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953年,44岁妇女临死前对清洁工丈夫说:我叫文绣,是大清的皇妃

1953年9月,北京。

西城辟柴胡同一个约10平方米的小平房里刚举办过一场葬礼,房子的主人刘振东是一个普通的清洁工人,在这里,他送走了他44岁的妻子,傅玉芳。

家庭条件如此,葬礼可见一斑。傅玉芳的葬礼办得很是简陋,棺材用四块木板拼凑而成,但由于夫妻两个与人为善,左邻右舍都愿意过来帮忙,葬礼办得还算顺利。

1953年,44岁妇女临死前对清洁工丈夫说:我叫文绣,是大清的皇妃

葬礼完成之后刘振东心里久久不能平静,让他夜不能寐的不光是妻子的离去给他带来的痛苦,还有妻子临死之前透露出的那个秘密:我叫文绣,曾是大清的皇妃。

这时候肯定有朋友会感到疑惑,清朝在1912年正式宣告灭亡,而傅玉芳44岁,也就是出生于1909年,如何会是清朝的皇妃。

下面就来揭开这段并非广为人知的历史。

1953年,44岁妇女临死前对清洁工丈夫说:我叫文绣,是大清的皇妃

01 屈居妃位,得成怨偶

文绣全名是额尔德特·文绣,额尔德特属于鄂尔德特色蒙古族,虽带有蒙古两字,可却是地地道道的满族贵族的姓。鄂尔德特色蒙古族属镶黄旗,是八旗中的上三旗。

文绣的父亲端恭屡试不第,只做到内务府主事。可文绣的祖父官至吏部尚书,五叔也继承了祖父的聪明才智,同样做到了吏部尚书,文绣也算得上是名门世家。

清朝灭亡之后,清朝的大臣都丢了官职,失去了稳定的经济来源,文绣的五叔也不例外。额尔德特家世代为官,没了经济来源,很快没落,文绣也由此过上贫穷的生活。

1953年,44岁妇女临死前对清洁工丈夫说:我叫文绣,是大清的皇妃

文绣的母亲蒋氏是续弦,父亲的原配生下一女后故去,蒋氏膝下也只有文绣文珊两个女儿,原本未分家时,家族都有五叔照拂,可五叔如今自身难保,文绣的父亲又在文珊未足月时便病逝,只余蒋氏一人支撑,文绣的幼年过得颇为艰难。

即使如此,曾是大家闺秀的蒋氏,也不曾放松对女儿的教育,文绣还是享受到了不逊于从前贵族小姐的教育。

1916年,蒋氏将文绣送去私立小学念书,此时文绣年仅7岁,为了方便读书还给文绣改了名字——傅玉芳,就是文绣在学校中的学名。

1953年,44岁妇女临死前对清洁工丈夫说:我叫文绣,是大清的皇妃

文绣也不曾辜负母亲的苦心,傅玉芳在学校里表现优异,各科功课都学得极好,无论是国文、自然还是画画音乐,经常被老师夸赞。

在家里,傅玉芳更是勤劳懂事,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傅玉芳早就知道帮母亲减轻压力了,做家务不说,还挑花挣钱当学费。邻里无不夸赞她是个难得的好姑娘。

可是身为好姑娘的傅玉芳并未有时间积攒力量开启新的美好生活,平静的生活就被突如其来的“选秀”打破了。

1953年,44岁妇女临死前对清洁工丈夫说:我叫文绣,是大清的皇妃

1921年,末代皇帝溥仪十五岁了,虽然溥仪在6岁时就已退位,可是仍然保留着皇帝尊号,照常在紫禁城内过着奢侈皇帝的生活,这都得益于《清室优待条件》这一条款。

宫里的几位太妃、旧有的王公大臣还有溥仪的亲生父亲打算开始按照以往选拔秀女的标准为小皇帝选出一位皇后。

1953年,44岁妇女临死前对清洁工丈夫说:我叫文绣,是大清的皇妃

这一切原本和傅玉芳没有丝毫关系,然而傅玉芳的五叔仍对清朝有着不切实际的幻想,认为这是个光复家族的好机会,自作主张地沿用额尔德特·文绣的名字连同傅玉芳的照片,送进宫去。毫无悬念,出身名门又才学出众的文绣进入了皇后的备选名单。

