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945年,日军暗中在山西留下一支部队,这些日军最后的结局如何?

1945年,日军虽然宣布了无条件投降,但还是不愿意放弃中国这块大肉,为了能够完成“卷土重来”的计划,他们暗中在山西留下了一支日军部队。

1945年,日军暗中在山西留下一支部队,这些日军最后的结局如何?

阎锡山

这个地方是

国民政府官员

的地盘,作为一个不折不扣的“亲日派”,阎锡山为了使这些日军能够自愿留下,甚至抛弃了中国人应有的骨气和尊严,给予了日军丰厚的待遇。

1948年,晋中战役打响,解放军剑指山西,打算一举将日军的残余部队消灭,身为司令员的徐向前,在战前会议上大骂阎锡山的叛国行径,并做出了

“坚决消灭!”

的指示。

那么,

日军残余部队最终结局如何?

1945年,日军暗中在山西留下一支部队,这些日军最后的结局如何?

日军投降签字仪式

1945年,日军虽然宣布了投降,但其内心依旧不服气,想要借机留在中国,以求东山再起,为了实现这个计划,

日本驻中国侵略军的总司令冈村宁次,向中国陆军总司令何应钦提出了一个建议,他说:

“中日已战火停歇,国军现在最大的威胁是共军,华中长江与黄河尚有30万日军,本人建议暂不缴械,本人可以留在中国率领这些日军,在贵司令的指挥下,帮助你们围剿共军。”

当何应钦将日军的要求告知蒋介石时,蒋介石气的大拍桌子,并明确地表示:“国共两党虽有仇,但我们与日军的仇更大,娘希匹!让日军赶紧从我中华土地上消失!”

就这样,国民政府严肃地拒绝了日军的合作请求,在这样的形势下,摆在日军面前的只有两条路可走:第一,放下武器归降回国;第二,暗中潜藏在中国,等待东山再起的时机。

大多数日军都选择了第一条路,老老实实的归降回国,但驻山西的日军却选择了第二条路,将军队驻扎到了山西。看到这里,许多人会有一个疑惑,既然国共两党都不愿意和日军合作,那

日军是怎么隐藏在山西的?

1945年,日军暗中在山西留下一支部队,这些日军最后的结局如何?

说到这里,便不得不提起一个亲日派的国民政府官员—

阎锡山是山西太原的绥靖公署主任,总揽着山西的军政大权,在抗日战争期间,他常常“见风使舵”,游走国民党、共产党、日本三方势力中,也因此阎锡山将自己戏称为“可以在国共日三个鸡蛋上跳舞。”

在抗日战争的前期阶段,阎锡山虽然与日军亲近,却还是保持了观望的态度,经验老道的他认为,日军想要攻破中国,占领中国的土地并不容易。在阎锡山的争取下,1941年,他与日军达成了“汾阳协定”,即晋绥军和日军保持停战状态,互不侵犯。

1945年,日军暗中在山西留下一支部队,这些日军最后的结局如何?

这年的12月份,太平洋战争爆发,随即美国便宣布对日开战,美国的加入使二战的战局产生了转折性的改变,世界各国都掀起了“反法西斯主义”的浪潮。在这样的背景下,阎锡山自动忽略了与日军达成的“汾阳协定”,假装为了民族大义,对日军频频发起进攻。

日军的高层曾对阎锡山的行为分析道:“阎为避我军之锋锐,既与蒋介石相通, 又装作与我合作,且利用我方不能实行的合作条件使交涉拖延,行缓兵之计,以维护自己。”

纵使识破了阎锡山的阴谋,日军也不曾放弃继续与阎锡山勾搭,就这样,在抗日的整个期间,以阎锡山为首的晋军高层,一直游走在中日之间的灰色地带。

到了1945年,中日战场的形势发生了重大的转变,驻山西的部分日军高层,纷纷开始考虑战后的出路,日军驻山西的司令澄田睐四郎对自己部下说:

“可以争取与阎锡山合作,我们潜伏在山西以求东山再起,好过上军事法庭接受审判。”

1945年,日军暗中在山西留下一支部队,这些日军最后的结局如何?

