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43天歼敌2.5万余人,自身伤亡不到一半,上甘岭战役为何我军能赢

在我国历史革命的进程中,有两个时间点的战争最为突出。一次是抗日战争,打出了中华民族生存的必要条件;还有一次就是抗美援朝战争,打出的是中华民族的尊严与气势。

抗美援朝战争,大家肯定都不陌生。我国在抗美援朝时期诞生了无数位英雄,也因这一战打出了国际话语权!

43天歼敌2.5万余人,自身伤亡不到一半,上甘岭战役为何我军能赢

上甘岭战役油画

当时的新中国刚刚成立,解放战争带来的社会经济和国家的萧条都在重建中,抗美援朝的决定也是中央在经历了多次会议商讨之后得出的结论——不让帝国主义的战火蔓延到中国的土地,这是所有抗美援朝志愿军的心愿。

可当时,我国志愿军面对的是世界头号强国——美国,美军当时在军事装备、物资供给、作战优势上都远超我国志愿军。可即使有着如此巨大的优势,为什么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军在朝鲜战争中惨败收场呢?

这就不得不提到一场战役——上甘岭战役!在这场战役中,中美两方参战人数超过了10万人。两方死伤惨重,我国伤亡人数超过了1.15万,而美军伤亡人数更是突破1.5万大关。

这场号称抗美援朝“决战”的战役,为什么最后是以各方面劣势的中国志愿军胜利结尾?又或者应该这么问:为什么美军会输?

战役帷幕

1952年10月,自从中国志愿军进入朝鲜境内后,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军在朝鲜的各种行动就受到了很大限制。他们不再是战无不胜的帝国军,几次三番的失败让整个军队士气大大降低。

43天歼敌2.5万余人,自身伤亡不到一半,上甘岭战役为何我军能赢

美军士兵

同时,美国国内大选在即,美国民众对这场拖拉近一年之久的战役越来越抵触。而朝鲜境内,美军与我国志愿军在三八线附近僵持不下,进退两难。

在这样的局面下,美军决定发起一场“金化攻势”的行动来打破战场僵局,消减美国民众不满的情绪,也是为后续的行军铺路。

美军将目标定在了上甘岭,这个坐落在五圣山南边的一个小村庄。为什么选这里呢?

因为在上甘岭的两侧,有两个山头,被我国志愿军命名为537.7高地和597.9高地。两者加起来面积虽然都未超过3.7平方公里,但却是我军在五圣山的重要坚守阵地。

当时的志愿军司令彭德怀元帅曾说过:

“五圣山是朝鲜中线的重要大关,丢了五圣山,我们后退二百公里都无险可守。美军要是打下上甘岭,就等于逆转了现在的战役局势!谁要是丢了五圣山,谁就要对朝鲜的历史负责!”

很显然,美军也是知道上甘岭对于五圣山的防守意义。他们由美军第八集团司令范佛里特担任这场战役的指挥官,这个范佛里特曾在1951年夏季攻势中,以100门大口径重炮,9天36万发炮弹的大禺山和白石山地区作战策略名声大噪。

43天歼敌2.5万余人,自身伤亡不到一半,上甘岭战役为何我军能赢

美军将领

1944年的诺曼底登陆中,他也是第一个率领集团军攻上犹他滩头的美军将领。在太平洋战争中战功赫赫,甚至还赢得了“山地战专家”的美称。范佛里特是一个典型的火力压制论者,所以在当时的上甘岭战役中,他是美军专门针对我国志愿军所选出的指挥官。

战役开始前,范佛里特信心爆棚,他在所有美军士兵面前立誓:用200人的伤亡,5天时间拿下上甘岭,将中国军队赶出朝鲜境内。

只是他没有想到,自己带军进攻上甘岭的第一天,就遭到了志愿军战士们的当头一棒。

战役爆发

1952年10月14日凌晨三点三十分,范佛里特带领着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军近7万人,集中300余门重炮,40架飞机和120辆坦克,向我军上甘岭阵地进发。

一时间,整个黑夜都被炮火照亮,我军的597.9高地和537.7高地上,被美军以6发每秒的火力密集压盖。无数飞机在天空中呼啸而过,密密麻麻的航弹投向我国志愿军。

43天歼敌2.5万余人,自身伤亡不到一半,上甘岭战役为何我军能赢

轰炸机

这时的志愿军还未找好掩体,被突如其来铺天盖地的炮弹炸了个措手不及。整个防御工事都被炸了个粉碎,上甘岭满目疮痍,地动山摇火光冲天。

在历经了几轮轰炸之后,美军带着精良的作战装备,驾着坦克就向上甘岭发起了进攻。当时我国志愿军大部分都是步兵,没有空军的加持,所带的装备炮火也都不如美军。我国战士们在随时会落下的突然轰炸中还要面对来自美军的正面攻击,守住防御工事,这放在除中国军队外的任何一个军队身上,都是非常致命的作战打击。