12岁的文绣身形高挑,样貌还富态,她已经出落成一个大人的模样了,这使她在一众候选人中有天然的优势。

1953年,44岁妇女临死前对清洁工丈夫说:我叫文绣,是大清的皇妃

文绣是溥仪第一个选中的妃子,原本会成为皇后。可是由于文绣家境贫寒,样貌更是平平,以端康太妃为首的四太太妃们让王公劝溥仪重选。

在多次争议后,并无实权的溥仪遵从端康太妃想法,选定家世显赫的婉容当皇后。而被皇帝圈中的文绣,也无法另行婚配,只能成为皇妃。

被选定为皇妃后,文绣得到了一座新宅子还有一套紫檀木家具,这些都是溥仪赏赐的,文绣一家的生活大为改善。有得必有失,皇妃从来都不是容易做的。

1953年,44岁妇女临死前对清洁工丈夫说:我叫文绣,是大清的皇妃

文绣必须抛弃傅玉芳这个学名,放弃持续了五年的学业,她即将要学习的是旧式的清朝皇室规矩还有从未学过的《女儿经》。

此时的文绣还怀着对少年天子的憧憬,对入宫后的生活亦是充满期盼。

1922年,文绣和婉容一妃一后先后入宫,文绣的婚礼甚是隆重,入宫之后便被封为淑妃。

失去了皇后之位,文绣在新婚之夜又遭到了新的打击,在仪式完成之后,溥仪并未进入二人新房,而是让文绣自己去歇息,转而回到养心殿。

1953年,44岁妇女临死前对清洁工丈夫说:我叫文绣,是大清的皇妃

新婚之夜,本应该洞房花烛的两人却是分居两地。第二天和婉容的大婚过后溥仪不知是何原因,也未曾与皇后同房,三人的婚姻悲剧在这一天便早已埋下伏笔。

不同于相貌娇美,清新脱俗的婉容皇后,文绣从入宫后不知是不是因为容貌的原因从未获得溥仪的宠幸。

文绣在宫里的生活很是单调乏味,早上依照清朝皇室的规矩给皇帝、皇后和太妃们依次请安,之后回到自己宫内或刺绣或教宫女认字,正因如此,宫里无论是太妃们还是宫女太监都对文绣赞誉不已。

1953年,44岁妇女临死前对清洁工丈夫说:我叫文绣,是大清的皇妃

溥仪也逐渐被文绣的才情和气质所吸引,为了表示对文绣的喜爱,也给文绣聘请一位专门教授英语的女教师。

文绣得到学习机会很是开心,她学习用心,进步极快,同时激发了对文学的热爱,静心读书自得乐趣,同时也接受了西方的思想。

文绣不争,可后宫从来没有一厢情愿的安稳。婉容在信中用英文讽刺文绣,面对婉容的挑衅,文绣只是默默圈出婉容的错别字,可见文绣并非没有脾气。

1953年,44岁妇女临死前对清洁工丈夫说:我叫文绣,是大清的皇妃

晚年溥仪

民国总是风雨飘摇,皇室的安稳也未持续多久。1924年,溥仪被冯玉祥驱逐出紫禁城,入宫不到两年的文绣随之开启了风雨飘摇的半生 。

被逐出宫时,文绣和溥仪感情尚好。溥仪不愿意做平民百姓,文绣便藏剪刀在袖中,愿同溥仪自尽殉情,可见其气节。不过溥仪心中生命比皇位还宝贵,终究带着妻妾和财宝出宫,文绣殉情未果。

1953年,44岁妇女临死前对清洁工丈夫说:我叫文绣,是大清的皇妃

冯玉祥

然而离宫不过二十多天,冯玉祥被奉系军阀张作霖赶走了,溥仪似乎又看到了希望,做起了重新当上皇帝的美梦。

溥仪需要帮助他光复帝业的势力,这时候毫无底线的政客郑孝胥建议溥仪向日本人求助,这正符合溥仪的心思。

文绣知道之后,劝说溥仪,日本人残暴无比,与之合作无异于引狼入室,后来也果真如文绣所言。

1953年,44岁妇女临死前对清洁工丈夫说:我叫文绣,是大清的皇妃

溥仪和文绣失去了尊号,没有什么皇妃皇帝了,可是表面的阶级没有了,心里的阶级还在。

溥仪哪里听得进去文绣的劝告,反倒从此之后更是厌恶了文绣。

1925年溥仪连同亲信在日本人安排下搬迁到日租界的静园居住,溥仪婉容和文绣同住一幢白色小洋房里,楼高三层,他跟婉容住在二楼,文绣被他抛在楼下。

1953年,44岁妇女临死前对清洁工丈夫说:我叫文绣,是大清的皇妃

溥仪与婉容柔情蜜意,逛街吃饭,面对文绣就是冷眼相待,不仅不同文绣一起吃饭,逢年过节的赏赐更是没有文绣的份。太监和婢女都是见风使舵之人,见文绣失宠,也时常歧视虐待文绣。

