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正统王朝中唯一的女皇帝,一方面是因为她自己独有的人格特质,一方面与大唐宽容开放的时代氛围有关。

武则天像
我们平时体验到的是武则天的狠劲,比如常听说的能用三样东西制服烈马狮子骢,掐死亲生女儿陷害丈夫的王皇后,打压诸多儿子以方便掌控政权。以至于她的儿子李贤写了《黄台瓜辞》讽劝: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三摘犹自可,摘绝抱蔓归。
章怀太子墓《客使图》
谁让人家“则天”这个名字就非常霸气呢。其实不然,武则天只是后世对她的俗称,因为她是丈夫高宗李治的“则天顺圣皇后”,则天起初是她晚年退位后尊号里的两个字,并不是她的名叫则天。能算是她姓名的是武曌,这是她登基后的事。
武则天称帝后金简,有其姓名武曌
高宗李治的麟德元年(664年),李治已对强势的武(则天)皇后不满,与曾经当过僧人的宰相上官仪密议废武,甚至上官仪已起草废后诏书。武则天得知此消息,立即当面向高宗申辩。高宗又动了恻隐之心,还把锅扔给了上官仪,说:“这都是上官仪教我的。”当年十二月,上官仪及子上官庭芝等被处死,家产抄没,朝政完全由四十一岁的武则天掌控。
武则天出行图
上官婉儿是上官仪孙女,当年刚出生,便与母亲郑氏同被配没掖廷。上官婉儿在十三四岁时,被武则天免其奴婢身份,掌管宫中诏命。武则天称帝,诏敕多出自上官婉儿,时称“内舍人”。上官婉儿可能也是折服武则天的能力,可能也是为了活下去为首要,对武则天也是尽心尽力。当然她们也有你死我活的时候,有一次上官婉儿因违忤旨意,罪犯死刑,但武则天惜其文才而特予赦免,只是处以黥面而已。
传说以武则天面部特征为原型雕塑的卢舍那佛
武则天年老退位后,上官婉儿依旧为则天的儿子唐中宗专掌起草诏令,并进入中宗的后宫成为昭容。到中宗死后,在中宗之侄唐玄宗(唐明皇)李隆基与中宗之妻韦皇后的争夺中被杀,此时李隆基身旁站着的一个亲信宦官,叫做高力士。
唐玄宗
高力士并不是一个普通的宦官,而是出生官宦贵族之家。
南北朝时,高凉郡(今广东茂名地区)俚人(壮族先民分支)首领是位女性,叫冼英,嫁于高凉太守冯宝,后称冼夫人。冯宝先祖冯弘,是北燕昭成帝。冯宝的六世孙中,有一个叫冯元一的,即后来的高力士。
供奉冼夫人的冼太庙
冯元一(高力士)的父亲,叫冯君衡,袭封潘州刺史。武则天称帝后的长寿二年(693年),监察御史万国俊到广州,诬告岭南流人谋反,错杀二千余人。潘州刺史冯君衡也遭诬陷,家产全部被没收。那一年,冯元一(高力士)才十岁。
武则天书《升仙太子碑》拓片
圣历元年(698年),冯元一被岭南讨击使李千里进奉入宫,武则天嘉赏其聪慧机敏,年幼仪美,让他在身边供奉,后因小过,被鞭打赶出。由同乡宦官高延福收为养子,高延福出自武则天侄子武三思家,高力士于是能往来于武三思第宅。一年后,武则天复召其入宫,隶属司宫台,官府供给粮食。高力士身长六尺五寸,天性谨慎细密,擅传诏令,授官宫闱丞。
唐张少悌《高力士墓志铭》(局部)
唐玄宗统治期间,高力士地位达到顶点,深得玄宗宠信,累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封齐国公。以至于每有四方进呈上奏文表,必先送呈高力士,然后进奉御前,小事便自行裁决。但高力士忠心耿耿,能识人,多次劝说玄宗不能放权给李林甫、杨国忠和安禄山,于玄宗别无二心。
武则天将上官婉儿和高力士两个被她灭族的罪臣后人收入后宫,留在身边,这确实也是少见的。没有武则天,历史上也绝不是少了一位女皇而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