但是我国志愿军,就在这样的人数、装备都处于劣势的情况下,在美军的轮番轰炸和火力压制中,与美军血战到底,硬生生将他们阻拦在了上甘岭阵地之外。

在第一天的战役中,志愿军第15军第134团3营8连在连长李保成和指导员王士根的带领下,始终坚守上甘岭597.9号高地坑道,在常人难以忍受的断水断粮14天的情况下,8连官兵始终牢记自己的使命,以伤亡254人的代价,歼灭敌军近2000人。

到最后,整个连队仅存6人,他们的战旗上面被留下了381个弹孔,可见战斗有多么惨烈。此战后,8连荣获“上甘岭特功八连”的荣誉称号。

和8连一样冲锋在上甘岭战役最前线的,还有我国志愿军第135团7连2排,在排长孙占元的带领下,突击反击597.9号高地2号阵地,为志愿军开辟反击道路。

孙占元排长在敌人密集的炮火下不断前进,在腿都被敌人炮弹打断的情况下,他仍然不愿意离开战斗第一线。拖着断腿拿着机枪来掩护战士易才学继续战斗,最后为了战友们能够安全撤退,他抱着手雷滚到敌群里头,和敌人同归于尽。

战火蔓延

上甘岭战役的第一天,联合军和志愿军均伤亡惨重,但是在我国志愿军的拼死反抗下,联合军的进攻并没有捞到什么好处,伤亡甚至已达2000人。

43天歼敌2.5万余人,自身伤亡不到一半,上甘岭战役为何我军能赢

10月15日,范佛里特又调来两个团四个营的兵力,再一次在大量炮火的掩护下,对597.9高地和537.7高地两个志愿军阵地开始了轮番进攻。

在敌人如此猛烈的攻势和炮火压制下,志愿军阵地几度易手。在597.9高地承担反击任务的第135团6连进攻突围至0号阵地时,实施了持续攻击,三个爆破小组很快就死伤殆尽。

正在整个6连陷入一种绝望的死寂之时,一名通信员站了出来,主动向上级请求担负爆破任务。他就是后来我们所熟知的特级英雄——黄继光。

从10月14日到10月20日,整整七天,上甘岭的这两个如矮坡一样的高地,承受了甚至超越二战的火力攻击,战况极其惨烈。

这七天的拉锯战,让本来满怀信心的范佛里特心里开始动摇。美军先后投入整整9个营的兵力加上南朝鲜军投入的8个营,却还只是暂时拿下了上甘岭两个高地的表面阵地。

当时的范佛里特虽然觉得情况和自己预想的有偏差,但绝对没有想过,自己计划五天就拿下上甘岭的誓言,逐渐变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笑话。

10月21日到29日期间,上甘岭战役进入了历史性的第二阶段。这时的范佛里特已经被一次又一次的进攻失败而打击得毫无耐心。

他紧急调整部署,将美军第七师撤下战场,让南朝鲜军第二师接替。此前,美军第七师已经多次进攻我军在上甘岭的两个高地,但是同样伤亡惨重。范佛里特将他们换下填补进新的兵力,但是他从未想过,南朝鲜的军队可不一定真的和他们上下齐心。

我国志愿军在美军联合军的进攻下,已经紧急采取了坑道战的措施,大挫美军锐气。在范佛里特调整部署的时间得到了短暂的喘息。

43天歼敌2.5万余人,自身伤亡不到一半,上甘岭战役为何我军能赢

抗美援朝的美军

等到南朝鲜第二师到达战场,范佛里特又命令他们展开了新的一轮攻击。他们采用迫击炮朝着坑道口射击,用放火烟熏的方式,企图将坑道中的志愿军第15军第45师赶出坑道。

而第45师,死守坑道,巍然不动。范佛里特从来没有想过,中国志愿军有着如此坚毅的意志,毕竟就连他自己都被火烧的烟雾给熏得远离了坑道口。

第45师却在坑道中,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甚至还持续给前来封锁坑道的南朝鲜军予以痛击。范佛里特见没有办法将45师逼出坑道,就想到了一个非人道主义的战术——往坑道中释放毒气。

既然没有办法将志愿军逼出来,就干脆让他们葬身坑道。只能说,范佛里特将美军的阴险狡诈以及反人道的行为体现得淋漓尽致。

志愿军第45师在坑道内,硬生生抗下了多次毒气攻击,以至于后来哪怕是存活下来的战士,也落下了永久的病根。

范佛里特对自己的战术充满自信,却小瞧了我国志愿军的钢铁意志。在南朝鲜军第五次进攻坑道时,45军再次给了他们迎头一击。持续了几天几夜的进攻,最后以我国志愿军第45师出击158次,歼灭敌军近2000人收场。

