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日本葬着一个中国人,他的子孙后代去扫墓,德川家族也得全程陪同

日本是中国的邻国,也是一个受中国文化影响很大的国家,早在公元630年,舒明天皇便派出了第一次遣唐使来到中国,并在之后的260多年的时间里,将中国的先进的制度、文化、技术等等都传回了日本,对正处于变革中的日本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日本葬着一个中国人,他的子孙后代去扫墓,德川家族也得全程陪同

除了唐朝之外,除了唐朝之外,在明末清初时期,还有一名中国学者的出现,对日本文化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此人便是朱舜水。

朱舜水原名朱之瑜,1600年11月17日出生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一个在当地十分有名的官僚士大夫家庭。

不过在朱舜水8岁那年,他的父亲因病去世,因此家道也开始中落,甚至曾一度影响他读书治学,好在朱舜水坚持了下来,最后考中了贡士。

日本葬着一个中国人,他的子孙后代去扫墓,德川家族也得全程陪同

朱舜水不求闻达于功名,只是热衷于关心社会民生,他曾说:“世俗之人以加官进禄为悦,贤人君子以得行其言为悦。”朱舜水如果身在太平盛世一定是个能体谅百姓疾苦的好官,可惜的是他生在了乱世。

崇祯十七年(1644年),朱舜水这一年四十五岁,闯王李自成带领起义军攻陷了京师。而明朝崇祯皇帝自缢于煤山,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建立南明,想要让朱舜水来赴任,但是朱舜水已无心功名于是便托辞拒绝了,并搬到了舟山居住。

日本葬着一个中国人,他的子孙后代去扫墓,德川家族也得全程陪同

弘光元年(1645年)清军入关,到了国家生死存亡之际,隐居深山的朱舜水却站了出来,参与到了反清复明的斗争中。朱舜水深知南明已经难以抵御清军,因此他前往了日本想要借助日本的援兵来抵御清军。

不过日军当时在实行海禁,因此朱舜水好几次连国门都没有踏进去,等他好不容易得到了日本学者安东守约的支持,最后一次出海时,不久便被告知舟山也已经被清军攻陷了。复国无望的朱舜水也不愿做清王朝的子民于是便定居到了日本。

日本葬着一个中国人,他的子孙后代去扫墓,德川家族也得全程陪同

朱舜水刚到日本的时候,并没有在日本讲学,而是准备找个地方隐居躬耕度日,了此余生。后来日本国副将军德川光国,听说了长崎来了一位中国的大儒,于是便诚心前来拜见,还下重礼想要聘请朱舜水为国师。

朱舜水原本竭力谦让,在安东守约等学者的极力劝说下,才答应了德川光国的请求。德川光国执弟子礼,以最高规格的规格礼遇将朱舜水接回了府衙讲学。

日本葬着一个中国人,他的子孙后代去扫墓,德川家族也得全程陪同

原本德川光国想要为朱舜水建立新居,却被朱舜水以“耻逆虏之未灭,痛祭祀之有阙,若丰屋而安居,非我志”推辞了,由此可见,尽管在异国他乡朱舜水却一直心系着故乡。并积极将中国的古典文化传播到日本,朱之瑜每次到江户、水户两地讲学都是门庭若市,对日本文化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日本葬着一个中国人,他的子孙后代去扫墓,德川家族也得全程陪同

永历三十五年(公元1681年)朱舜水因水土不服少生病,不久后与世长辞。德川光国率诸朝士来到朱舜水的葬礼诚心祭拜,并将朱舜水安葬在历代水户藩主的墓地瑞龙山。现如今朱舜水的后人来此地拜祭,德川家族都会全程陪同,以示对朱舜水的尊敬。