,并且打入敌人内部。

梁初接到任务很迷茫,他不知道该用哪种方式接触张福智,毕竟张福智是职业特务出身,梁初贸然接近,必定会引起他的警觉。巧合的是,张福智此时正准备招纳新人手,而梁初就是他看中的目标之一。

1999年老人拿着报纸失声痛哭:这么多年,我的身份终于可以公开了

两人在双方都有意的接触下,很快就成为了朋友。一天张福智主动找到了来香港搬运货物的梁初,并对梁初说道:“你这天天搬货,能挣几个钱,累死累活的,到了晚年肯定会的一身病”

梁初很快就听懂了,张福智准备拉拢他,于是连忙接话道:“是啊,我也是这么觉得,可是我也没有什么发财的门道,不干这个,能干什么啊。”

张福智说:“你要是信得过我,我倒有一个挣钱的门道”

梁初询问道:“信得过,信得过,我要钱没钱的,你能骗我什么,莫不是骗我这个大活人,你快说说,是什么赚钱的门道。”

1999年老人拿着报纸失声痛哭:这么多年,我的身份终于可以公开了

张福智回答道:“是走私相机的生意,现在两地隔开了,你把东西从我们这边弄回去,肯定能赚不少钱,不过就是有点风险,万一被抓了,可是要坐牢的。”

梁初说:“没事,我现在穷得叮当响,哪还管得了那些。”

之后的几个月里,梁初和张福智就开始干起了走私相机的生意。

时间一久,张福智就对梁初放下了戒心,并主动向梁初表明身份,并要求梁初加入,告诉梁初只要好好干,党国是不会亏待他的。

在梁初答应加入香港特务站后,张福智还特地带着梁初接受了一次美国中情局的考察,事后美国人向张福智表示,梁初可以信任,张福智才彻底相信梁初的身份。

1999年老人拿着报纸失声痛哭:这么多年,我的身份终于可以公开了

多年后,据梁初回忆,

国民党特务接头信号就是在广州文德路的一个固定房屋上面放上一块砖,这表示“有情报要交流”,如果同意见面,就在这面砖的旁边再放上一块砖,就可以了。

1954年,建国五周年之际,

国民党特务想在国庆节前,对广州的重要地点和政府机关实行爆破恐怖袭击,并取名为“华南行动”。为此,张福智特地让梁初携带妻儿走私六枚美制TNT海绵炸弹,并且为可防止梁初走漏消息,张福智说道:“你可小心点,一旦消息走漏了,你的妻儿身上可都是炸弹,小心被炸死了”

1999年老人拿着报纸失声痛哭:这么多年,我的身份终于可以公开了

梁初表示:“绝对不会的,你放心,我干这事情都这么多回了,你还担心我泄漏消息?”

一方面梁初向张福智保证一定会把炸弹按时交给接头人手中,另一方面梁初立刻向徐展参谋报告此事,

在拿到炸弹以后,梁初立刻将其送至广州市公安局,并由专业人士对炸弹进行了排爆手术,防止炸弹被引爆。

随后梁初又把已经不会爆炸的哑弹移交给了前来接应的国民党特务手中,公安机关根据梁初的整个过程,一口气扫荡了国民党特务团伙,并抓捕了25名特务人员。

1999年老人拿着报纸失声痛哭:这么多年,我的身份终于可以公开了

至此新中国第一大案顺利告破,国民党反动派的华南行动,也因为特务团伙被一锅端而结束。

时任广东省政府主席的叶剑英元帅还对参与破案的公安机关予以嘉奖,并举办了盛大的庆功宴会。

事后,办案人员该升官的升官,该嘉奖的嘉奖,唯独功劳最大的梁初,没有任何收获,反倒是在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判决书上出现了他的名字,被告人梁初成为了坦白从宽的特务,免于刑事处分。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有功之臣为何反倒成为被告了呢?

