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抗战时中国军队和日军拼刺刀,日军真的退子弹吗?其实是你想多了

在我们平常看的很多抗日题材的电视剧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一个场景。那就是中日两军在短兵相接的时候,日军会主动的退掉子弹,和中国军队拼刺,因此很多人对日军所谓的武士道精神大肆褒扬,那么事实情况真是如此吗?

抗战时中国军队和日军拼刺刀,日军真的退子弹吗?其实是你想多了

很多人之所以宣传这个东西,是因为日军使用的三八式步枪,近距离穿透力强。白刃战时双方的军人往往互相重叠,队形密集,如果开枪或者走火,极易贯通后杀伤自己人,由于贯通后弹丸速度降低,二次击中后弹丸会形成翻滚、变形,造成的创伤更为严重,而被贯通伤的对手未必当场失去战斗力,仍然能够反击。而且二战日军的武士道精神很强,为了展示其精神也会这样干,这样看确实是有点道理,但是却违反了很多常识。

抗战时中国军队和日军拼刺刀,日军真的退子弹吗?其实是你想多了

如果翻阅侵华日军所使用的大正十二年(1923年)《步兵操典草案》,昭和十二年(1937年)《步兵操典草案》,昭和十五年(1940年)《步兵操典》,就会发现在所有和白刃刺杀相关的教材中,都没有关于白刃战之前要退子弹的条文。反倒是明确了在步兵冲锋时,要充分发挥班组火力的优势。

抗战时中国军队和日军拼刺刀,日军真的退子弹吗?其实是你想多了

日军使用的三八式步枪全长1.28米,如果加上刺刀,全长接近1.7米,比很多日军士兵的身高还要长。在白刃战的时候,讲究一寸长一寸强,所以日军大规模的使用三八式步枪,会让他们在肉搏战中占尽优势。但日本之所以大规模列装三八式步枪,并非不想用冲锋枪,而是他们为了节省资源,只能使用这种步枪,这种步枪虽然在中国战场上大显神威,但是如果和装备有上百万冲锋枪的苏军,德军作战,明显不是对手。如果能人手一支火力强大的冲锋枪,他们也是很愿意的。

在1937年日军《步兵操典草案》中,曾要求在拼刺的时候,步枪要处于安全状态,也就是要关闭保险。但是在1940年《步兵操典》中,却把这一要求给删除了,日军也不是傻子,能用枪解决,为何非要和你拼刺刀呢?打仗也不是打群架,真实的战场上,很难出现双方大规模人马混在一起的现象。

抗战时中国军队和日军拼刺刀,日军真的退子弹吗?其实是你想多了

在抗日战争初期和中期很长一段时间里,日军都是占据火力优势的,而且日军人数有限,他们不可能放弃自己的优势火力,去和中国军队去拼刺。即使是在万不得已,被中国军队打伏击的情况下,他们也来不及退子弹。在生死就在一线之间的战场上,多一颗子弹就多一份活着的希望,他们怎么会等敌人冲到身边生死一线之际还忙着退弹,这本身就是一件十分荒唐的事情。战场上,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日军要真是如他们所说的有武士道精神,也不会干出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还有南京大屠杀这样卑劣的事件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