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眼看二战胜利在即,为何美国还要多此一举,在日本投下两颗原子弹?

引言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几句话出自元代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正如诗中所言,战事总为当权者操弄,兴亡皆是百姓受苦。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我们也可以看到,那两颗震惊全球的原子弹,爆炸之后带来的无穷贻害。

“小男孩”和“胖子”——这两个平凡的名词,对于日本人而言应该是噩梦一般的存在。这是两颗原子弹的名字,也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投放在日本广岛和长崎的那两颗原子弹的代号。这两颗原子弹爆炸之后,日本全面投降,加速了二战的结束。

但当时其实已经是战争末期,日本早已尽显颓势,美国当局为何要在这种情况下使用威力巨大的核武器呢?

眼看二战胜利在即,为何美国还要多此一举,在日本投下两颗原子弹?

▲原子弹照片

01

第二次世界大战席卷全球,全世界都想要尽早结束这场残酷的战争,恢复到原有的平静生活。然而投放原子弹,的确是一支强效加速剂,无疑会加快结束战争的步伐。但是如果仅此一个理由,是不足以让美国下定决心在日本本土投放原子弹的。

究其根源,促使这件事情发生的原因很多,而其中美国对于日本残酷虐待俘虏的报复,也是原因之一。

太平洋战争对于美国人来说是无比沉重的回忆。

二战初期美国并未直接参战,他们正式参与到战场中,其实是在珍珠港被日军偷袭之后。

这一事件大大激怒了美国政府和民众,但是由于准备不够周全,美国海军在与日军的大战中节节败退,死伤惨重。在一年内,大约有十几万美国军人被日军俘虏。而这些被俘的军人并没有被遣返,反而被残酷虐待。

眼看二战胜利在即,为何美国还要多此一举,在日本投下两颗原子弹?

▲二战美军剧照

普莱斯顿·哈伯德——美国的一位历史教授,他曾就职于美国田纳西州奥斯汀佩伊州立大学。以下是哈伯德教授对被俘期间经历的回忆:由大型豪华邮轮改造而成的“地狱船”将战俘运往各地收容所:大阪、东京、函馆、福冈、名古屋、仙台、广岛、朝鲜、爪哇、泰国、菲律宾、马来、上海、台湾、香港、奉天。

且额定搭客278人的邮轮几乎被塞进1600余名战俘。

02

日军在菲律宾也俘获了大量美军和菲律宾军人,关于这个数据至今没有定论,大约是5万美国军人和4万菲律宾军人。

当时的日本军方下令,在短时间内将这批战俘转移到100多公里外的奥德内尔。

在这一转移过程中,日方并未向俘虏提供足量的食物,在行进的半路上,死于劳累和饥饿的俘虏达到数万人之众。到达集中营之后又有2万人被虐杀,而那些从之前的苦难中幸存下来的俘虏所要面对的,却是更加残酷的折磨。

眼看二战胜利在即,为何美国还要多此一举,在日本投下两颗原子弹?

▲美军战俘旧照

日军所修建的集中营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关押俘虏,各国不幸被俘的战士们到了集中营,便成为了日本人的免费劳力。他们的辛苦劳动永远没有停歇的时候,如果想要稍事休息,得到的只能是鞭挞和杀害。

无论是哪个国家的军人一旦被俘被关进日本人的集中营,都可谓九死一生。

被关押在集中营中的俘虏们如同身在炼狱,能够得到的食物少得可怜。饥饿,疾病虐待,令大量的俘虏在短时间内死去。而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活下来的人,实在不堪忍受,更加想要逃离集中营。

眼看二战胜利在即,为何美国还要多此一举,在日本投下两颗原子弹?

▲二战时期的奉天战俘营

03

然而对于手无寸铁又虚弱不堪的俘虏们来说,想要逃离又谈何容易。一旦做出这种尝试再被抓回集中营,他们的下场就是生不如死。

集中营处死这种试图逃跑的俘虏,有一种手段是强迫他们在太阳下暴晒直至死亡。

为了防止出现战俘逃跑的事件,日军还采取了一个更为残酷的手段:他们会将试图逃跑的俘虏所在牢房的全部人员杀死。

《旧约全书·申命记》中有言:“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以手还手,以脚还脚。”美军对日本人的这种暴行采取了相同方法的还击,他们同样虐待日本战俘并将之处死,两者你来我往,遭受苦难的却是两军俘虏。在此情况下,美国人对于日本的仇恨达到顶点。

眼看二战胜利在即,为何美国还要多此一举,在日本投下两颗原子弹?

▲原子弹爆炸后的日本

最后,综合各种原因,美国将两枚原子弹投放在日本本土,广岛和长崎毁于一旦。原子弹爆炸后一周内,日本宣布投降。美国记者琳达·格特兹·赫尔姆斯曾经做过详细统计,从1941年12月7日到1942年年底,在近一年的时间内,约3万多名美国士兵和工人,2万左右的美国平民被日本俘虏。

赫尔姆斯直言不讳道,太平洋战俘所遭遇的处境,跟美国投放原子弹以及后来对日的战后政策密切相关。

结语

国与国之间的战争是为了利益和生存,可能没有人敢说自己是无辜者,各种各样的战争将永远存在于人类社会,有的会被永远铭记,有的却会悄无声息地消失在历史长河中。战争的可怖也在警醒我们,如今的和平是如何的得之不易。

参考资料:

《山坡羊·潼关怀古》

《旧约全书·申命记》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