1999年老人拿着报纸失声痛哭:这么多年,我的身份终于可以公开了

背上骂名,改名梁焕

原来是公安机关害怕梁初被报复,所以对他的卧底行为实行了保持,并且安排法院出具了一份判决书,给国民党反对派上演了一出假戏。

事实上,虽然公安机关公布了抓捕梁初,但是梁初本人一直在家中待着,没有参与任何审判。

随后,公安机关将梁初一家从深圳集体转移到广州,并为他安排了一个新的身份,从那天起,梁初就改名叫了梁焕,组织上还为他安排了新的工作和住房。并要求他继续潜伏,直到有新的任务为止。

凭借着新身份,梁焕又过了一段时间的平凡生活,现在的他是一名公交车司机。半年以后,广州市公安局的联系人员发生了变化,一位叫陈凡姑娘接替了徐展参谋的位职,并且为梁焕带来了一个新的任务。

1999年老人拿着报纸失声痛哭:这么多年,我的身份终于可以公开了

任务的目标恰好就是梁焕同事的舅舅。前一阵子,这位同事的舅舅从香港回来,根据广州公安机关的排查,此人很有可能就是国民党特务,为此

上级领导希望梁焕用国民党特务的手段,试试这个人,如果可以的话,最好跟他接上头,了解他此行的目地。

在接受任务后,梁焕先是以反革命分子的身份接触同事的舅舅,在确定对方的特务身份后,然后在套出对方的来意后,联合公安机关再次抓捕了敌人。

由于梁焕再次干回了老本行,他既要白天开公交车,还要晚上跟特务接头,好不容易闲下来,还需要跟陈凡传递情报,时间一久,梁焕就有的吃不消了。

1999年老人拿着报纸失声痛哭:这么多年,我的身份终于可以公开了

再加上工作期间,梁焕经常三天两头的请假,他无法跟领导解释自己去干什么了,领导不喜欢这种“偷奸耍滑”的员工,于是只能想着办法折腾梁焕,先是安排他到偏远地区上班,再让梁焕经常跑夜班。这一来二去的,梁焕的身体吃不消,心灵上也无处诉苦,最后索性就把工作辞了,专心干起了地下工作。

正所谓,人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道理,

1956年,梁焕在最后一次执行任务的时候,和两位国民党特务在街头碰见了老乡,老乡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就叫出来“梁初”的名字,两位国民党特务立即发现了梁焕有问题。当即,两位国民党特务就试图杀死梁焕,可是却被早已在附近埋伏的公安制止了。

1999年老人拿着报纸失声痛哭:这么多年,我的身份终于可以公开了

守秘多年,终见清白

自从这次身份暴露,梁焕的任务就暂停了下来,组织对他唯一的要求就是进入潜伏状态,等待下一步指令。

这一等就是等了四十多年,

梁焕虽然在广州市公安局的机密文件中是一名特勤,但是在明面上的身份确实一名反革命分子,曾经从事过国民党特务工作。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梁焕的子女们,除了大儿子早年入党,其余的子女全部受他的影响,无法入党,更无法从军从政,生活受到了很大影响。

1999年,梁焕在看到报纸上的文章后,迫切地希望组织上能够在他临终前证明他的身份,他不想在死后还要背负反革命分子的骂名了。对此曾经引导梁焕入职特勤的徐展参谋也站了出来,表示愿意为梁焕证明身份。

当政府得知后,展示出了对此事的高度重视,一方面彻查为何梁焕多年以来没有等来新的指令,另一方面要求广州市法院复查梁焕的身份,换老人家一个清白。

1999年老人拿着报纸失声痛哭:这么多年,我的身份终于可以公开了

最终在2002年,广州市人民法院撤消了对梁焕的审判,并恢复了老人的名誉,这份迟来的四十八年的清白和公正,终于到来了。

而关于梁焕为何多年来没有得到新指令处于长期潜伏的问题,

经组织上的调查,发现梁焕的上级联系人陈凡,因患病常年卧床,丧失了语言和记忆能力,根本无法跟梁焕传递信息,所以导致梁焕一直处于潜伏状态。

正义也许会迟到,但正义永远不会缺席,老人家用自己的一生向党和国家证明了,他对国家的热爱,他无私地奉献着自己,只希望国家更加繁荣昌盛。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