在这之后,日军高层开始频频与阎锡山进行会谈,试图劝服阎锡山,

日伪山西政府的顾问

城野宏

对阎锡山说:“我方希望能把驻山西日军的武力,寄存于中国。”

阎锡山听了城野宏的建议后,心中欣喜不已,他告诉城野宏,自己早就与贵军有合作的意向了,希望贵军能够留下,与自己共谋大业。

阎锡山之所以会同意日军的这个阴谋,是想借助日军的兵力,在战后恢复军阀统治,于是,阎锡山与驻山西日军打着各自的小算盘,达成了合作。

这年的9月初,阎日双方正式在太原开展了关于日军残留问题的谈判,此次谈判没有任何的翻译人员参加,是在极为机密的情况下进行的,从每天的深夜12点开始到次日的凌晨4点结束,一直持续了五天的时间,双方一致达成了以下的几点协议:

一、日军编为部队,置于阎锡山的指挥之下;

二、对于留用的日本军人,阎锡山要在原有的级别上再提三级......

1945年,日军暗中在山西留下一支部队,这些日军最后的结局如何?

为了将日军留在山西,阎锡山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除了上述的协议要求外,他还给日军提供生活上的各种优厚待遇,给他们单独安排了干净的新房。

由此可见,此时的阎锡山已经全然抛弃了尊严,让人不禁感到悲哀、愤怒,对于我们来说,这无疑是一种耻辱。

1945年,日军暗中在山西留下一支部队,这些日军最后的结局如何?

日军投降签字

在日军正式投降后,国共两党进入到了对峙期间,此时的阎锡山与日军达成了一项协议,即:如果共产党的大军前来接收太原,日阎两军应共同合作,负责堵击。

后来,阎锡山趁着国共重庆谈判期间,带领着阎日两军大肆进攻上党地区,然而,由于共产党提前做好了防备,阎锡山的大军以失败告终了。

不甘失败的阎锡山,在未来的几年内,多次与解放军交战,他丝毫不掩饰自己的野心和所拥有的日军部队,在一次作战中,日军将领竟在光天化日之下拿着日本军旗插在战场上,嚣张至极。

阎锡山的叛国行为注定不会得到好下场,他的好日子很快便到头了,1948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打响了晋中战役,在战前的会议上,司令员徐向前说道:

“早就看阎锡山不顺眼了,他这个亲日的叛徒,必须要坚决消灭!”

另一边的阎锡山对军中下命令道:

“保卫晋中、固守太原”

,此时的阎锡山自是不愿意撤退的,他在山西称王了几十年,人送外号“山西王”,他不愿放弃自己多年的独裁统治,还做着占地为王的美梦,丝毫没有意识到接下来的危机。

随后,阎日两军集结到一起,奔赴到作战的前线,决定与解放军决一死战,令阎锡山没想到的是,在这场战役中,阎日两军被解放军打的节节败退,根本无任何的还手之力,这让身处在太原的阎锡山感到很是无力,在这段时间,阎锡山常常梦中惊起,连觉都没睡好过。

1945年,日军暗中在山西留下一支部队,这些日军最后的结局如何?

日本陆军少将:元泉馨

这年的7月份,阎军的总司令赵承綬被俘,副司令元泉馨留下自己的部队,仓促钻到了高粱地里逃跑,但

我军秉承着司令员徐向前“坚决消灭”的指示,不放过任何一个漏网之鱼。

在大肆搜捕了几天后,元泉馨在小常村被我军发现,我军随即便对他展开了炮轰攻击,为了确保元泉馨命丧黄泉,为首的指挥,又让部下补上了好几枪,就此了解了元泉馨的生命,元泉馨是这次战役中丧命的高级日本将领。

除此之外,原日军的炮兵大队长,炮兵训练团少将总教官都丧命于这场战役中,他们的死亡给“残留日军”带来了重大的打击,在这之后,这些日军的军心溃散、士气大减,我军一鼓作气,对敌人展开了激烈的进攻,成功使晋中地区解放。

在这之后,太原成为了一座孤城,阎锡山想要当军阀的梦想、残留日军卷土重来的计划就此破灭。

1945年,日军暗中在山西留下一支部队,这些日军最后的结局如何?

