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朱元璋蒸鹅害徐达?连清朝人都不信的谣言,是哪两个明朝人造的?

朱元璋的好哥们,为明朝建立出了大力的徐达,怎么死的?

《明史》载:

达在北平病背疽,稍愈,帝遣达长子辉祖赍敕往劳,寻召还。明年二月,病笃,遂卒,年五十四。帝为辍朝,临丧悲恸不已。

清朝人认为,徐达是因背疽而病死的。

可明朝人并不这么看。

徐祯卿在《翦胜野闻》里是这样说的:

徐魏国公达病疽,疾甚,帝数往视之,大集医徒治疗。且久,病少差,帝忽赐膳,魏公对使者流涕而食之,密令医工逃逸。未几,告薨。亟报帝,帝蓬跣担纸钱道哭至第,命收斩医徒。夫人大哭出拜帝,帝慰之曰:“嫂勿为后虑,有朕存焉。”为赒其后事而还。

朱元璋蒸鹅害徐达?连清朝人都不信的谣言,是哪两个明朝人造的?

(徐达剧照)

按这里的说法,亦是长了疽,朱元璋还经常去探视,要求太医们尽心救治。本来好了点,朱元璋却忽然赐了些吃的给他。徐达见了,知道老大要自己死呢……然后,才有了后面那些事。

可这种说法,有些问题啊。

我们晓得,皇帝把自己吃不完的食品,赐给臣下,既是荣耀,也很常见。

本来很平常的事,徐达为何要连哭边吃之后,密令医工逃逸呢?

显然,这绝不是正常的饭菜。

可徐祯卿并没有告知,都是什么东西啊。

徐祯卿出生之时,朱元璋已驾崩81年。

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小徐,会不会满嘴跑火车,靠着编排先先先先……帝来出名呢?

不得不说,明朝其实还是挺宽容的。

徐祯卿可以随便写那些不见于正规记录的故事——这完全是抹黑啊。

朱元璋蒸鹅害徐达?连清朝人都不信的谣言,是哪两个明朝人造的?

(江南四大才子 剧照)

但你写就写明白呗,到底送了些什么呀?吊人胃口,算个什么?

不过,他没有完成的事,由一个叫王文禄的完成了。

王文禄,生于1532年,也就是徐祯卿去世21年后。

他在《龙兴慈记》中是这样写的——

徐达病疽,帝赐以蒸鹅,疽最忌鹅,达流涕食之,遂卒。

好,这下明白了,老朱送到徐达家的,是蒸鹅。

疽是不是不能吃鹅?我不知道。

但至少,在王文禄这里,终于把这个故事编圆了。

回到徐祯卿那里。

他会在书中记载,乃因此事,早已在社会流传。

但跟所有的谣言一样:

重要性。

模糊性。

朱元璋和徐达,大明最重要的人物;

赐的什么?没人知道,你尽可自己脑补。

如此,才具有了传播性。

大家都能加点料。

大伙看热闹不怕事大。

王文禄最终把朱元璋钉在了谋杀犯的耻辱柱上——

要你杀就杀嘛,还杀得少吗?

何必玩阴的?

问题是,这是事实吗?

徐祯卿既然敢写是朱元璋害死了徐达,难道时间更早的他,不知道朱元璋送的是鹅?

倒是几百年后的王文禄知道?

也正因如此,清朝人在编《明史》的时候,并没有采信这些说法。

其实看史,我们可以读读更早的资料,也就是《明太祖实录》,里面最详细:

上以太傅魏国公徐达薨,辍朝怆然不乐。谓群臣曰:朕起自徒步,大将军为朕股肱心膂,戮力行阵,东征西讨,削平群丑,克济大勋,今边胡未殄,朕方倚任为万里长城之寄,而太阴屡犯上将。朕不意遽殒其命,一旦至此大故,天何夺吾良将之速?朕夜来竟夕不寐,欷歔流涕,思尽心国家为社稷之重,安得复有斯人?今欲有以报之,无所用其情耳。但著其勋烈宣于金石,永垂不朽,使后世知斯人为开国之元勋也。

朱元璋蒸鹅害徐达?连清朝人都不信的谣言,是哪两个明朝人造的?

(朱元璋徐达 剧照)

从这些话可知,朱元璋对徐达的感情,是真挚的。

然而,为何明朝就有人讽刺是他害死了徐达呢?

没办法,谁叫他杀了那么多功臣呢?

这叫合理推测:

你杀徐达才正常。

不杀才奇怪呢。

所以,虽然杀徐达的锅朱元璋不背,但他若在天有灵,也会理解后人的这些故事吧?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