在某一年的除夕之夜,在这个欢乐的日子,文绣选择用剪刀自杀,她将剪刀捅向小腹,被太监发现后向溥仪禀报,溥仪居然认为这是文绣惯用的伎俩,还不让任何人理她。

溥仪薄情至此,文绣是再也无法同溥仪生活下去了,两人终成怨偶。

1953年,44岁妇女临死前对清洁工丈夫说:我叫文绣,是大清的皇妃

02 皇妃上诉,离婚皇帝

文绣曾做过一篇文章,文名为《哀苑鹿》。其中展现了她对自由的看法:野兽不能养在家中,如此麋鹿养在园子里面不得自由岂不是像犯人一样,没有赦免就出不去。

文章中还引用了庄子的话: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不愿其死为骨为贵也。

可见文绣接受的新式教育虽然只有短短5年,却在她心中留下了无法磨灭的印记,她向往自由的天性,更是掩盖不住。

1953年,44岁妇女临死前对清洁工丈夫说:我叫文绣,是大清的皇妃

这样的文绣如何能在日本人的监视、溥仪的虐待以及婉容的排挤下长久生存下去?虽然衣食无忧,“弃妃”的日子,也如同园子里的麋鹿,和犯人没有两样。

就在文绣天天过着以泪洗面的日子,机缘巧合之下,文绣遇到了改变她命运的人——玉芬,她是文绣的远房外甥女,她的到来给文绣暗无天日的命运拨开了一丝阴霾。

1953年,44岁妇女临死前对清洁工丈夫说:我叫文绣,是大清的皇妃

看到文绣的处境如此不堪,玉芬告诉文绣:“现在不同往日,男女平等是写在法律上的,溥仪早就不是什么皇帝了,他也要遵守现在的法律。他如此虐待你,你应该请个律师控告他,同他离婚。”

玉芬这一席话,使文绣豁然开朗,她身处的时代,早已不是那个皇权至上,皇帝一言九鼎的时代,溥仪现在也只是个“普通人”,在法律上,他们是平等的。

文绣下定决心决意要同溥仪离婚,她一直被命运推着走,没有自己选择的权利,如今把握自己命运的机会就在眼前,她不要再做什么“皇妃”,她要争取人身自由的权利。

文绣要做得是一件从未有过的事情,皇妃提出离婚,对于皇帝来说,定是奇耻大辱,她必须有详细而周密的计划。计划的第一步就是要离开静园,离开溥仪的辖制。

经过一番缜密谋划,文绣的妹妹文珊来到静园,借着带文绣散心的名义,将文绣带出静园,文绣踏出获得自由的第一步。

1953年,44岁妇女临死前对清洁工丈夫说:我叫文绣,是大清的皇妃

随行的太监这时候派上用场,文绣让他送一封信给溥仪,并让他传话:“文绣要去法院控告皇上,决定同他离婚。”

随后文绣同文珊住进友人提供的花园洋房里,通过玉芬和文珊出面邀请三位律师,向法院提出离婚诉状。

文绣对溥仪的控告中有一条实在不容反驳:溥仪生理有病,同居九年,未得一幸。

皇妃同皇帝打离婚官司,可谓是千古奇观,京津两地的报纸,纷纷登载两人离婚官司的报道。

1953年,44岁妇女临死前对清洁工丈夫说:我叫文绣,是大清的皇妃

并且文绣的支持者极多,“皇妃要离婚”一时间成为头条新闻。

支持者多,反对者亦不少,文绣面对的各方压力中,家人的压力首当其冲。而文绣的妹妹文珊始终坚定不移地站在文绣这边,也是家族里唯一支持她的人。

文绣的族兄文绮写信并登报指责她:“我们这样的人家怎么能做出来和皇帝离婚的事情,咱们家蒙受两百多年清朝皇室的厚恩,祖宗四代官至一品。并且莫说皇帝没有虐待你,便是虐待你,你也应该拼死忍耐,来报答皇恩。”

1953年,44岁妇女临死前对清洁工丈夫说:我叫文绣,是大清的皇妃

而文绣也毫不示弱写了回信:“我和你父亲、祖父都不同,平日也少来往,我入宫九年更是未曾相见过一次,如今你竟然以兄长的名义,在各报纸上公然让我忍耐受死,已是触犯法规……希望兄长今后多读法律书,谨言慎行,以免触犯法律。”

溥仪气急败坏,无奈之下也请了两位律师处理离婚官司,最终两人在1931年10月达成离婚协议。协议规定离婚后,溥仪拿出5.5万银元作为文绣的赡养费,二人再无干系,文绣不能再和别人结婚,也不能做对溥仪声誉有害的事情。

