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惠州文脉·风物】寻古探幽 平海古城

统筹策划/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骁鹏 马勇

文/刘车 汪洁

图/汪洁(除署名外)

【惠州文脉·风物】寻古探幽 平海古城

羊城晚报《惠州文脉》1月14日版面图

【编者按】

平海古城自古戍边商贸两相宜,数百年间历经从“军事重镇”到“繁华商埠”的历史流变。作为东江流域罕有的古老所城之一,平海古城仍保留着众多古迹文物,为后人追溯惠州沿海地区古代建置沿革、社会经济形态等历史文化脉络提供了有力的遗存依据。繁复的历史沉淀出古城动人的优雅,“创城之父”花茂为后世留下了哪些历史功绩?“平海”之名的由来有何典故?古城布局、规模有哪些考究?本期惠州文脉依托文史专家相关研究,追溯古城背后的历史往事。同时,通过实地走访、专家访谈等方式,领悟平海古城的变迁。(陈丽媛)

【惠州文脉·风物】寻古探幽 平海古城

清代平海司图(局部)

花茂创城:亲自设计所城蓝图并监督施工

平海古城建成于明洪武年间,军事建制为千户所,驻兵1120人,历史上有“所城十景”。城池内外“三步一小庙,十步一大寺”,有城隍庙、天后宫等,主持建城者为广东都指挥使司花茂。

据考,平海古城筑城之前为荒凉之地,罕有人烟,于筑城之时被“命名”为“平海”。溯“平海”地名来历,史、志、学界有多种说法,其中三种有理有据,都有书为证,常为当下与平海相关的论著所引据。第一种说法认为,平海因“平海山”而得名;第二种说法认为,平海城内某处地面与海平面“高度一致”,故名。最广为流传的是第三种说法——明太祖朱元璋设置卫、所的目的就是要平息倭患,因此提出了“海永无波”的口号,“平海”因朱元璋这一口号得名。

平海古城“创城者”花茂是朱元璋的安徽老乡,追随朱元璋征战多年,累官至正二品大员,一省之最高军事长官,对其意图必然深刻领会。因此,花茂在向朝廷请求划拨建城经费和派遣筑城工匠时,将位于归善县海滨的拟建之城命名为“平海”,同时奏立的还有广海、碣石、神电等城。明太祖看了花茂的奏折,心领神会。于是,归善县海滨的这座所城便有了“平海”之名。

由于平海是在荒凉之地筑城,不像其他卫所那样在附近有圩镇或村落作为依托,想必建城过程会更加艰难,所以,花茂对筑造平海城特别上心。他携带家眷,引领众将士和汤、原、吕氏三位建筑师以及一批能工巧匠,浩浩荡荡来到平海,亲自设计所城的蓝图,监督施工……花茂可谓平海城的“创城之父”,功莫大焉。《惠东县历史文化资源》为此将花茂列为“建筑大师”,并予以立传。

平海古城还有一个别名曰“钟城”,是因为平海古城形如一口巨钟。有说法认为,“钟城”的设计正是花茂的创意。钟在古代是身份的象征,钟越多、越精美、越气派,地位越高。寺庙里的巨钟则用于祈祷、感化、超度众生。平海是一座戍边所城,将城池设计成巨钟的造型,一方面是从守城作战的军事角度考量,另一方面是寓“警钟长鸣”“鸣钟震贼”之意。

建城释疑:吕氏祖屋佐证所城的竣工时间

平海城何时开始建?又于何时完工?志书、族谱和当代的论著有不同的记载和解读。据《惠东县志》载,1385年(明洪武十八年),杨勋等人奉旨来归善县平海筑城防御海盗,历时九年,至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建成平海城池;又载,1388年(明洪武二十一年)设平海守御千户所,驻守兵丁442名,隶属惠州卫(一说属碣石卫)。嘉靖三十五年《惠州府志》卷一零《兵防志》(上)载,平海守御千户所在归善县内外管海滨,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始建……

查《历代官制兵制科举制表释》:“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规定全国设都司十七,留守司一,内外卫三百二十九,守御千户所六十五。其后又有所增改。”朱元璋于1393年才平定全国,并将“工作重心”转到治理国家上,全国统一的司卫、所军制就是在这个时候颁布的。但是,在此之前是不是没有卫、所呢?非也。

据嘉靖三十五年《惠州府志》记载:“(惠州府)洪武二年(1369年)始立千户所,二十一年(1388年)乃改设惠州卫,隶广东都指挥使司……”在1393年全国统一卫、所制之前,一些地方就设立了千户所。军事建制要服从朝廷的安排,但作为广东的最高军事长官,花茂对军事设施的设置,包括城池的建设,应该有一定的裁量权。故此,平海城作为广东海防军事设施之一,完全可能在“花茂奏立”之前已经建好。据乾隆《海丰县志》记载:“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八月,朝廷诏令安乐侯吴杰、永定侯张全统率武职于广东沿海卫所练军以备倭寇。”这说明在“花茂奏立”之前,广东沿海的卫所就开始练兵备战了。至于《惠州府志》“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始建”的说法,笔者理解,这里“始建”的“建”,指的是“建制”,即全国统一的卫、所军事建制,而不是“建城”。“于是建署设官,始为定制”的意思是,从此才设置官署衙门和官员,确定所城驻军的编制。