美军联合军不但一点好处都没有讨到,甚至还丢失了打下不久的7处阵地,范佛里特的又一次计划,宣告失败。

发起反击

志愿军面对美军联合军多次进攻,坚守阵地顽强抵抗,取得了惊人的战果。这也使得我军士气大涨,在指挥官开会后一致决定,到了该反击的时刻了。

志愿军司令彭德怀元帅告诉每一位战士:

“这场战役,打赢了我们就能追着美国鬼子,将他们彻底赶出朝鲜!我们要拿出自己最好的状态,漂漂亮亮打下这一仗!不要忘了,我们的身后,是我们的祖国,我们护着的不止是朝鲜人民的国家和土地,更是中国边境线的安危!是我们自己的家,我们自己的老婆孩子父母亲!”

彭德怀的话让战士们都激动万分,每个人的心中都怀着必胜的信念。

43天歼敌2.5万余人,自身伤亡不到一半,上甘岭战役为何我军能赢

1952年10月30日,我国志愿军的上甘岭反击战拉开了帷幕。战士们井然有序,各团各师互相配合,在历经了5个小时的激烈战斗后,敌军表面阵地一个多营的兵力,被我军歼灭。

这场反击战整整持续了两天两夜,范佛里特又一次拿出了美军联合军的火力优势。11月1日,美军联合军以100架飞机、300余门大炮向志愿军阵地发起了猛烈的进攻,这一次的全面火力覆盖比最开始范佛里特投入的,只多不少。

当天,美军联合军总共发射炮弹12万发,在连续发动23次大规模的集团冲锋后,范佛里特的进攻再一次宣告失败。

当天美军联合军持续一整天的进攻,总计伤亡1500余人,毫无收获。

范佛里特带着部队灰溜溜撤回597.9高地的内部阵地,他本以为休整过后还能重整旗鼓,再次对我国志愿军发起进攻。

可没想到我国志愿军并没有给他们喘息的机会,当天夜里在夜色的掩护下,我国志愿军第15军第29师第86团的两个连发起了彻底的反击,吹响了进攻的号角,在美军还朦朦胧胧之际就攻上了597.9高地的其余阵地。

美军联合军在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之时,又快速做出了反应。与第15军展开了激烈的交火,第15军在装备精良的美军面前,几次三番被逼到绝境。

在这样危难的关头,志愿军指挥部中第3团副司令王近山也坐不住了,他派出了第12军6个团攻打上甘岭。

援军的到来,让第15军有了喘息的机会。而美军却内外受敌,他们的战术中很少会出现这种明知硬实力拼不过,却还是前仆后继地进攻的方式。

11月1日晚,在上甘岭战役最前线的志愿军第15军第45师第135团和134团撤出主战场到后方补给。从美军联合军攻打上甘岭开始,这两个团就先后奔赴各个战场,在最前沿抗战杀敌。

43天歼敌2.5万余人,自身伤亡不到一半,上甘岭战役为何我军能赢

他们当时,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守住上甘岭,这一场仗不单单是要打赢那么简单,更是要打出我们中国军人的军威,让美国甚至让世界都好好看看什么叫中国志愿军!

取得胜利

在第12军第34师接到命令赶赴前线后,经历了近四天的炮火攻击。他们却越挫越勇,用当时第34师侦察科的科长许杰克的话来说就是,

“我们的部队都是团结一致的,现在我们接替了战友的位置,那就要向他们学习,守住这片阵地。”

到前线的第一时间,他们就从11月2日拂晓时分一直打到日落之时,那一天的美军联合军,打着趁我军还未完全整合之时将志愿军歼灭的主意,派出了5个多营的集团兵力进攻。

第91团的战士胡修道回忆道:

“在山上两天两夜的时间,光是我自己,就消灭了280名敌人。我心里对敌人是没有一点害怕的,上了战场怕敌就是给敌人机会。当时我满脑子想的都是要守住这个阵地,消灭敌人。”

11月25日,美军联合军所谓的金化攻势、摊牌战役,不得不被迫终止。

上甘岭最后的胜利,属于中国志愿军!这也是美军在我国军队手中的又一次受挫,上甘岭也成为了美国军队至今不愿去回顾的伤心历史。

43天歼敌2.5万余人,自身伤亡不到一半,上甘岭战役为何我军能赢

甚至还有美军少校曾在国际媒体面前,凭空杜撰,说我国志愿军光一个团就有9600人,比美军人数要超出整整两倍。大肆批判我国使用毫无人道的人海战术,可是事实真的如此吗?

