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岁月】一块旧手表

■ 姚劲松

回老家整理抽屉的时候,偶然发现了一块手表,杭州手表厂出产的西湖牌机械表,没有表带,只有表身。手动上了发条,表居然发出清脆的嘀嗒嘀嗒声,天哪,它还能走。那一刻,记忆的闸门瞬间打开。

改革开放,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一切都在快速变化。手表缝纫机自行车收音机,即“三转一响”,是当时一个家庭幸福生活的标配。物资是凭票供应的,光有钱没有票是买不到“三转一响”的。对于一个初中生来讲,有辆旧自行车上下学,在县城狭窄的街道里弄风驰电掣地骑行,犹如现在的人们开着一辆二手的宝马车一样意气风发。八十年代,“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南方改革春风不断吹向我所在的县城,广州、深圳,就是改革开放的前沿,让人心生向往,也让人大开眼界。收录机、彩电、冰箱、洗衣机开始进入先富起来的家庭,即使不富裕的家庭也要打肿面孔充胖子,买一台电器显得富起来了。年轻人思想不断解放,甚至活跃得犹如雨后春笋一般,在大街上穿着喇叭裤,戴着电子表,手里的磁带录音机高声播放着港台歌曲,与时代相呼应。

我渴望有块电子表,每天骑车上下学,中午要去父母上班的工厂吃午饭,需要有表来计算好时间赶路。很羡慕别人有电子表,数字显示,时尚新潮,是从南方带过来的。终于有一天,父亲回来从兜里掏出一个盒子,说是买了块表给我,好让我有时间看看,我以为是块电子表,没想到居然是块机械表,西湖牌。一般大人才戴机械表,可见我父亲的思想没有跟上时代的节拍,或者说只跟上了半拍,尽管这样,我还是非常高兴,小心翼翼地戴着表上学。

戴着一块机械表去上学,感觉像穿着呢制中山装一样,有点别扭。机械表会发出清脆的嘀嗒嘀嗒声,在安静的课堂或考试时,能听到声音。从学生的角度看,有块时髦的电子表多好。大概过了一段时间后,我还是把表放在家里的抽屉里,以免自己看上去像个小大人一样。

岁月匆匆流逝,后来就离开县城出去读书和工作,西湖牌手表被彻底遗忘在老家的抽屉里。岁月无情流逝,现如今父亲因病住康复医院,我也只能满怀愧疚地偶尔回去探望。

人到中年,发现了遗忘在抽屉里的手表,唤起了流逝岁月的记忆,经历过人生沧桑和岁月无情,终于在一块表里读懂了父亲的心思。我给表配了表带,加油保养,再次小心翼翼地戴上。表走时准确,清脆的嘀嗒嘀嗒声,仿佛在催我奋进,勇敢地克服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

(作者单位:上海科技大学设备与资产处)

★本报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政府采购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