【惠州文脉·风物】寻古探幽 平海古城

平海古城北门 陈丽媛 摄

《惠东县志》记载平海所城历时九年建成,很可能是根据“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归善县平海筑城”和“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立平海守御千户所”而推断出来的。平海建城虽然条件比较差,但就其城池的规模而言,不至于要9年时间才能完成。据《海丰县志》记载:“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在海丰县境碣石湾东岸的碣石设卫所,统管甲子、捷胜、平海、海丰诸千户所,南海护卫及于东沙群岛。”如果平海城于1394年才建好,怎么会在1389年就作为千户所归碣石卫统管呢?

其实,关于平海所城的竣工时间,最好的证据就是洞上村的吕氏祖屋。吕氏与原氏、汤氏奉旨来平海建城,他们都是在完成建设城池的使命之后才迁出城外居住的。吕氏祖屋建于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也就是说,1387年平海城已经建好,或者接近完工,否则,吕氏不会在这个时间到洞上建私宅。

基于上述的辨识和相关资料的记载,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平海城于1385年始建,1387年完工,1388年开始驻军,惠州千户所升格为惠州卫时,平海千户所归属惠州卫。1389年设立碣石卫,平海千户所改属碣石卫。之后几年,平海所城继续完善军民设施,建设烽火台、哨位,垦荒屯田。1394年经“花茂奏立”,平海千户所正式纳入全国统一的卫、所军制,成为“守御千户所六十五”之一,仍属碣石卫,当时驻军编制1120人。这个时候的平海所城,可谓建制规范、设施完备,“有池署之制,有前后堂,有镇抚司,有吏目厅,有旗纛(dào)庙,有军器局,城西为教场”,正厉兵秣马,随时准备痛击来犯之敌。

【惠州文脉·风物】寻古探幽 平海古城

平海古城西门 陈丽媛 摄

建置变迁:清代废千户所后淡化“军事重镇”角色

由于建置变迁,平海出现了多种称谓:平海守御千户所、平海左营、平海营、平海巡检司、平海区、平海人民公社、平海镇。其中,“守御千户所”和“营”是军事建制;“巡检司”是地方管理机构,负责管理当地治安事务,相当于现在的派出所或武警中队,可将其视作行政建置;区、公社、镇均为行政建置。

“平海守御千户所”作为军事建制,从1388年始设,至1731年废止,跨越明、清两朝,延续了343年(康熙年间废而复设,中断5年)。其中,从1623年设平海左营开始,至1731年的108年间,“平海所”与“平海营”交叉并存,为什么会这样呢?要答这个疑,需要对明、清两朝的军事建制作些了解。

明朝初期的军事组织称卫所制,最高指挥机关是五军都督府,接下来是各省的都指挥使司,简称都司,都司辖卫、卫辖千户所,千户之下是百户、总旗、小旗。卫所之兵是世袭的,所以这一时期的平海所城全部士兵都是世袭的。明朝后期在卫所制之外,出现了营伍制,营伍制的兵是招募的雇佣兵,无须世袭。这个时期平海城既是所,又是营,士兵有世袭的,也有雇佣的。

进入清朝,军队分旗兵(满族)、绿营(汉族)和乡勇(地方武装)。绿营的组织基本沿袭明朝的营伍制,但也有变化。从康熙皇帝开始,为防绿营汉军拥兵自重,将兵全部由兵部统辖,将领无法直接统兵。兵卒平时分派各地作为差役,战时才分配给将领,造成将不知兵、兵不知将。平海城于1731年废止千户所,只保留平海营,世袭的卫所兵制已经不复存在。清朝后期,绿营只实行募兵制。

自清朝雍正年间废止千户所之后,平海城逐渐淡出军事重镇的角色,成为一个行政建置单位,隶属归善县,这是平海社会经济转型的一个重要时间节点。

规模考究:明清时期已是人口稠密繁华之地

关于平海所城的布局、设置和规模,史志记载比较一致:“周五百二十丈,高一丈八尺,雉堞八百七十一,城门四,门上有敌楼角四,窝铺七。”按现在的计量单位,将丈乘于3.33米,换算后为:城墙周长1731.6米,高5.99米。有雉堞871垛,有东、南、西、北四个城门,四个城门均有楼阁,还有窝铺七处。

【惠州文脉·风物】寻古探幽 平海古城

平海古城东门城墙尽显斑驳

雉堞就是城墙上的垛口,是城墙防御体系中主要的攻防设施之一。窝铺是供守城士兵休息的地方,即在城墙上设置的士兵休息室。

平海城的布局可概括为“四壁、五土、六社、七井、九城门、十字街”。四壁:四堵照壁,指东西南北四个城门外的照壁,因不利交通已被拆除;五土:五个坐南向北的土地爷;六社:六个坐东向西的社神,社神没有盖瓦,寓顶天立地之意;七井:即十字街两旁的七口井;九城门:除了东南西北四个正门,还包括东门“钟耳”,以及南门两侧的四个有门形而不通透的假门;十字街:贯通东西、南北门的城内主通道。