先不说我们都知道的,我军和美军联合军在装备上的悬殊,就说说我们的志愿军。他们虽然大部分都是从抗日战争中走过的老兵,但是更多的还是刚从军校出来的新兵蛋子。在当时整个新中国都在重建的大环境下,中国志愿军抗美援朝的行动,更多是临时召集的。

哪怕志愿军司令是身经百战的彭德怀,也架不住部队里有连战场都没上过,真枪都不一定摸过几遍的新兵。再加上部队里大部分都是从南方军区选调,他们很多人,连雪都没有见过,却要在朝鲜的雪山里连夜奔袭,和美军作战。

我国志愿军顶着多重压力,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依然打了胜仗。这怎么能是美军随意用“人海战术”四个字就想要轻描淡写的概括的?

致胜原因

上甘岭战役中我军总参战人数仅4.3万人,而美军足足有6万余人。这得是有多大的脸,那位美军少校才能在国际媒体面前歪曲事实,说我军使用人海战术?

战役开始的第一天,美军猛烈的炮火攻击,将上甘岭炸得面目全非。整场战役总历时43天,我军伤亡达到了12347人,而美军先后投入兵力6万余人、300门火炮、200辆坦克、3000架飞机,发射炮弹190万发,投掷炸弹5000多枚。

43天歼敌2.5万余人,自身伤亡不到一半,上甘岭战役为何我军能赢

要知道整个上甘岭阵地不过才3.7平方公里,换算下来的火力密集程度甚至远超二战。两个高地都被炮火削低了整整2米,这样的进攻方式,简直就是想要用炮弹直接将我军淹没。

要是真像那位少校所说,我军采用人海战术,光美军这“炮弹战术”都能轻松将志愿军解决吧?可见这位少校不过是在为自己的失败找一个合理的借口罢了。

我国志愿军的胜利,来源于我军越挫越勇的战斗精神,还有坚强不屈的意志以及因地制宜的战术,每一位志愿军战士都是抱着必死的决心在与美军战斗。

哪怕他们只剩一人,也要守下上甘岭,子弹就算打完了也要上刺刀,就算是只剩最后一口气,也要拖着敌人同归于尽!

年仅19岁的龙世昌战士,在炸毁敌人地堡时受到了敌人的机枪反击,他没有丝毫犹豫,而是拿着爆破筒就往机枪眼里捅。敌人想要将机枪推出,他就用自己的身体死死抵住,最后和敌人一起被炸成碎片。

我们都熟知的黄继光战士,他本是部队的一名通信兵。在部队突围遭到阻拦时,他却站了出来,主动承担爆破开路的任务,在身上多处有伤且毫无弹药的情况下,用身躯为战友们突围提供了时间,最终壮烈牺牲!

43天歼敌2.5万余人,自身伤亡不到一半,上甘岭战役为何我军能赢

“同归于尽”这个词在这场战役中被体现得淋漓尽致,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军队,都不可能打一场这样的战役。

可是在上甘岭,我国志愿军拉着美军同归于尽成了“普遍现象”!这是多么的不可思议,但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用行动为我们诠释了什么叫中国军魂,什么是中国军人!

我们有着这样一群战士,什么对手战胜不了?什么阵地会守不住?又有什么战役是不能获胜的呢?

除了志愿军战士们钢铁般的意志,我军还拥有最适应战场的策略和最给力的后勤保障。后方的指挥部和人民都拿出了十万分的精神来支持着部队前行,让他们不用为战术发愁不用为弹药和物资苦恼。

在我军采取坑道战打法后,牢固地面防御工事成为了战役防御体系的核心。志愿军不但要坚守好坑道,更是抓紧一切时间抢修表面阵地工事。只要阵地还在,战士们都会利用战斗间隙,抢修防御。

经常出现美军早上炸毁,我军晚上就抢修好的情况。这让战士们在阵地又多了一重保障,避免多一名战士的牺牲。

志愿军在前方奋战之时,后勤保障也在不断努力,建立了网状和接力保障体系,尽可能保障前线的物资储备。

即使在敌军的强力打击下,后勤部门还是用无数运输同志的鲜血,为前线换来了一线生机。在这样的人民和战士共同努力下,志愿军取得上甘岭战役的最终胜利,其实是有迹可循的。

这场被称为现代战争史上最惨烈的战役之一的上甘岭战役,不仅成功的让朝鲜分界钉在了三八线上,更是我国志愿军以弱胜强的光辉范例。

这一场战役,让中国打醒了美国和国际上许多自欺欺人的声音,让他们真正认识到了中国到底是怎样的国家!让他们知道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