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司马懿在上方谷因天降大雨而顺利突围,诸葛亮为什么不派兵追杀呢?

三国时期,在诸葛亮的帮助下,刘备才得以与孙曹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建立蜀汉政权,并自立为帝。后刘备因夷陵之败忧愤而终,并在临终时将国家大权尽数交付予诸葛亮,并希望他能完成自己未尽的事业,统一中原,还天下于汉室。

司马懿在上方谷因天降大雨而顺利突围,诸葛亮为什么不派兵追杀呢?

诸葛亮在掌握大权之后,励精图治,并且在他的努力下,蜀汉国力渐渐强盛。此时的诸葛亮感念刘备的知遇之恩,时刻将刘备临终之前的未尽事业当成自己人生的唯一目标——即北伐以定中原。故而写下了流传千古的《出师表》,以表达自己北伐的坚定意志。

司马懿在上方谷因天降大雨而顺利突围,诸葛亮为什么不派兵追杀呢?

然而,诸葛亮在整个北伐曹魏的过程中,却遇到了他人生最强的一个对手——司马懿,诸葛亮平生为人谨小慎微,深知司马懿极善兵事,而且谋略超群,所以曾用离间计让魏帝疏远司马懿,不用司马懿。虽然初见成效,可后面没有司马懿,曹魏对诸葛亮的进攻几乎都处于下风,再加上大将军曹真的亡故,曹魏方面已无人能与诸葛亮相匹敌,于是魏帝又重新招回司马懿,并拜他为统帅迎战诸葛亮。

司马懿在上方谷因天降大雨而顺利突围,诸葛亮为什么不派兵追杀呢?

至此诸葛亮和司马懿这对注定的冤家开始了一系列的斗智斗勇,而诸葛亮和司马懿之间的角逐也成为重多历史爱好者津津乐道的一段历史。最后,双方经过一番的艰苦战斗中,诸葛亮终于找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战机彻底消灭司马懿,也就是著名的“上方谷之战”。话说诸葛亮将司马懿大军引入上方谷,并封住上方谷各通道,用诸葛亮惯用的火攻来对付司马懿,由于上方谷的通道狭窄,路口又被蜀兵所封,司马懿大军在上方谷内就像是待宰的羔羊,无计可施。只好眼睁睁看着魏军将士被火围攻,最终自己也觉在劫难逃,遂举刀想了结生命之际,谁知此时却天降大雨,熄灭了大火,司马懿看到如此立刻作出了快速的判断,大军马上撤出上方谷,魏军也因此而死里逃生。

司马懿在上方谷因天降大雨而顺利突围,诸葛亮为什么不派兵追杀呢?

可是,蜀兵明明已经封住了谷口?就算大火已灭,魏军早已是惊弓之鸟,战斗力肯定极低。而此时蜀兵只要尽数而出截住路口,司马懿照样跑不掉。为什么还是让司马懿跑掉了呢?诸葛亮为什么不去追杀司马懿?放过这千载难逢的机会?

司马懿在上方谷因天降大雨而顺利突围,诸葛亮为什么不派兵追杀呢?

其实,原因很简单,我们知道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对命学之事也极为精通,大家都知道相术大师是很奇怪的一种职业,他们算人从不算己,这种人似乎都有天命所在,每每做的事情都好像是在执行上天派给他在人间的使命一样,不然就会遭天谴。诸葛亮也一样,他是一个极其信奉天命之人,当年华容道放走曹操也是因为自己算准了曹操命数未尽,不可违之,才让关羽去守华容道(因为明知关羽忠义一定会放走曹操,也可以让关羽报了曹操的恩情,以后再见到曹操就互不相欠,可以放手搏杀了)。这一次放走司马懿,他也算到司马懿的命数也未尽,曹魏的命数也未尽,他不敢有违天意,所以最后败给了天意,放走了司马懿,也让自己的生命在此战过后走到了尽头,不胜令人唏嘘啊!

司马懿在上方谷因天降大雨而顺利突围,诸葛亮为什么不派兵追杀呢?

所以,我们做人不要太信命,我命由我不由天,诸葛亮如果这么信命,他就不该北伐,但是不北伐蜀汉政权迟早不得长久,可又感令刘备之恩不得不去实现所谓的“天下一统”,诸葛亮就是在这种极其复杂矛盾的心理环境中不断挣扎着。终究,他还是得信命。其实,诸葛亮也是个历史的一个悲情人物。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