1953年,44岁妇女临死前对清洁工丈夫说:我叫文绣,是大清的皇妃

可笑的是,在两人离婚后,溥仪在亲信的建议下还发了一道“圣旨”,将文绣废为庶人。

就这样,文绣结束了长达九年有名无实的皇妃生涯,终于获得自由。

03 舍弃往昔,终得幸福

离婚后,溥仪给的赡养费虽然不少,但三位律师的律师费也是一笔不菲的支出,另外玉芬从文绣手中骗走了一笔钱,文绣手中的钱已所剩无几。

文绣决定回到北平同家人团聚,可是蒋氏病逝后,本家人卖掉了大宅,文绣无奈只好同文珊租房居住。

1953年,44岁妇女临死前对清洁工丈夫说:我叫文绣,是大清的皇妃

为了彻底同皇室斩断联系,文绣在1932年恢复了她的学名——傅玉芳。很快,文绣在北平的一所小学争取到老师的职位,她在那里教授画画和国文。

人逢喜事精神爽,得到了心爱的职位,文绣在教学时干劲十足。虽然没有过教学经验,但她做得很是成功。

文绣授课时讲解透彻,娓娓道来,板书工整,声音清亮,学生们都喜欢这位傅老师。

1953年,44岁妇女临死前对清洁工丈夫说:我叫文绣,是大清的皇妃

如同杨绛老师说的那样:“世间好物不坚固,琉璃易碎彩云散。”

文绣虽然不再是皇妃,但这个身份却是伴随了她一生,给她带来无尽痛苦。

有好事者发现,新来的傅老师曾经是溥仪的皇妃,他便出去宣扬一番,引来众多同样的好事者来到学校围堵窥视,文绣的平静日子再一次被打破。

无奈之下,文绣只得辞去心爱的教师一职,以前租赁的房子也不能再居住下去,拿出最后一笔钱财,买下房屋和妹妹文珊一同隐居。

即便如此,人在乱世,又是女子,文绣的日子过得颇为艰难。

1953年,44岁妇女临死前对清洁工丈夫说:我叫文绣,是大清的皇妃

后来文珊另嫁,文绣便开始她的独居生涯。文绣重新拾起对国画的兴趣,她拜了一位老师,开始专心学习,技术大有长进,也找到了新的人生乐趣。

然而好景不长,她的身份再一次被人发现,不少人以为皇妃奇货可居,家中必有珍宝,又上门骚扰,但是都被文绣拒之门外。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通过热心的友人介绍,文绣在华北日报有了第二份体面地工作,在报社负责校对报纸。

1953年,44岁妇女临死前对清洁工丈夫说:我叫文绣,是大清的皇妃

报社旧址

文绣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工作机会,七七事变之后,北平沦陷,在日本人的统治之下哪里会有好日子过。日本人的狗腿子们更是变本加厉,一次次敲诈勒索,几年下来,文绣彻底沦为穷人。

她为了生存,只能出卖体力,糊过纸盒,买过香烟,甚至不顾身体,去当瓦工队的苦力,尝尽了世间冷暖。

1953年,44岁妇女临死前对清洁工丈夫说:我叫文绣,是大清的皇妃

黎明总会到来,苦难终将过去。

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尽管只是校对员,报社社长很快关注到这个工作认真的新来员工,文绣的才情才气更引起了社长的看重。社长还是文绣和刘振东的媒人。

刘振东同样出身贫寒,略读过几年书,如今40来岁,是一名国军军官,仍未娶妻。

经过张社长的介绍,二人很快相识。在认识半年之后,文绣和刘振东互相欣赏,被对方吸引,决定结婚。婚后夫妻感情极好,文绣也终于享受到甜蜜的婚姻生活。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在文绣的劝说下,刘振东对前国军军官的身份主动坦白,便不予追究刑事责任,只交给群众监督管制。

1953年,44岁妇女临死前对清洁工丈夫说:我叫文绣,是大清的皇妃

后来由于刘振东表现良好,监督管制很快就解除了,还给他分配了工作。从此二人生活有了稳定的经济来源,为了刘振东工作方便,二人将家搬迁西城的劈柴胡同。

可惜好景不长,文绣在1953年突发心梗,弥留之际她还是向丈夫吐露了真实身份:“我以前叫文绣,额尔德特·文绣,曾经是大清朝的皇妃。”

1953年,44岁妇女临死前对清洁工丈夫说:我叫文绣,是大清的皇妃

刘振东听到这个消息虽然震惊,却还是紧紧握住文绣的双手:“我知道你的身份不凡,可真相无论如何,你都是我心爱的妻子。” 文绣在刘振东的满腔爱意中闭上了双眼。

值得一提的是,刘振东在文绣死后,终身未娶。文绣得到了属于丈夫的全部爱意。

她这一生无儿无女,见识了王朝末日的浮华,也经历了惊心动魄的宫变,尝过世间的饥寒困苦,也收获了人间最平凡的幸福,得到了真正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