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老年女性的“发福”陷阱—卵巢肿瘤

老年女性的“发福”陷阱—卵巢肿瘤

这是达医晓护的第3580篇文章

在门诊不乏会遇到一些老年女性抱怨最近腰围增粗、腹部增大、吃东西不消化胀得慌,常常自认为最近吃的多、运动少而“发福”了,殊不知元凶竟然是—卵巢肿瘤。

老年女性的“发福”陷阱—卵巢肿瘤

卵巢肿瘤是常见的妇科肿瘤,在各年龄段都可发病,但是不同年龄段的组织学类型会有所不同,在老年女性中上皮来源肿瘤居多。上皮来源肿瘤包括浆液性肿瘤、粘液性肿瘤、子宫内膜样肿瘤、透明细胞瘤、勃勒纳瘤、混合性上皮瘤和未分化癌七大类。在老年女性中大多为浆液性和粘液性肿瘤。肿瘤有良恶性之分,卵巢肿瘤也不例外,分为良性、交界性和恶性,而卵巢恶性肿瘤(又称卵巢癌)则是女性生殖道三大肿瘤之一,很多老年女性在发现卵巢肿瘤时往往已经出现明显症状,如:腹胀、尿频、便秘、消瘦、食欲减退、心悸、气急等,而她们往往会误认为发胖、消化道疾病或心血管疾病等,有些甚至已在内、外、中医等各科辗转了多次后才来妇科就诊,而当一谈及肿瘤时,往往会谈“瘤”色变,因为在许多老年人的观念里,绝经后卵巢会萎缩不应该患病,再加上绝经后生殖道萎缩,妇科检查的不适感让许多老年女性对于妇科检查望而却步,不少老年女性在每年的健康体检时会“主动”跳过妇科检查。除了忽视妇科体检以外,卵巢的解剖位置也是一个造成容易忽略的因素,卵巢位于盆腔的深部,绝经后卵巢萎缩有时连超声都无法探及,再加上早期病变一般无症状而不易发现,一旦出现症状大多已是病灶很大导致压迫或者已是晚期。

那么对于卵巢肿瘤如何早期发现?其实最重要的就是每年常规的妇科检查,常规的双合诊或三合诊或肛查可探及盆腔内明显增大的肿块;阴道超声在卵巢肿瘤诊断中的临床符合率可达90% 以上,当然少数隐匿或小于1cm的实体肿瘤不易测出则需要进一步的行盆腔磁共振检查;目前尚无一种肿瘤标志物是卵巢肿瘤专有的,但对于上皮性肿瘤,肿瘤标志物CA125在鉴别良恶性时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其高低变化也可预测病情的恶化或缓解,可用于监测病情变化以及评估疗效,而HE4是近年来用于诊断卵巢癌的又一标志物,其特异性高于CA125,因此目前临床上通常联合筛查CA125和HE4来提高卵巢癌的诊断率。当肿瘤标志物提示高度怀疑卵巢恶性肿瘤而无影像学证据时,可行腹腔镜探查盆腹腔以及横隔部位,并在可疑部位进行多点活检或抽吸盆腹腔液行细胞学检查寻找肿瘤细胞。当出现胸水时可行胸腔穿刺抽取液体后行细胞学检查以明确有无胸腔转移。

那么如何做到对卵巢肿瘤的早期治疗?老年女性一旦发现卵巢肿瘤,良性小于3cm的可短暂观察,一旦有增大趋势或大于5cm的建议及时手术,可行患侧附件切除术;如果高度怀疑恶性或良恶性无法确定时,无论肿块大小应尽早行腹腔镜或剖腹探查,根据术中冰冻切片组织学检查明确良恶性后再确定进一步的手术范围。

对于卵巢恶性肿瘤,除了手术治疗以外,可根据具体的病理类型及分期辅以放、化疗及其他综合治疗。长期以来,卵巢恶性肿瘤在初始治疗后大部分患者都能获得暂时的临床缓解,但70%的患者会出现复发,反复的化疗导致很多患者出现耐药或严重的并发症以致无法继续治疗,病情难以逆转并进一步的恶化,因此死亡率一直居妇科恶性肿瘤之首。近年来,随着分子诊疗水平的不断提升,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技术的迅速发展,特别是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抑制剂的问世并应用于卵巢恶性肿瘤的维持治疗,彻底改变了卵巢恶性肿瘤的治疗模式,缓解后复发时间延长,五年生存率提高为许多卵巢恶性肿瘤患者带来了希望。

作者: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

妇科 朱丽红 副主任医师

老年女性的“发福”陷阱—卵巢肿瘤
老年女性的“发福”陷阱—卵巢肿瘤
老年女性的“发福”陷阱—卵巢肿瘤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