在这样情况下,阎锡山依旧负隅顽抗,为了能够守住太原城,获得胜利,他甚至违反了国际法,

在太原的作战中允许军队使用

毒气弹

10月5日,太原战役就此打响,日军教导总队司令今村方策,在东山的一次作战中,指挥士兵发射“联二苯”毒气弹,没有防备的解放军,不小心吸入了毒气,行动就此受缓,就在这时,日军对我军进行了扫射射击,一些受毒气影响的解放军根本来不及反应便牺牲了,使解放军战士造成了大量的伤亡。

后来,曾任日伪山西政府的顾问

说起了这段往事,他说:

“仅仅在牛驼寨前,就杀害了1600余名解放军战士......并且在东山一带,阎日两军共杀害了16000人。”

由此可见,解放军在太原战役中的伤亡是有多么的惨重。

1945年,日军暗中在山西留下一支部队,这些日军最后的结局如何?

徐向前

可纵使有着再多的伤亡,解放军也不曾退缩过,因为他们要消灭的对象不止有阎锡山的反动军,还有着更为可恨的日本残留军,司令员徐向前常常会对自己的部下说:

“我们不能忘记南京大屠杀,不能忘记日军带给我们的耻辱,我们与他们是死敌,他们如今胆敢留在中国,就要做好被我们消灭的准备!”

1949年1月,平津战役胜利,我军解放了北平、天津等多个华北地区城市,身在太原的阎锡山感到大事不妙,对打败解放军不抱任何的期望了,他无时不刻都在担忧着解放军会攻入太原城,将他一举拿下。

于是,在这种害怕的情绪下,阎锡山决定逃跑,在逃跑前,阎锡山为了稳定残余的日军势力,对日军的高级军官信誓旦旦的保证道:

“我誓死与太原共存亡,你们放心好了,我不会不管你们的。”

1945年,日军暗中在山西留下一支部队,这些日军最后的结局如何?

就这样,残余日军势力信了阎锡山的鬼话,依旧为他继续卖命,和解放军厮杀在前线的战场上,而阎锡山则在这年的2月份,乘坐飞机逃往了南京,将自己的同盟丢弃在了太原。

1949年4月20日,解放军向太原发起了总攻,这次围城的解放军部队从之前的十多万人,增加到了三十多万人,城内的一些日军自知打不过解放军,便开始了潜逃行动,比如炮兵总指挥岩田清一,他于21日晚换了一身衣服,打算从城东南的双塔寺潜逃,但我军早已对太原形成了包围之势,他在出逃不久后,便被我军给生擒了。

这年的4月24日,太原解放,解放军进驻到太原城内,所有的残留日军和阎锡山的大军,都成为了我军的俘虏,总数六七百人,其余的阎、日士兵,都在战争中被我军给击杀了,其中,

教导总队司令今村方策

,由于害怕军事法庭的制裁,被俘后服用了氰化钾自杀了。

1945年,日军暗中在山西留下一支部队,这些日军最后的结局如何?

后来,赵永强先生在

《战后日军“残留”山西的历史与现实》

一文中谈起了残留日军的结局,他在文中写道:

1956年,日本国会通过了一项决议,他们认为,这些归国的残留日军属于“开小差”的行为,不能给予他们军人的待遇。就这样,这些归国的残留日军,不得不重新谋求一份新的工作,不少人都挣扎在温饱线上,贫困潦倒。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