从规模来看,平海所城“周五百二十丈,高一丈八尺”显然比府城、县城、卫城都要小,但由于它是军事设施,用于保家卫国,所以比“民城”更为朝廷所重视。平海建城之时,归善县治所尚无城池,而且,归善县建城从“请建”到“始建”,足足“审批”了十年时间。

再来看看平海所城的人口规模。根据明朝初期卫所军屯的要求,平海守御千户所的1120名士兵,有七成即780多人是要种田的。既然要种田,又是世袭从军,自然就可以“带家属”了。以每个“屯田”的士兵一家四口计算,当时的平海城及其周围至少居住了3500多人,相当于当时一个县级政区的人口规模。

【惠州文脉·风物】寻古探幽 平海古城

古商贸街街头有一口大水井

明朝政府大力提倡商屯,诱使商人到边境地区出资募民屯田,把收获的粮食交给政府,领取“盐引”贩卖得利。所以,前来平海募民屯田的商人肯定不少。虽然无法考证当时平海的商屯规模,但可以断定由此会给平海带来大量的人口,所以,明初的平海城人口理当超过3500人,当年的平海城可以算是一个“人口稠密”的繁华之地了。

到清朝,平海城发展成为归善县乃至惠州府的“经济重镇”。据乾隆《归善县志》卷七《公署》记载,清雍正九年(1731年),平海撤销千户所改为巡检司之时,归善县有20个“行政机构”,其中有四个设在平海城。

据考,清朝雍正年间,归善县的“行政机构”半数设在县城(今惠州),其余以设在平海城为最多,有“平海巡检司署”“淡水场盐大使署”“平海营恭将署”和“平海仓”。倭患平息之后,平海城的军事功能弱化,经过300多年的变迁,平海城已由一个纯粹的军营,发展成为归善县的经济重镇、盐业生产基地和繁华的商埠。

尽管平海在乾隆之前已改为平海司,但乾隆《归善县志》的编纂者仍习惯将其称为“平海所城”。时至今日,“平海所城”在平海仍然妇孺皆知。

【文脉走访】

七星井引人遐思

文/图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丽媛

进入新时代,临海而建的平海古城已逐渐褪去往昔的喧嚣,那些从历史深处遗留下来的古老建筑遗迹、特色民俗、民间艺术等文化沉淀,逐渐成为惠州惠东县推动滨海文化旅游发展,擦亮“文旅名城”名片的宝贵文化资源。记者近期走访发现,如今的平海古城古韵犹存,处处遗风、步步古迹,一砖一瓦似乎仍在述说古城600多年的沧桑往事,引人遐思。

走进平海古城,庄严的城楼映入眼帘,红墙灰瓦、古朴依旧,彰显出浓郁的历史厚重感。十字街连通东西、南北,街道上车水马龙,热闹非凡。据当地村民介绍,站在十字街中央找准角度,能将四座城门尽收眼底。记者观察发现,如今平海古城内的各类建筑、民居鳞次栉比:明清古建筑与现代民居交错相间、高低错落,呈现出古今交融的独特韵味。沿着古城内外的巷道穿行,还能近距离观察各式古迹古建:形制各异的古井点缀着古城风景;古色古香的明清建筑引人驻足拍照;昔日繁华商贸街保留着商铺林立格局……

在平海古城外数百米处的洞上村有一处始建于明朝的古建筑群,建筑层高不足3米,呈四合院结构。据惠东县平海镇平海社区党委书记汪洁介绍,该建筑群就是平海古城建造者之一吕氏及其后人居住的村落——吕氏古建筑群。

据考,吕氏先祖当年受命与汤氏、原氏两位命官驻镇平海,督建平海城池。如果说花茂是平海城池的设计师,这三位命官就是建筑师。关于平海的建城史坊间流传着不少轶事趣闻:平海古城建好后,有人说吕氏不能听到城上的钟声,建议搬离平海古城越远,人丁才能越兴旺。于是,吕氏搬到离古城800多米外的洞上村。

“时至今日,吕氏后人仍居住在位于洞上村的吕氏祖屋中,近些年还对老建筑进行维护。”汪洁说,后人悉心保存着《吕氏族谱》,其中记载着吕氏先祖奉皇命“驻镇平海、督建城池”的历史。

同时,在平海古城内的众多古井中,最让人津津乐道的当属十字街的七口水井,当地人称之为“七星井”。

【惠州文脉·风物】寻古探幽 平海古城

古城里的“七星井”之一

汪洁介绍,平海民间流传着“七星井”在十字街的位置是按北斗七星分布而建的说法,这为“七星井”蒙上神秘的风水布局色彩。但据汪洁实地考证,七口水井的分布与北斗七星并无关联,很可能只是单纯为了方便军士和村民取水随机而建。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朱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