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西路军老战士参加红军时只认识352个汉字,却成为我军无线电专家

过了安西河,往白城子方向,胡正先及红30军总部数百人被包围在一座小山包上。敌人围围而不攻,好像是在等待援军。

胡正先和几名战友在山头上警戒。早就无人可用了,他作为30军电台工作人员,除了保护这唯一的电台外,还要参加战斗部队的作战任务。说是参与作战,其实胡正先连一支枪也没有,就是有枪的战士,枪里的子弹也所剩无几。

电台台长王子纲走了过来,对胡正先说,“你没枪,下去”。胡正先刚起身,一枪子弹穿过他裤裆,打死了靠背取暖的那个战友;又一枪打来,绰号“骆驼”的战友又被打死,身体差点压倒胡正先。

西路军老战士参加红军时只认识352个汉字,却成为我军无线电专家

胡正先

敌人开始进攻了,子弹呼啸而来。部队很快被冲散了,大家人自为战,到处都是火光,到处都是枪声。

胡正先弯着腰向山沟里跑去,一路上遇到了王子纲、徐明德两人。天慢慢地黑了下来,敌人停止了追击。胡正先一行一直往前跑,不知道跑了多久到了苦水,又走了一段路,胡正先实在是走不动了,他们找了个隐蔽的所在,停下来休息。一躺下,胡正先就睡着了。

胡正先,1918出生于安徽六安县石板冲,12岁参加少年先锋队,13岁到县保卫局看守连,14岁到连队当司号员。 15岁的胡正先跟随红四方面军越过平汉线,越过漫川关,翻越大巴山,过通江、抵洪口,经毛浴镇,到了马家坪。

在马家坪,胡正先因为脑子灵活,在士兵中也算是认识几个字的,被调到红9军,给政治部秘书长黄超当通讯员。

西路军老战士参加红军时只认识352个汉字,却成为我军无线电专家

王子纲

要说文化程度,胡正先确实不高,他自己回忆说当时自己就认识352个汉字。因为,那时红四方面军的战士文化素质普遍低,大部分没有上多少学,像胡正先这样能认识几百个汉子,已经算是基础好点的了。正因如此,部队首长决定,派胡正先去通江学无线电技术。

这一期培训班就五六个学员,要学汉字,还要学基本的英文,再就是教授一些基本的报务常识。在培训班还没毕业,因为红四方面军电台缺少人手,胡正先就被要到总部电台,跟着台长王子纲工作。

长征会师后,胡正先随红四方面军总部渡过黄河,于1936年10月,开始了征战河西走廊的惨烈历程。

西路军一路转战,在突围过程中,胡正先负责背两节6号电池,虽然不是很重,但却非常重要,一旦弄丢了,电台就不能工作了。一路上,胡正先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着这两节电池。

西路军老战士参加红军时只认识352个汉字,却成为我军无线电专家

李先念

西路军兵败后,胡正先随李先念率领的左支队一起转移。出发前,左支队将其余电台全部砸毁,只保留了一部电台。

左支队攻打安西县城未果,被迫退向红柳园子。红柳园子是西路军的最后一仗,在这里左支队被冲散了,被迫向戈壁深处突围。

胡正先从红柳园子逃出来后,过了苦水,太疲惫了,只能停下来休息。一停下来,胡正先就睡着了。这一觉睡得太美了,因为迎接他的将是新生。

一觉醒来,胡正先与王子纲等三人继续赶路,他们沿着公路旁的电线杆一直走,走着、走着,迎面开来一辆汽车,上面立着咱们的军旗,这是陈云派人来接他们了。

西路军老战士参加红军时只认识352个汉字,却成为我军无线电专家

抗战老兵方阵

在后来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胡正先继续从事自己熟悉的无线电通讯工作,逐步成长为我军无线电技术骨干,是红军队伍培养出来的通信专家,被大家称为“电波将军”。由于他技术水平较高,连周恩来副主席干儿子景生智,遇到问题都来找他。其实,大家都不知道,当初他只认得352个汉字。

岁月如潮歌似梦,百年弹指一挥间。2015年9月3日,胡正先应邀出席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乘坐抗战老兵方阵(第一方阵)第一辆车,接受检阅。2020年10月,胡正先回到他的第二故乡——巴中,看望那里的父老乡亲。

向这位历经沧桑的百岁老红军致以革命的敬礼!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