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赵匡胤传位弟弟,弟又传位他儿子,为什么没被积极传颂?原因太不可思议

赵匡胤传位弟弟,弟又传位他儿子,为什么没被积极传颂?原因太不可思议

首先从赵光义接棒,就存在“斧声烛影”的嫌疑,也就是说赵匡胤传位给赵光义是非正常交接。

按“金匮之盟”杜太后的遗言规定皇位是这样传的,赵匡胤传赵光义,赵光义传赵廷美,赵廷美再传回赵匡胤之子赵德昭手里。杜太后的深谋远虑是怕幼主镇不住旧臣,出现比如赵匡胤夺了后周天下的事。

为解决从“五代十国”以来,军事将领拥兵自重、谋反夺位的“传统”,赵匡胤导演了一出“杯酒释兵权”的戏码。开国大将多被削夺了兵权,但有一从例外,那就是赵光义。

赵匡胤传位弟弟,弟又传位他儿子,为什么没被积极传颂?原因太不可思议

公元976年十月,正值盛年的太祖赵匡胤大病,位高权重的其弟晋王赵光义探望,屏退左右。其间,有人于窗外遥见得烛光下赵光义时而离席,有躲避之状,又听见太祖引柱斧戳地,并大声说:"好为之"。

如果当初杜太后真是这么安排的,那么老太太可就不是一般的糊涂了。老太太犯了糊涂,难道赵匡胤也跟着糊涂了吗?

出现了这种情况,谁还敢积极去传颂?赵光义首先就不干了!

赵匡胤传位弟弟,弟又传位他儿子,为什么没被积极传颂?原因太不可思议

更何况这种说法更多地是在民间流传。那时世家大族格外注重嫡庶长幼,嫡长传承已经是宗法制度里最重要的一项了!再说三百年的宋朝,相比于虽远必诛的强汉,开元之治的盛唐,比较文弱,倍受北方人侵犯,古人不愿多提。后来元朝,清朝都由北方人统治,统治者当然不会让人恋宋,汉人又不能提起宋朝繁华,但历史上宋朝富裕是真。“富宋”一词可不是平白无故出现的。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